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为宁夏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开启了致富大门—— 巧整土地 扶贫加力,巧整土地 扶贫加力,宁夏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开启致富大门

facai369 现代审美 2024-12-22 1 0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一片曾经的半荒漠化不毛之地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移民新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这里靠近银川市区,是宁夏的葡萄酒庄文化和光伏产业基地。沿着银川到固原的高速公路一路走来,不时有整齐的移民新村映入眼帘。 这些新镇或新村的建设,缘于宁夏以生态移民为突破口,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在了实处。而为此提供支撑的,是国土资源部门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 三大模式整出新天地 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和山区、北部的沙漠边缘地区,受自然条件制约,群众生活贫困。而南部的西海固地区,是我国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 为实现贫困地区群众同步奔小康,“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总结移民工程经验后,决定在国土资源部支持的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解决这一地区35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并明确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移民,得有地安置才行。”据宁夏国土资源厅厅长助理陶晓龙介绍,宁夏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中旱地占70.5%,基本处于靠天收的状态,产量仅为引黄灌区的1/7;即使在引黄灌区,中低产田面积也占到约2/3,且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盐渍化。显然,要想在自治区范围内找到好的移民安置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此,在国土资源部支持下,宁夏厅、宁夏土地开发整理局及市县政府探索出了三种土地整治模式: 一是治理型整理。贺兰山东麓的冲击扇平原本是半荒漠化的土地,但砂石为主的特点却特别适合葡萄生长,且处于葡萄酒酿造的黄金纬度上。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现在这里已成为绵延40公里长的葡萄酒生产基地,诞生了永宁县闽宁镇等一批移民新镇或移民新村。 二是品质型整理。南部固原市地处六盘山附近,自然条件恶劣。原有耕地以坡耕地为主,十年九旱。对此,采取坡改梯模式,将原来的坡地整理成梯田,耕地也由原来靠天收的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 三是集约型整理。固原市的小平原区耕地质量虽然稍好,但仍存在地块小、质量等级低等问题。采取政府收储承包地集中整理的办法,在实现耕地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集约型利用变化中,新增了2%耕地面积。 三大土地整治模式,为宁夏贫困区群众开启了新生活之路,中北部重大工程项目新增耕地78.58万亩,惠及中宁县、海原县、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盐池县等贫困地区150万人;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5.04万亩,涉及安置移民6.69万人。 现代化农业现曙光 “土地整治将坡田变梯田后,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彻底变了模样。”在西吉县龙王坝村,担任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的农民秦勇将这种变化概括成三句话:“农房变客房、农民变导游、产品变商品。” 原来,龙王坝村地处黄土高原上的丘陵地带,这里农民世世代代延续着在坡地里刨食的传统耕作方式,收成好坏完全看“老天”:无雨时,坡地上到处干出裂缝;雨大了,沙石泥土遍地流。只有风调雨顺时,农民才能有不错的收成。 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宁夏厅在此实施了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将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并配套水利设施。拥有中专文化程度的秦勇看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希望,牵头成立了乡村旅游企业:2011年开始从村五组六组做起,对整治出的梯田统一规划,耕地边种山毛桃、林下种油用牡丹或中草药、空闲地种万寿菊,使龙王坝村在5~10月间鲜花不断,很快就吸引了县城、固原市乃至银川的市民前来观光。2015年营业仅半年,全村产值就达到500万元,今年预计可突破1000万元。 “土地整治为全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宁夏厅耕保处处长李少军对此进行了概括: 助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整治后耕地质量普遍提高1~2个等级,使原有土地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食单产亩均增加100公斤左右,累计增产粮食近4.4亿公斤、增加产值约8.8亿元;157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受益,因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增收及参与工程建设人均年纯收入增加近千元,增收总值近20亿元。 形成了节约用水的新风气。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项目区农业用水平均节水达20%,老灌区总用水量减少约1/4。通过斗、农渠工程建设,在提高水流量和流速的同时,降低了灌溉损失,缓解了西部农业用水紧缺矛盾。 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田、水、路、林综合整治,项目区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畅通、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格局。共治理沙漠5.6万亩、盐碱地13.7万亩,栽种各种树木800多万株,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使项目区80%的农田得到了保护。 “土地整理还为黄土高原实现生态与生存共赢探索出了可行之路。”李少军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在西吉县实施生态保护项目,以期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改善黄土高原腹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经过3年建设,西吉县植树造林、种草156万亩,60%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结束后,由于无后续措施跟进,当地农民在生存压力下,走回毁林造地、广种薄收的老路上,当初的林地、草地现在也仅剩20万亩左右。 在西吉县马建乡黄家二岔村,乡党委书记谢瑞启高兴地说:“土地整理后,全乡农民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而且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黄家二岔村已经被列为今年的贫困村销号村了。” 移民新村新生活 “拖拉机种地,农用三轮车运输,出门就开新能源汽车,农闲时在家唱唱秦腔,早晚还可以到村文化广场去跳广场舞、打球、踢毽子。”在离县城仅8公里的兴德移民新村,何风仁兴奋地说,正是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才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政策就是好,我们的未来还会更好。”在闽宁镇原隆村南区六组16排14号,60岁的海国宝在自己的新家发出了感慨。 谈到从上清寺窑洞搬过来的情形,海国宝记忆犹新:“2012年5月29日,进到分给我的砖瓦房时我都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新家:一拧水龙头出水了,一按开关灯亮了。分给自己的承包地,已流转给葡萄酒生产企业,只管领流转费就行。” 让海国宝想不到的是,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他们:房顶上有光伏发电设备,发的电自己用不完可以进入电网卖钱;承包地流转后,妇女到葡萄园、光伏发电设备生产企业打工,一天能挣七八十元;每天早上镇广场有班车,青壮年可以随车到县城甚至银川打工。“原来在上清寺一家三口一年能挣一万多元就算不错了,现在一年挣六七万也不算啥。和我一起搬来的40户中,已经有十五六家买小汽车了。”海国宝说。 土地整治后,还让农民以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劳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坡改梯后,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大量使用,原来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作业,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完工了。 另外,根据移民新镇、新村的地理位置及整理后的耕地条件等,政府为每户农民准备一个温室大棚,种反季节蔬菜。同时,还为每户移民筹划了庭院经济项目:每户移民院中栽种10棵左右的果树、一个羊圈。现在,多数移民院内的果树已进入盛果期。 在移民搬迁中,还安排了学校、广场、卫生所等公共设施用地,教育、医疗、娱乐不出村,成为各移民新村共同的特点。“以前,孩子不到九岁、十岁不敢让他们上学。”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圆德移民新村,白风其说,原来住的地方离学校有十多里地,孩子小了走不动。现在,孩子到三四岁就送到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就在村里上。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