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授写给普通人的理财入门书,理财入门,金融学教授手把手教你如何理财

facai369 现代审美 2024-12-19 1 0

金融学教授写给普通人的理财入门书

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冀,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杨忠恕,为普通人的财富开出专业药方。 这不只是一本理财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看待财富、理解财富的书。只有明白了财富究竟是什么,才能理解财富的逻辑,才能真正掌握理财的精髓。 本书与市面上大多数理财书不同,不是一上来就讲解一大堆理财知识、理财技巧,而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告诉你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趋势,因为作者深知,所谓理财技巧不过是“术”而已,如若没有对人性、财富、趋势深刻的认知,最后的结果终归是一败涂地。对于理财来说,具体操作实际上很简单,真正难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对市场的认知、对趋势的判断、对人性的把握,而这才是作者想要告诉你的“理财的逻辑”。 本书会告诉你,真正的理财应该怎样去安排、怎样去做,但绝不是告诉你应该买哪只股票、哪只基金……而是基于一个朴素的真理——理财最重要的事是防范风险、保住本金,教会你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投资理财,获取收益。 精彩试读 求财,当然只看当下。 让我们顺着历史的逻辑看一看什么是财富之势,看一看每一个“当下”。明白了“当下”就会明白,原来财富就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手中,只是不敢承认这份“财缘”,不敢追求这份“财缘”罢了。 中国当代第一波财富浪潮源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自由经济,身处变革的大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大量机会,只是抓住的人寥寥无几。 那时所谓的财富机会,今天看了颇为原始,就是所谓个体户、小商小贩,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什么生意都是创新,所谓“买卖好干”。 遗憾的是,人们认知当下、感知财富的节奏总是慢半拍。有些经历的人应该记得“万元户”这个词,如今“90 后”“00 后”自然无法理解万元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价值,时人对万元户的羡慕丝毫不亚于今天很多人对一线城市有多套房子的人的羡慕。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真实记述了第一波财富浪潮的变迁。 两位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即那个年代的缩影,小说赋予了少平更多笔墨,可见作者更偏爱少平。 相比之下,少平的追求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农转非,在机关、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找一份工作。现在看来,少平孜孜以求,无非也就是一个铜城煤矿的矿工罢了。 少安要承担家中责任,不可能像弟弟一样去追求所谓的“铁饭碗”,但他同样是一个不安分的后生,少安在不可能走出双水村的情况下开起了砖窑,成为公社第一批“冒尖户”(万元户)。 百废待兴的时代,基础建设急需建材,当时可没有钢混结构,开砖窑就成了最赚钱的生意。 少安、少平两兄弟,从财富结果而论,少安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少平,但当时无论在作者路遥还是在广大读者眼中,无疑认为少平比少安成功,原因很简单,少安虽然有财富,却不稳定,少平做矿工收入低于个体户,端的却是铁饭碗。 毕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稳定,任何行业都有兴衰荣辱。少安的砖厂随时可能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或者会被钢混替代。 市场不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否则不会有失败的人逃避市场,这本就是一个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地方。 买卖越小越难以抵抗这种风险。在稳定和收益之间,人类真正的“经济理性”是看重稳定,并非绝对看重收益。所以,第一批冒险求富的人无法获得稳定收入,他们不是最优秀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被体制拒绝的人。 遗憾的是世界上只存在稳定的财富,根本就不存在稳定的工作。 国有煤矿看似是金饭碗,但没过几年,少平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那时下岗潮席卷全国,当年金字招牌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纷纷倒闭。如果少平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既没有得到市场放开初期的财富,也没有得到所谓的“稳定”,而是另谋出路。 人世间,最大的稳定是拥有足够多的财富,一份稳定的工作远不足以抵抗风险。垄断性国企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当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可以雄霸江湖,如今却是腾讯的虚拟世界,大家每天拿着手机,会接打几个电话?会发几条短信? 20 世纪 90 年代的第二波财富浪潮同样惠及全民——股市。 1990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中国第一支股票飞跃音响上市。当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股票的时候,另一批同样压根不知股票为何物的人闷着头闯进了市场,然后获得了价值连城的回报。 有老股民回忆当时情景时说:“根本就不知怎么回事,在交易所外面转了一圈,100 元就变成了 200 元,200 元又变成了 1000 元……”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1992 年,东方风来满眼春,A 股市场开始被人们所熟知,这里成为神奇的造富之所。这一次,同样还是胆子大的人义无反顾冲了进去,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只要买了股票就是躺赢,所谓杨百万、张百万都隐藏在那些排队买股票的攒动人头中。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年代,能进入证券交易营业大厅的“大户室”,才是财富的象征。 然而,A 股造富之浪没能裹挟所有人。有人即使知道股票市场仍没有涉足其中,他们并非没有这部分资金,也并非参与这场游戏有门槛的限制,无他,人性的弱点让他们无法克服损失本金的恐惧而已。 恐惧变动与恐惧损失之间本质并无区别,在经济学上都属于风险厌恶型,这本无可厚非。结果也很简单,无法承担风险,或者说不愿意承受风险的煎熬,自然就得不到市场上的超额收益。 追求稳定是人类的本性,但从理财、投资的角度看,不承担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财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一波财富之浪赶不上,都有可能被时代的江河拍打到岸滩搁浅。 在时间的长焦镜头中,货币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保住本金,或者说保住财务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货币同速度增值,根本不是名义上的稳定和不受损失。 就在人们陶醉于纸上富贵的时候,大洋彼岸信息经济开始兴起,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也开始孕育终极财富大浪。这个年代,第一批精英级财富弄潮儿开始登上舞台,他们的苦楚和成就各有不同,落寞与辉煌也将难以复刻,但无一不集合了那个时代的天时地利人和。 1992 年,马云还用不着“悔创阿里”,杰克马刚刚度过满大街找人打架的叛逆时代,从杭州师范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然而,人民教师赚钱太少,于是他创办了一家入不敷出的翻译社。 1992 年,苏北的穷孩子刘强东别说“不知妻美”,能不能讨到老婆都还是未知数。那一年,刘强东背着 76 个鸡蛋、内裤里缝了 500 块现金来人民大学报到。那个时候的刘强东为赚生活费还在抄信封,有时候要在宿舍走廊的小板凳上抄到手麻脖子酸。但是,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刘强东却自学了编程,开始在中关村倒腾光碟。 1992 年,马化腾正在为变成“不普通的家庭”而奋斗,深圳大学读大三那年,计算机专业的腾讯一哥在股市赚翻了天,成为赶上第二波财富之浪的弄潮儿。“普通家庭”的马化腾兴之所至,编写了一个炒股软件。 之后,凭借编写软件的本事去了一家传呼公司上班,那时候 ICQ 还没被创造出来。 1996 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此时,“悔创阿里”“不知妻美”“普通家庭”还没有正确认识当时的股票市场。此后,A 股市场开始了漫漫熊途,人们这才开始意识到,资本市场原来还可以是绞肉机,这里需要交易技术,不是躺着就能赚钱的地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对财富创造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孕育着时代最大的财富之浪。彼时,Beyond 的《光辉岁月》在全国传唱,里面的歌词是对那个年代最好的诠释:潮来潮往世界多变迁,迎接光辉岁月…… 很快,第三次财富浪潮就随之袭来。 时间长河中财富涌动从未停止,2000 年后第一个新的十年,造富列车换成了房地产。当下的每一刻都在变动,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追上财富的列车,只是难度越来越大。 2003 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崛起,人们开始津津乐道拆迁户得到了十几套房子,江湖上也在流传一个又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2002 年,有一个钢材供应商被房地产开发商拖欠货款:没有现金,只有卖不出去的房子,要钱没有,要房一堆。 原本就是一个小供应商,如果不要连一堆破房子都没有了,无奈的钢材供应商只得接受现实,眼睁睁看着公司就要被拖垮。 结果大家就都知道了,2002 年后中国开启了房地产牛市,房子从此成了最值钱的财产,此人瞬间完成了华丽转身。 房地产市场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是房地产开发与个人投资买房,即使大部分人没有开发房地产的能力,购房的机会总是有的。 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还是买方市场,人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在房型、地点、楼层之间选择。那时候没有购房户籍限制,五六线小城镇的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购房。从房价来看,小城市的居民勒勒裤腰带也能凑够一套房子的首付。在首次买房这件事上,永远没有钱够不够的说法,只有想到想不到,做到做不到。 与第二次财富浪潮不同,以房地产市场为驱动的第三次浪潮更为公平。在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很多居民对 A 股市场并无切身体会,也不接触相关信息,股市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房地产市场则不同,这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市场,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也都在其中受益(苦)。 这个时代只要下决心买房,便是踏上了财富的列车,早买早受益,早买早完成人生使命(请注意,不是赚钱)。 遗憾的是,不要说小城市的居民,就是一线城市的居民有几个敢在这个时候用杠杆、用足杠杆去买房?这个时代人们的意识里,贷款买房难以接受,更为普遍的是亲情借贷凑够全款,根本没有首付、月供的概念,难怪会远离财富。 在以房地产为车头的财富的列车中,车速远比前两次浪潮迅猛,一旦没搭上这座列车,人生幸福的难度就会陡然加大。 刚需购房是一个时不我待的任务,一轮涨幅下来没有上车的人可能被远远甩在后面。财富列车中最重要的就是认清当下,不要以个人对房价的判断(幻想)替代市场的走势。这个时代有财富神话,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明明可以全款买三室一厅,拖了几年成了贷款买一室一厅。 相反,2003 年之后先知先觉者已经不再积累货币,而是率先贷款买房,靠资产去积累财富。要知道买房是有杠杆的,此后财富增值速度便呈现出几何算法,相反,那些守着货币的人,财富同样呈现出几何算法——贬值。 与第一次、第二次浪潮一样,房地产带来的第三次财富浪潮来临时,除了认清形势的精英,很多是有胆量买房、有胆量贷款的人,或者是不得不买房的人。 人们总想着多留一点钱、少借一点债,或者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或者恐惧负债的日子,总之,舍不得手中货币换为房产,殊不知房产也是钱,也能变现。在二手房市场,价格永远是王道,只要比市价便宜1-3%,便可迅速卖出,折算货币时间价值,这种折价并不是亏损。 继而在十多年的房地产涨幅中,有的普通人选择了以房地产为职业——既然无法开发房地产,便一门心思跑到大城市倒卖二手房,不少人因此实现了财富自由。 回溯这段历史,很多投资客的决策依据并非风险承受能力、首付、现金流等财务要素,更不是有卓识的眼光,实际上这些人根本没有风险承受能力,连首付都是借的,所谓现金流全靠房子倒手。敢于作出炒房的决策,只是为当下利益所诱惑。 炒房当然是不对的,也是我们极力反对的做法。但是,这份眼光是正确的。请记住,投资,最重要的是当下。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后面会有单独章节分析,第三次财富浪潮明明是一个已经飙升了的市场,很多人却觉得房价应该下跌? 这种幻觉不会是孤证,也不一定是房地产,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市场所以为市场,是因为有市场的规律;人类所以为人类,是因为虽然知道市场规律,却一定去幻想,于是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也就在所难免。 就在房地产市场飙升的同时,21 世纪已悄然而至。财富浪潮永远与时间相伴同行,只不过接下来成了互联网精英的专场表演。 中国第四次财富浪潮来自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也是 1978 年来最大的一波浪潮,其创造的财富与前三次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可以被视为终极财富大浪。 2000 年刚开始的时候,成批的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留学生荣归故里,义无反顾投入中国互联网大潮…… 搜狐一哥张朝阳登上《亚洲周刊》封面; 李彦宏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却决心打造出中国自己的搜索引擎; 在杭州一个叫湖畔花园的小区里,阿里掌门人马老师对后来的 17 位罗汉说:“现在,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 腾讯一哥马化腾则满世界卖腾讯 QQ 的前身 OICQ,并差点以 20 万元的价格成交…… 就 在 普 通 人 对 财 富 巨 浪 毫 无 知 觉 的 时 候, 风 险 投 资(venture capital)已经给互联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缔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一批超级富豪,也绞杀了无数倒下的英雄。无论早期的搜狐与雅虎,还是后期的滴滴与快的,资本“烧钱”大战原有经济循环根本难以理解。 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互联网公司原始股成为打开阿里巴巴宝库的钥匙,互联网精英的财富以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级数式增长。只要搭上这趟顺风车,一定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忽如一夜春风来,亿万富豪互联开。 2011 年年底,微信用户到达 5000 万,2015 年 10 月 12 日腾讯港股市值为 13491.14 亿,超过当时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的市值。 2014 年,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位来自宿迁的记者这样表达了对刘强东的崇拜:在宿迁,从古至今只出过两个名人,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强东。 2017 年,马云的小电影《功守道》获得无数明星助阵,功成名就的中学教师又做回了教师。 21 世纪的新十年,来自互联网创业的财富令人目眩神迷。很遗憾,这不再是一次普惠式的财富增长,不但需要 IT 行业技术,还需要对管理、商业模式有很深入的了解。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财富暴增逻辑中有风险投资助力,刚从传统行业走过来的大部分中国人既无法理解,也无法参与。 如果说房价是让财富直线飙升,那么互联网带来的财富就是病毒式分裂,其财富增长速度无法用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资本为何会持续投入那些根本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答案是,资本看重的是增值,根本不是来自运营的盈利——哪儿的钱不是钱,跟谁做买卖不是买卖? 回溯过去的四十年,财富大浪已经有四次变换,无数财富代名词一闪而过又在星空中闪耀:农转非、万元户、倒爷、原始股、房子、互联网、移动互联……每一个人都在想:没有赶上前浪,后来者还能踏浪前行,成为财富海洋中的弄潮儿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十几年。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一闪而逝,四次财富浪潮没有什么连续性,个体户不必然去炒股票,炒股的人不必然倒腾房子,互联网巨头也没有房地产大佬出身的人。 四次财富大浪完全是四个不同的领域,财富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每时每刻我们都有机会,都在财富浪潮之中。踏浪之行,光荣与屈辱、成功和失败只属于他们自己,财富只是最后给人生打一个标签罢了。 历史既是现在,也是未来; 洞悉历史,所以看清现在; 看清现在,所以改变未来。 我们无从告诉您未来会发生什么,只能告诉您在寻找财富的路上,识时务者为俊杰,若不能引领大势,便当跟随大势。如此,每一个人不一定是富人的后代,却完全有可能成为富人的祖先。 版权声明 编辑:秀达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