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木木木叶,(https://xueqiu.com/4689064667/159333420)
“ 一只每月发钱的养老基。”
更多基金分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5有钱”
最早开始关注这只基金,是因为它每个月2号,会给申购了这只基金的基民“发钱”。当时觉得有点好笑,就跟我们单位每月按时给我们发工资一样。后来转念一想,这只基金挺适合“养老”的,毕竟每个月能拿到一笔钱嘛,如果这笔钱能覆盖平时的吃穿用度,咱们不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嘛~
抱着这个心态,我去看了下招股书:基金每月月初,大概会自动赎回总金额百分之0.5(一年百分之6)的钱到余额宝里,这部分自动赎回的钱,不需要支付赎回费
大概明白了,每月能拿到的一笔钱,并不一定是基金赚到的钱,哪怕基金跌了,也会自动赎回一部分钱的~所以这和银行保本理财不一样,抱着谨慎不赔钱的心态,我们需要认真去看看他的年报,了解下这只基金的“脾气秉性”。
01
基金业绩
由于基金经理杨浩,是15年8月份开始任职本基的基金经理,所以我们从15年年底开始看业绩表现就可以了:
近五年,还是稳稳跑赢指数的。
最大回撤:近五年的最大回撤是-25.62%。什么意思呢?假如说老张是个衰神附体的人,一买入这只基金,基金净值就开始下跌,跌到最低点了,老张忍不住赎回了,亏了25.62%,这就是这只基金的最大回撤。
这么看来,这只基金的回撤幅度控制得还是蛮好的。因为作为蓝筹指数的代表——,近五年的最大回撤是32.87%.
收益率:近五年的收益率188.11%,折合年化23.57%。同期的收益率 是25.83%(),折合年化也就4.7%。这么一比较,近五年这只基金的成绩是不是非常不错了?
02
资产配置情况
这只基金的年报中有提到:本基金投资于股票、权证等权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的30%-70%。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其中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
说明这只基金股票,债券,现金都持有一点,我们来看看近五年这基金各类资产的持仓情况:
股票大概占了总持仓的5-6成,债券2成以下,现金最高持仓达到3成。
这可能也解释了这只基金历史上回撤幅度不大的原因吧:股票持仓比例没有那么高,再叠加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债券的风险对冲,所以平滑了很多市场剧烈的下跌。
不过只有5-6成的股票仓位,却能做到年化百分之20多的收益,基金经理选股的能力确实不错。在基金年报中杨经理也说了:我超额收益几乎全部来自个股选择,仓位选择和行业配置几乎是0贡献。过去也做一些仓位选择,没有贡献超额收益,也没有负贡献。
03
股票持仓情况
2020年2季度持仓前三行业(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制造业 33.7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4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72%。
2019年持仓前三行业(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制造业 33.4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86%
2018年持仓前三行业(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1.6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48% 制造业 9.46%。
2017年持仓前三行业(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制造业27.9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4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64%
2016年持仓前三行业(占基金净值的百分比):制造业64.1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01%
持仓风格还是非常稳定的,以制造业为主,深耕信息产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这个持仓风格,估计跟杨经理本人的经历有关,他是北邮学通讯出身的,妥妥的理工男,早年是TMT组的行业分析师。
再来看看双息平衡2015年第四季度(杨经理开始任职开始)到2020年第二季度,一共19个季度,前十大重仓股的情况:
芒果超媒体持续重仓了8个季度,累计涨幅164%(2018.6.1-2020.6.30)。美亚柏科连续持有9个季度,累计涨幅61%(2017.12.29-2020.6.30)。持续重仓了6个季度,累计涨幅309%(2019.1.2-2020.630)。其余还有连续持有4个季度,累计涨幅92.48%。连续持有三个季度,累计涨幅82.58%。
从基金的前十大股持仓风格上来看,似乎并不是长期价值投资。寻找成长期的股票,阶段性持有,获取短期超额收益似乎是杨经理的策略。
04
基金经理投资思路
根据记者对于杨浩经理的采访,他是这么说的:我会把资金托付给那些具有优秀价值观,同时商业模型也比较好的公司,最好还有时代感,这是继续保持超额收益的关键。
杨经理把自己的投资标的分成了四个方向:消费型服务,品牌消费品,政企服务,现金制造。对于为什么这么选择,他是这么归纳的:
消费型服务业:是一个崭新的大门类。这里面包含了对于蓝领和白领的服务,涉及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本地化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等等。这个模型的特征是,需求大。人都需要被服务。
品牌消费品:最牛的是高端白酒龙头。这类公司里面有一些存量部分会进行重估,就是供应链做得好的公司。
政企服务业:这类公司特点是客户比较集中,商业模型不算那么好。但是阶段性弹性会比较大。类似于5G投资也是政企服务拉动的,检测类企业也属于这一类。
先进制造业:这类公司商业模型中客户数量比较少,和政企服务业有些类似的地方。光伏、电子制造都属于这个范围,大部分都是代工制造模式。这里面有些变化在于,政府补贴在某些领域取消了,已经导致一部分格局出现变化。
关于组合构建,杨经理是这么说的:我自己是天秤座个性,喜欢四平八稳。构建组合上,也追求达到和谐生态。我的组合会有行业分散度、商业模型分散度、所处阶段分散度,他们彼此形成对冲,历史上看,我组合波动不算大,并非是个股波动小,而是构建组合中实现了对冲。
关于个股选择,杨经理是这么说的:我会把资金托付给那些具有优秀价值观,同时商业模型也比较好的公司。价值观不正的公司,我是放弃的,不能在我这边进入股票库。很多股票是不能买的。
个人投资想法
从过去五年的历史回测来看,这个基金的收益率还是挺不错的,同时回撤控制得也还不错。说明基金经理还是有相当能力的。然而基金的规模迅速增大,是我比较担心的一个点。这个基金在2017年第四季度,只有2.39亿的规模,算是个小而基金。然而时至今日,已经达到了48.08亿的规模。这个基金从2015年至今,持仓是以小盘股居多,少量大盘股。然而体量增加之后,很多的钱就没法再去投资那些小而美的股票,势必会开始买大盘蓝筹股,可能也没法像之前那样寻求一年左右翻倍的股票(随着基金规模扩大,哪怕某只重仓股翻倍,对净值提升也不会太大),不知道这种转变,会不会对基金经理的原有风格形成冲击?
我个人会把这只基金看成是一只加强版的基金,根据历史持仓情况看,风险可能会比债券高一些,但是也会比某些高仓位猛干的基金(比如)更让人更踏实一些。如果基金经理未来能够长期跑赢的话,那我们也可以把这只基金看成是一个长期年化10%以上的理财产品。总之,在市场低估区域买入,每个季度看看季报,看看基金经理表现得好不好,同时长期持有,每月按时拿钱,那还不是美滋滋?
更多基金分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5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