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地势有点低,能把地面抬高吗?”
“这个有自然条件限制,要看规划审批。”
“那你们搞设计的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个问题改善一下?”
2月16日下午,一场建筑师与居民的公开对话在长宁区新华街道举行,讨论的焦点是待更新改造的新华社区体育中心。
即日起至2月28日,“新华社区体育中心更新提案人民建议征集展”在安顺路88号宝地・新华大厦向公众开放,5个备选更新方案的模型、平面图和视觉效果图正在接受公众检阅。
这是长宁区首次试点城市更新项目的全球设计方案征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报名参与的47家专业设计团队,还有40份来自社会公众的提案,为这个“家门口”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言献策。
创新征集机制吸引全民参与
新华社区体育中心位于安顺路79号,建于上世纪60年代,原为一栋三层厂房,改建后于20多年前开始作为社区体育设施使用,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建筑位于两个居民小区之间,形态狭长,虽然用地紧凑,但服务人群多样,是上海市中心典型的“精干型”社区服务设施。然而,日渐陈旧的场馆难以满足更多居民和白领的体育运动需求,改造的呼声日渐高涨。
新华社区体育中心现状。 舒抒 摄
中心所处的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是上海首批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试点区域,也是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展示的重点样本社区之一。去年艺术季举办期间,长宁区与新华社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这处社区体育中心的改造更新启动了全球公开征集。
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苏立琼介绍,此次公开征集设立了公众提案(A类)和专业设计提案(B类)两个类别。其中,公众提案面向所有关注社区更新的人士,鼓励大家从功能、设计方案、运营建议等角度出谋划策。专业设计提案面向专业设计团队,围绕“人民城市”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展开设计。
最终,本次征集共收到公众提案40份,大多来自周边小区居民、运动爱好者、热心社区发展的专业人士。长宁区将上述提案归纳为15类“金点子”,涉及全龄友好、错时共享、在线预约管理、智慧社区建设、低碳节能等方面。与此同时,参与专业设计提案的47组设计团队中有5家脱颖而出,在吸纳了15类公众“金点子”后,提交了5项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在本次展览中通过图纸、模型和视频呈现最终效果。
难度不小问题不少
新华街道方面介绍,去年对新华社区居民展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议征集时,对于社区服务设施和场所还有哪些提升空间,不少居民都提到了新华社区体育中心的改造,街道因此将体育中心作为最新的更新试点。
16日下午,得知5个备选项目的设计师都在场,居民陈先生第一时间来到了展览现场。在看到2号设计方案利用建筑原有的室内高差,增加了一层可使用空间后,陈先生感到很实用,但同时又向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诉求。
“我们经常到这里打乒乓球,开窗的话有风就会影响球速,可疫情期间又要开窗通风,你们设计时能增加新风系统吗?”
“这个可以放心,新风系统肯定要安装的。”设计师当场回复。
“还有个问题, 你们的方案正好把休息区和走廊设计在了一起,那么厕所能不能也放到走廊这里,这样臭味就不会传到场馆里了。”
“这个涉及到规划审批,可能有些限制。”设计师开诚布公地回应。
“那你们设计师能不能想想办法……我们打球的人想到的问题,肯定比你们平时不在这里活动的人想到的要多,我们很关心这里未来的变化,政府一样花钱做更新,就尽量一次到位,让用的人舒服,钱也花得物有所值。”
陈先生还幽默地补充了一句:“这就要看你们设计师的本事啦。”
对于居民连珠炮般的提问和诉求,设计师们都感到很兴奋。“许多居民都对社区改造有自己的想法,平时很少有机会面对面告诉专业设计师,这次对话就是很好的契机。”一位参展建筑师告诉记者。
重要地段的微小更新
对于规模“微小”的社区改造,参与了上海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的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张佳晶告诉记者,以往此类项目一直面临较为尴尬的情况,主要由于规模较小,工程建设量、设计回报等都较难得到重视,没有足够多的专业设计团队参与。
但是近年来,在上海人们对城市更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区都开始聚焦“重要区域的微小更新”,使得小项目越来越有市场,吸引了优秀的设计师和专业机构参与。
对于如何做好“重要地段的微小更新”,张佳晶认为,首先需要专业规划部门牵头,梳理区域中可开展微更新的点位。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机制创新。传统的招投标体系对微小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明显,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计大赛奖金、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提高设计回报,鼓励更多优秀团队尤其是青年设计师参与社区更新。
对于建筑师来说,除了考虑社区项目使用者的诉求,专业审批部门的规定、社区其他居民的意见也必须充分平衡。
“比如对于社区体育场,就要考虑居住在周边但不使用这些设施的居民诉求,甚至还要充分考虑反感建造体育场馆的居民意见。”让建筑外观没有“侵略性”是重要的一点。“建筑存在感降低不会影响使用者,但却是对‘不使用者’的尊重。”张佳晶说。
此外,更新项目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规划审批要求,尽量减少施工报建时不必要的环节。这其中,建筑扩大轮廓是第一难点,其次是增加高度,再者是向下挖潜。“建筑轮廓改变,即人们常说的‘房子长胖’,这一点是最难的,需要规划部门重新审批,更新项目如能避免这一点,就能让施工更快展开、项目更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