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素有“漢簡之鄉”的美譽,自20世紀初以來,這片土地屢現驚人發現,先後出土了6萬多枚漢簡,其中僅居延漢簡數量就逾3萬枚,佔了甘肅出土漢簡總數的半壁江山。河西地區氣候乾燥,大漠戈壁鹽鹼地質環境特殊,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仿佛天然的防腐劑,使得片片漢簡穿越漫長歲月,完好保存至今。
當今有學者將居延簡牘、敦煌漢簡、武威漢簡和甘谷漢簡稱為“中國四大漢簡”。漢簡用途廣泛,書寫功能各異,由此催生了形制的多樣性,它們長短參差不齊,寬窄也各有差別。這些漢簡大多遵循以出土地名結合所屬時代作為前綴的命名方式,彰顯着其獨特出身與深厚歷史底蘊。
敦煌漢簡
20世紀初清政府加速衰落,大批國外考察家、探險家乘虛涌入我國西北地區,瘋狂盜挖千年古跡,並於多年後,在西方博物館展出,首批敦煌漢簡因此與世人見面。
馬圈灣漢簡,1979年6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於戈壁灘漢塞內側的圓形沙丘中發現。因其位置隱蔽,幸而得以留存。
玉門千秋
玉門千秋,敦煌馬圈灣漢簡中極為珍貴的一枚。字跡清晰、書寫工整,為我們提供了深入探索古代文化及書法藝術的窗口。
懸泉置
懸泉漢簡,懸泉置全稱“敦煌郡效骨縣懸泉置”,位於今瓜州、敦煌兩縣市的交界處,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其主要職能是傳遞朝廷公文、軍情急報,以及接待過往官員和外來使者,因此意義重大。
懸泉置元康四年盡十二月丁卯雞&&簿
懸泉置元康四年盡十二月丁卯雞&&簿,1990年出土於懸泉置遺址,是當地一名叫時的廚房負責人(嗇夫)上報的有關懸泉置一年內入雞、吃雞的統計。為研究懸泉置錢、物來源和消費情況,以及過往客人的身份構成和招待規模提供了依據。
居延簡牘
居延簡牘,根據出土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居延漢簡和居延新簡。
居延漢簡被譽為20世紀中國文明四大發現之一(居延漢簡、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經洞文書和故宮明清檔案)。居延是我國漢唐以來的軍事重地。“五四運動”後,中華民族全面覺醒,在我國有識之士的努力協商交涉下,由中瑞兩國考古學家組成的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於1927年至1935年歷時8年的科考發現。
居延新簡為1972年至1974年,由甘肅省博物館、酒泉地區文化主管部門及當地駐軍等單位聯合組成的居延考古隊,於額濟納河流域的漢代烽燧遺址全面考古發現。
建武三年居延郡尉吏奉例
建武三年居延郡尉吏奉例,記錄了東漢時期,甘肅地區的重要歷史人物竇融,在統治河西地區期間所定制的一份名為“奉谷令”的文件。是後人研究漢代歷史和財政制度過程中,極為珍貴的歷史考究。
酒泉西部都
酒泉漢簡,這批漢簡出土於漢代酒泉郡長城烽燧遺址,共135枚,雖數量不多,但內容頗為豐富,詳細記載了漢代酒泉塞防的兵器管理、文書傳遞等信息。
肩水金關
金關漢簡,肩水金關位於甘肅金塔縣北部,連接河西走廊和東北居延地區,是漢代烽塞關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金關”二字取“固若金湯”之意。此處出土的漢簡詳細記錄了兩千年前該地區人們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生活,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羊頭石六百
地灣漢簡,羊頭石六百為一枚出土於甘肅金塔縣地灣遺址的地灣漢簡,為地灣漢簡中的珍貴文物之一。記載了古代肩水侯官所備置的守禦器的重要信息。
武威漢簡
由儒家“儀禮簡”、漢代尊老養老法令“王杖詔令簡”、體現漢代醫學水平的“武威醫簡”組成。
儀禮簡
王杖詔令簡
武威醫簡
甘谷漢簡
1971年12月發現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新興鎮劉家屲(wā)的一座漢墓中,共23枚。甘谷漢簡內容不僅涉及有關宗室管理等問題,同時也提到許多地名、人名及官名,特別是賦稅名,如“門錢”,十分可貴,是研究漢代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的重要依據。
甘谷漢簡
簡文內容是當時漢陽郡太守轉發給所屬縣、鄉的詔書、律令及敕命文書。
書於竹木,托載千年。甘肅簡牘可謂是兩漢時期的原始檔案,是中華智慧和絲路文明的充分體現。它為後人對於秦漢時期西北地區,人們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的探索,提供了寶貴且詳細的研究史料。據史冊記載,直至南北朝後期,簡牘才逐漸退出歷史舞&。
資料來源:甘肅簡牘博物館 甘肅省政協文史館 甘肅省文物局
整理:魏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