原创 《安国县志》 方志安国
来源:《安国县志》
货币——货币演变(一)
经考古发现,域内流通的货币,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为铜铸铲形布币、刀形刀币、环形圆钱等。秦时为圆形方孔、枚重半两的铜铸“秦半两”。汉后为圆形方孔、钱重五铢(24 铢为 1 两)的“五铢钱”。唐后为外圆方孔,10 枚重 1 两,基本单位为“文”(1000 文为 1 贯或吊、缗)的“通宝”铜钱,以后至清皆沿用“通宝”。明清两代“通宝”按本朝定制官炉铸造,故又称“制钱”。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改为圆形无孔,正面有“光绪元宝”字样,背面为蟠龙纹,面额有当制钱 20 文、10 文、2 文、1 文的圆形无孔铜元。宣统年间(1909—1911),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北洋时期,各省滥铸,铜元贬值。域内制钱于民国 9 年(1920),铜元、银圆于民国 24 年(1935)停止流通。
金银作为一种秤量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历代域内间有流通,至明清广为盛行。多由银炉(亦称炉房,清有官营和私设之别)熔铸成锭,经公估局鉴定。域内流通的主要有元宝(重 50 两,作马蹄形)、中锭(重 10 两,有秤锤或马蹄形两种)、锞子(或称颗子、小锭、小锞,重一二两至三五两不等,状如馒头)、福珠(又称滴珠,即散碎银两,如珠粒,重量不等,多在 1 两以下)4 种。清宣统二年(1910),颁行《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银两流通渐少,至民国 22 年(1933)废两改元后,银两流通渐停。
明万历年间(1573—1620),银圆(又称“大洋”“洋钱”等)流入中国,光绪十四年至十五年(1888—1889)间,于广东首设银圆局,开铸“龙洋”,域内随之亦有流通。宣统二年(1910),实行银本位制,银两、银圆、制钱、铜元并行。
END
征集安国市老照片
为记录安国发展历程和成就,进一步弘扬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安国市政协计划编纂《安国记忆》(图片集)一书,主要以照片反映安国自有照片以来至今各方面、各历史时期的瞬间,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向全市内外征集有关安国历史的照片,欢迎各单位和个人踊跃参与提供。
原标题:《【方志安国】安国历史上的财税 金融——金融(九)》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