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回顾 | 旧与新的艺术家,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回顾,旧与新的艺术家

facai369 音韵和谐 2024-12-23 1 0

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回顾 | 旧与新的艺术家

奥斯卡奖的颁发已经进行了90年,在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为电影界选出了一批又一批电影艺术的精品,在恰逢奥斯卡奖90周年之际,本文聚焦于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回顾这一电影奖项历年来的发展历程,体验电影艺术的魅力与内涵。奥斯卡中的奥斯卡《乱世佳人》镇楼 一、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与类型电影发展时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29—1945 二、 古典好莱坞时期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46-1956 三、 以大取胜年代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57-1967 四、 新好莱坞的创作期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68-1979 五、 美国社会问题电影与史诗电影双向并行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80-1990 六、世纪末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史诗追求:1991-1999 七、异彩纷呈的奥斯卡最佳影片:2000年之后 八、豆瓣评分情况小结 这一时期的好莱坞处于制片厂制度的建设时期,类型电影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摘得奥斯卡的有大量类型电影,如歌舞片、西部片、战争片、喜剧片等等。 战争场面的宏大感在早期电影中还是可圈可点,空战既有一定的新颖度也节省了常规战争的拍摄成本,天上的世界更像是在视野之外的视点,冲上云霄的时刻是电影最欢畅的时刻,泡沫的特效也极其可爱。总体来说除了空战场景而言都乏善可陈,是一次对默片时代的总结。同年,茂瑙的代表作《日出》也提名了最佳影片,最终获得杰出艺术作品奖。 被视做奥斯卡中的最低分,也是好莱坞的第一批有声电影,有声电影的功能着实促进了歌舞片的类型的发展,这部电影可以看做是一种开创,因而不可避免地在叙事层面陷入一定的误区,而放大了电影的歌舞元素,是一次对新时代的探索,总体还是一次排演式的新尝试。 电影很成功地将战争的荒诞放在了作战过程中人内心的恐惧上,战争教人学会如何生存,如何躲避死亡,经历过战争的人知道绝望的滋味,没经历过战争的人会因为国捐躯的口号斗争,相同的人因渴望活着聚在一起,不同的人最后都会变成相同的惧怕死亡惧怕战争的人,触不可及的蝴蝶象征了永远到不了的和平年代。 西部片的早期尝试,只是还没有具备正式的西部片所具备的标识性元素,如人物、场景等等。可以看做是一种向西部片过渡式的影像,文本很大程度还是在讲述向西部迈进的奋斗史与开拓史,因而整体上是一种对个人精神的赞扬与国度历史的变迁,壮志千秋不得不说是一种美誉。 大饭店作为一种各方人士聚集的矛盾集中点,极其集中地表达了各路人士的喜怒哀乐与现实生活,一天的际遇却是一生的际遇,有爱情的电光火石一瞬间,有人生的起落。嘉宝和琼克劳馥在电影中也展示了她们的女性魅力与情感。叙事方面也极其流畅,不拖沓,悬念也设置地比较合理,故事跌宕起伏,一种偶然性贯穿其中,有一种惊喜之感。 电影不光是对于战争的反思,还关注到了平凡人生的喜怒哀乐与大起大落,亲人离去之痛带来了莫大的悲苦,生活不再像从前那么容易,人生也已经走向迟暮,到最后发现也许什么都没得到,但其实又好像什么都已经得到了,这是乐观者的人生,这部电影也许表达的就是选择一种能继续保留信念感的人生。 罗马假日的公主出逃记模式,为浪漫化的爱情故事程式提供动机,你会用一分钟的时间认识一个人,一小时的时间了解一个人,一夜的时间爱上一个人,最后你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就这样你会无可救药地沦陷在了一种不愿分开的情感中,你无法选择,因为这就是好莱坞还你的一场梦想的爱情。 反叛的故事,对于专治独裁的不满的隐喻,也呼应了前苏联的电影史杰作《战舰波将金号》,同是关于反叛,只是电影并没有战舰的实验性,且格局相对较小,只是内部冲突的呈现,不过也有着与战舰一样的矛盾冲突极其集中的优点,这既使得整个故事一波三折提升了趣味性,也增加了文本的内涵容量。盖博的表演比起之后的《乱世佳人》来说很明显地是有自身的体验派的表演特色的,对于角色的专注、对于情绪的揣摩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之所以是划时代意义的歌舞片主要取决于米高梅出色的场景架构能力与歌舞编排能力,电影有一种极其浪漫化的倾向,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极其随意散漫,从而透露出了一种早期的浪漫倾向,情爱的主题反倒限制了电影,电影是对于齐格飞传奇人生的展现,故而有一种漫长的发展时期。电影中的歌舞场景在后世的歌舞电影中也有明显的传承。 左拉除了文学世界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伟大的作家有着更伟大的品性,他懂得人性,所以他能写出《娜娜》这样的作品,他对人时刻保持同情,他的人生观也决定了他的视野,他是个眼中有众生的人,法庭戏让我想起了《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种对正义的坚持有了一个很好的延续。著名歌舞片《一个明星的诞生》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电影围绕都市中的利益冲突而展开社会矛盾问题的处理,但整体上矛盾只是一个背景式的存在,整部电影表达着一种极其乐观的思想,它对于人际有了一个新的定义。电影也通过对于场面调度的把握渲染了极强的喜剧气氛,使得整部电影有一种乐天派思想。 在奥斯卡进行到这个阶段,各方面相对来说已经成熟,彩色电影的制作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乱世佳人》的诞生其实就是一次早期好莱坞电影制作水平辉煌的呈现。影片战胜了约翰•福特的代表作《关山飞渡》与弗莱明自己的《绿野仙踪》夺得了最佳影片。电影改编自《飘》,是对斯嘉丽为中心的女性不屈不挠的人生的叙述,电影紧抓斯嘉丽内心转变的历程,她嫁给不同的人,她在不同的生活中发现自己。斯嘉丽是具有现代女性那一面的,她自由地追求着爱情,得不到她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在战争年代她依旧不慌不忙,生活始终打不垮这样的女性,她是坚韧的,她是热烈的,她也是执着的。 对于爱情她也有自己的定义,她尊重所爱之人的决定,她也友善地对待情敌,对于爱自己的人她也许非常任性但也有发现自己真正所爱的时刻,她是纠结的,她也是复杂的,不管她是怎么样的,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没有什么能够打到她,因为对她而言明天就是新的一天,这个道理她很早就已经懂得,所以在失去一切之后她依然能保持着对生活的憧憬。就在这种长篇史诗的架构中,不仅仅呈现了一个女人不平凡的一生,还带出了整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人的生存也极其艰难,各方面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维克多•弗莱明的镜头中都展现得极其壮丽。 《蝴蝶梦》是一出希区柯克的影像谎言,在爱与被爱的外壳中藏着的是最可怕的谎言,起初你以为这会是一个替代与被替代的情感故事,但希区柯克的魅力绝不在此,他带领你进入了一个你不敢触及但又让你深陷其中的世界,峰回路转的时刻是希区柯克的影像魔力,这种出乎意料的延宕感触不及防地让人陷入罪恶的深渊却又让你明白希区柯克的影像谎言是多么固执而奇特,蝴蝶并非南柯一梦,但请记得越靠近真相就越靠近死亡。希区柯克的反转魔力在处女作中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力,而他卓越的叙事能力与对悬念的把握更是显现了一代悬疑大师的作者特色,《蝴蝶梦》虽不是完整的悬疑电影,但对于希区柯克而言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尝试,文学作品的改编渗入了希区柯克的极为风格化的影像悬念就使得整个文本跌宕起伏,而他电影中的人物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看不见的深渊,不靠近深渊,你可能永远不知道深渊背后是什么,这就是希区柯克的吸引力。同年,《大独裁者》、《愤怒的葡萄》、《费城故事》也参与了奥斯卡的角逐。 这是福特第一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作为西部片大师,他夺得该奖项却不是因为他传奇的西部片。戏剧性的是电影史杰作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同年奥斯卡的角逐上输给了福特的这部相对平庸之作。电影用儿童视角带出矿工工人整体生存艰难,矿工工人的展现也是一种带有喜剧色彩的悲伤感,生存即使再艰难也要维护住孩童的内心世界。就在这两种互动中整个翠谷的回忆的感伤扑面而来,有对生活的艰辛的恐惧,但更多的还是来自家庭给予的温暖与感动,虽然年少时不懂得,但很多东西在回忆起来都是阳光灿烂的。 好莱坞的通俗化路线,前半段叙述美国家庭的快乐人生,家庭的欢乐就在于日常的陪伴,有一种温馨感,后半段则是从温馨转为一种悲情,忠勇则意味着一种责任,情绪也从开心转为一种忧虑,威廉惠勒紧抓人物情绪的功力十分出彩,如女主角面对敌军时的焦虑到应对的内心历程。花展场景则展示了在战争的外在环境下笑对生活的乐观。 好莱坞历史上备受推崇的爱情电影,对于爱情的表达让人既心碎又迷人,因为一个误会,恋人分开,又因为偶然,恋人重逢,这是一种极其迷人的影像,你会因为那一支曲子而陷入往日时光,也会因为当下的世事艰难而陷入矛盾纠结,最后你选择成全爱人,只因为世上这么多酒吧,她竟然走进了这酒吧,从那一刻起爱情也许就埋葬了自己。这是一种在情感与伦理中纠结反复的时刻。对于这段三角恋,我也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结局,爱情就是为了成全对方,如果眼中只有自己,那哪还能叫爱情,为爱情心碎,却也为这爱情心醉。 电影的整体感觉并不是特别出彩,当大篇幅音乐和主题结合时感觉不是特别搭配,与我同行的概念虽然有一定的接收,但总体感觉还是被叙事的冗长与乏味给削减了。所以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一部音乐剧式的宗教电影,但电影却又不是完全在说宗教,而是对于人性冲突之间的探讨。《双重保险》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这一时期的奥斯卡在遵守着古典好莱坞的叙事模板,不过在内容与形式上也有了一定的新变化。 借酒消愁的失意中年,失去自我的无边人生,比利•怀尔德细致地描摹着知识分子的受挫历程,这也是他泥足深陷的历程,而救赎者是爱他的女性,比利•怀尔德宗师给予女性以睿智与决断,故而他电影中的女性时常是一种完美女性的象征。电影聚焦于社会问题与怀才不遇之感,探索着个人生活的动力。 主题所能引发的共情其实是非常有社会反思意义的,战后的黄金时代却是退伍军人们最凄惨的时代,军人存在的价值突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否定,这便是历史进程中无可挽回必然接收的代价,黄金时代几个字极其反讽,这个层面所能触动的情绪是极其沉重的,但又让人无能为力,片尾的所有美好是最大的理想主义。 电影聚焦于对犹太问题的发现,重申了对于种族问题的关注,在对犹太人问题的关注与实践中发现了社会对于犹太的迫害,但也由于电影的主观意图过于明确也使得电影有些沉溺于对反种族歧视的口号表达上。 楼梯是电影时常出现的场景,暗合了舞台剧式的表演,镜头扫过楼梯上的人物时往往是一种试探性的带有窥视欲的,通过镜头的俯仰表达隐含的褒贬,黑色电影的气质与复仇的犹疑感再加上莎翁繁复的台词构成了复杂的表现主义的影像,放大了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母子之间有了明显的乱伦意味。 《红菱艳》、《碧海金沙》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政治电影的尝试,和《公民凯恩》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如新闻行业、政治野心、人物的多面性等等,电影围绕奸雄这一概念的奸字着手,描写主人公在政治中的泥足深陷的过程,威利与杰克最后也走向了决裂,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于邪不压正这一概念的表达。“人性本恶,生而腐败”的话语不免是一种隐喻,作为早期的政治电影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性。 前半段是一种叙事隐藏,隐藏主体的行动,有意透露主体的动机,和《蝴蝶梦》在某种程度上一样有着假设性的预设性的外壳,一种紧张的延宕的悬置,优雅的文艺界隐藏的是一个恐怖的让人心寒的斗争世界,前半段在隐藏,中段开始展现,后半段则展现看不到的前半段,前后之间有很好的互补,一开始的叙事陷阱仿佛就能看到预设的结局,戴维斯的神经质式的表演将人物的焦灼感危机感与女人的脆弱的敏感表现的细致入微,隐喻性更强的夏娃在内敛与娇纵之间切换自如,男性在片中未走向滥熟的被引诱剧情,这也可以看见好莱坞的叙事火候,结局的回溯性讽刺使文本成为一个无限延伸的循环,有隐喻好莱坞的现实指涉。彗星美人是一种需要放下自身的身段从而达到理想的“宫斗竞技场”,也是成名上位的幕后玩家的反讽,无尽的深渊也在等待着新一任彗星美人。同年,《日落大道》也参与了角逐。 同年《欲望号街车》提名了最佳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是一部极其欢快通畅的歌舞片,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贯穿其中,情感与伦理的抉择是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阻碍,在色彩艳丽、人物生动、场景明亮的元素的组合下观影过程十分愉悦,尤其是最后令人称赞的十七分钟简直叹为观止,极强的场面调度能力与蒙太奇剪接能力,使得整部电影的格调有了一个显著的提升,也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对于后世歌舞片明显的影响,如《爱乐之城》的最后几分钟。 电影围绕杂技而展开了关于其中人物的情感故事,多角恋爱是其中关注的中心,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被导演表现得极其自然妥帖,但总体上由于自身的娱乐化倾向也就使得主题过于单薄而缺乏深度。同年,福特凭借《蓬门今始为君开》夺得最佳导演,著名西部片《正午》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电影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文本的中心并不是外在的战争,而是内在的矛盾冲突,电影取名乱世忠魂,实际上带有一种反讽的笔调,人物时常由于自身的问题深陷矛盾纠葛之中。同年,奥黛丽•赫本凭《罗马假日》夺得最佳女主角。 电影聚焦于工会中的事件而展开对于正义的探讨,电影对于时代有一种极其细致的还原,对于时代的风格也有一种冰冷的真实感,有一种纪录片式的追求现实真实的质感,黑暗的工会组织成为了电影极力批判的对象,这也就使得电影有了浓厚的现实批判意味。马龙•白兰度也展现了一种极佳的演绎天赋。 电影聚焦于都市中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两颗寂寞的心在交流的边缘徘徊,电影用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笔调,极为细腻地表达了人物之间的情感与对人物形象人格的赞美,总体上是一个朴实无华的爱情故事。 这一时期的奥斯卡大体上是一种追求史诗感的年代以及类型电影的创新。 电影是一种豪华制作的班底,场面极为宏大,在早期电影中有一种极其明显的史诗感,也正是因为这种史诗感的追求也导致电影沦为某种程度上的风景观光片,这不免会被批评家批判电影的华而不实,但总体上这种对于史诗感的尝试对于时代的开创是有一定意义的。 电影战胜了比利•怀尔德的代表作《控方证人》与《十二怒汉》夺得最佳影片。对于大卫•里恩的史诗电影的最初印象,在热带雨林式的景观中潜藏着无限的危险与死亡气氛,里恩把战争的视点转向敌后大桥的建造,桂河大桥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在大卫•里恩极其流畅的叙事中矛盾冲突逐渐融汇最后迎来大爆发,最后的炸桥场面也成为了电影史极其重要的场景,展现了一代史诗电影大师的不凡功力。 电影聚焦于琪琪的情感生活,表现了琪琪对于婚姻的恐惧与对爱情的犹疑,一方面她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她又惧怕婚姻,这是人物抉择的无奈,也是现代人某种程度的问题。电影在情感故事的框架下展现除了视觉效果极佳的场景建构,导演文森特•明尼利还执导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获得最佳影片。 好莱坞经典叙事的胜利,好人蒙难、受挫放逐、外在压迫、环境突转、机遇出现、不屈意志、回归复仇、坏人被灭、新的危机,救赎他人,救赎自己,走向团圆,一切就水到渠成的进行,若深究背后的动因,一定是那永恒的仇恨,仇恨使人存在,仇恨使人活着,奴隶的生活使人麻木也又泯灭不了恒在的仇恨,但好莱坞应该也不止于此,新的阻碍总会出现,新的使命感也会召唤个人的英雄主义,场景的恢宏与个人的黯然神伤有对比,驾马车的场景有种工整美,黑白分明,马车大战也显示了超强的镜头掌控力,肾上腺素爆棚,害人者深受其害,救赎者必被救赎。最后的超现实结局也是基督神意的复现。整体上有一种来自源于史诗归于个人的诗意感,长篇小说的壮美与个人精神的激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好莱坞史诗画作。 怀尔德的黑色喜剧,不管过程是怎样的曲折离奇,你所抵达的他电影的终点始终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他电影中的荒诞有时候真的只是一些戏谑,他也无意于深刻,正是如此不管怀尔德如何转变,你始终都不会有压力感与道德问题危机,因为一切可能都只是他的设想,就像在这里他给予有缘人在一起的理由一样自然。这部电影是怀尔德整体风格的一个极为集中的展示,戏剧化的剧情、人物的设置也注重多面性的挖掘、结局也总会迎来新的转机,他的电影有一种不到最后一分钟你根本不知道故事走向的魔力,如《控方证人》一般反转又反转。相比之下,《桃色公寓》其实要温馨许多,也要温和得多,比利•怀尔德的影像整体上是跌宕起伏的。 爱乐之城确实借鉴了许多地方,好莱坞的爱情总是产生在电光火石一瞬间,然后就有种矢志不渝的冲动,电影如果放在现在估计会面临诸多道德评判,只是放在了好莱坞一句绝对的浪漫也就掩盖了,电影标榜着爱就大声唱出来,仇恨则在付出代价之后都会归于和解,这是好莱坞的美化现实路径,因而不会有太多反思。 这部电影也奠定了大卫•里恩史诗片大师的地位,在大卫•里恩的影像中,有一种永恒的诗意感与磅礴大气的历史感,在广袤的泛着金光的沙漠之中,劳伦斯的身影显得极其渺小,但却阻挡不了劳伦斯追求远大的目标,这也是大卫•里恩极其擅长的影像风格,在庞大的自然风光中凸显个人的渺小,但又从个人意志的层面肯定个人的努力。电影是一次对劳伦斯伟大理想的呈现,但毫无疑问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劳伦斯却用自身的行径宣扬了一次英雄主义。难以忘怀电影追求史诗化所做的一切尝试,难忘的大卫•里恩。 电影是一次通俗剧式的名著改编,电影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反讽化的笔调,电影对于主人公汤姆•琼斯的塑造有一种喜剧气息与搞怪气息,对于主体情节的描绘也极具喜剧感,整体的格调极为轻松随意且个性化使得电影有一种新鲜感。 电影根据名剧《卖花女》改编而成,电影融入了音乐剧的元素,喜剧化的尝试使得电影逸趣横生,同时,也由于电影场景的宏大辉煌使得电影的格调极为绚烂,顺应了以大为美的年代特色。奥黛丽•赫本的出演也使得影片的美感增强。 对于《音乐之声》的记忆停留在了对其中随口即来的音乐的印象上了,一部关于音乐的电影,却也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对于爱情与亲情、对于理想与责任、对于孩子的关爱等等,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影片也因为这些人文主义内涵的展现成为著名的人文电影,从这个层面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音乐剧的范围。 电影围绕亨利八世的不合法要求而引发的矛盾冲突而展开,最终演变为一场王室的宫廷争斗,电影侧重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刻画与描摹,对于主人公托马斯的人格也有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展现,使得电影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一时期的奥斯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电影时期,新好莱坞的电影运动不胫而走,奥斯卡的艺术成就进入了第一个高峰。 电影围绕夜晚发生的凶杀案展开,黑人演员在这里难能可贵地担任了主角,本片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进步意义,是一次对于种族歧视问题的批判与反驳,展现了一个良好的正面黑人形象。这一年也是新好莱坞的元年,《雌雄大盗》与《毕业生》都有所斩获,《毕业生》夺得最佳导演。 当歌舞片与狄更斯经典结合时,竟感受不到美感,虽说形式上有一定的新颖度,但狄更斯文学想要表达的主题与内涵与狄更斯作为文学上的社会学家的深刻在电影中由于过多的不必要元素而受到严重的削弱,不过从儿童文学的角度解读歌舞元素还是比较妥帖,或多或少暗合了儿童玩乐心理,以乐写哀也是不错的尝试。同年,《2001太空漫游》夺得最佳视觉效果奖。 电影其实可以看作是对于美国欲望都市般的记录与描摹,也是对时代文化的记录,被迫成为牛郎其实是一种社会环境与风气的反映,电影擅长借助音乐来表达人物穿梭在都市中的迷离与欲望,镜头扫过美国都市有一种疏离的孤独感与冰冷感,电影也是新好莱坞的尝试,开始关注边缘人群与展现人的欲望,在表达上极具新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反映,如出轨、吸毒等等社会现象,两个男性在一起取暖的现实也指向了现实的无奈。电影也有很多想象性的时刻,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冰冷对于个体的某种程度的压抑。颓废的整体格调也给电影增添了几分死亡的气氛,是一次对边缘人的影像记录。 想用几个词来概括巴顿将军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军队的统帅,他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军功显著,另一方面他又高傲自大、不受控制、不可一世,这种复杂性决定了他的个人生命的丰富斑斓。巴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美国,正如他站在美国国旗前时的威武,是一种国家形象的代言。电影选取了一系列典型事件来展现巴顿的纵横捭阖之力,对于战争场面的描绘电影也给予了一种宏大而真实的表现,巴顿将军运筹帷幄于各个历史事件,在对巴顿的仰视中深化对于这一人物的认识。 电影史一次时代风气的描摹,电影采用一种纪实性的画面来展现时代吸毒与贩毒的现象,真实感是电影的一个标识,这与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不可分割,电影也有一种画外音的叙述使得整个事件展示的清晰可见。电影聚焦于毒品这一社会问题与现象,在电影逐渐深入的还原中影片的现实意义也得以凸显,影片也成为了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也是新好莱坞电影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与类别,在各方面都逐渐步入现代社会与真实生活中,给予生活以真实的启示。同年,库布里克《发条橙》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七十年代的政治电影的批判性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显著表现,电影聚焦于以教父为中心的黑帮社会的残酷的黑幕,科波拉用一种纪实感的影像融入进戏剧性的故事之中使得影像有一种严肃的深刻感,这种深刻还是通过对比来展现的,如婚礼场景与勾心斗角的对比,在一片和气之下其实是一阵斗争与阴谋。电影的暴力延续了《邦尼与克莱德》的狂放式暴力美学的风格,两代教父的传承也体现了斗争永无休止的社会现实。备受人称赞的是马龙•白兰度的教父形象,演绎时候含糊不清的发音、胸中的玫瑰、手中的猫等等都使得这一形象与黑帮头目的形象大相径庭成为了经典的荧幕形象。《歌厅》则摘得最佳导演。 不可靠的的叙述中含有不可靠的爱情、不可靠的时代、不可靠的社会,可靠的可能自己自身的欲望与骗术,这种对骗术的推崇感既指向了社会的风气与大环境的无可奈何,也指向了对主流世界与话语的消解,滑稽感与荒诞感双线并行式地既为文本增添了深度却又消解了本该有的社会反思,一次关于骗术的精致的描摹,同时也是一次对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经济与社会现状的反思。《驱魔人》、《美国风情画》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这部续集区别于第一部过多的展现外部环境与矛盾冲突,续集明显地把叙述的重心放在了对于第二代教父内心的描摹上,在阿尔•帕西诺的低头细语间有一种极强的荧幕魅力,他传承了他的父亲那种对家人的慈爱与怎样做一名父亲,同时由于外界环境的步步紧逼,这一形象也有一种焦虑感,如温馨时刻突如其来的死亡危机,这也是科波拉悬念的建构。电影由于是一种闪回,故而有许多的思索时刻,对于人生经历的回眸与反思,在这个层面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一部传奇色彩浓厚的黑帮片。《唐人街》也提名了最佳影片。 电影展现了一种极致的反讽,正常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变得不正常。疯人院隐喻了美国社会的体制,高压的体制之下个人是如何被摧残和伤害的,福尔曼给予了充分的批判性展现。个人在这种极权环境中处于被倾轧的地位,以男主人公为代表的患者被不正常操控与侵害,而以女主角为中心的权力方则象征了冰冷的社会体制,他们并不在乎个人的真实感受,而是残害着这些个体,最后的反抗与疯狂也表现了这种高压体制下人的精神压力与危机。 黝黑的街道如斯科塞斯的出轨车司机中的夜景,但缺乏那种恐怖感,不得意的主人公同样期待着变革,刻意文不达意的语言所造成的间离效果使人始终游离于画面之外,没有精神的重负,也没有刻意的主题灌输,更没有刻意的去影射政治,疏离的平淡,精神的随波逐流,愤怒的洛奇,永远在战斗。洛奇也常常被视作美国精神的某种象征。《出租车司机》提名了最佳影片。 《安妮•霍尔》是伍迪艾伦的荧幕代表,他对于人生的反思、对于社会的认识、对于各方面的理解都融入进了他个人化的嘲弄性的影像之中,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一种滑稽的揶揄式的诠释,他也时常跳脱出剧情来解释自己、来说明自己对于世界与他人的看法,在幽默中抵到他电影想要表达的领域,即在自嘲与嘲弄中完成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于自我对于世界的认知,这是他孜孜不倦的影像风格。对于这种知识分子的自尊与安全感的匮乏,伍迪艾伦通过人物表达了极端自我的想象。 七十年代是美国越战题材电影的一个创作高峰,在这段时期产生了一些具有反思性的、极具批判性的影像,而《猎鹿人》则是其中极为独特的一部。电影在前半部表现了越战之前的美好,婚姻、情愫、和平、猎鹿等等都使人留恋,再去往越南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惊天的转变,这里不光是人间的地狱,还让人走向了疯狂。越南战争作为美国及其敏感的历史事件,在这种影像的诠释中电影极为精细地展现了人的异化过程,战争逼人发疯,生命也不再是生命。猎鹿人是曾经最美好的时光的代名,那是不回去的往日时光。 这一时期的奥斯卡大多聚焦于美国社会问题的发现,同时也有着天然的史诗追求。这一阶段可以视作是为世纪末的十年的一个创作高峰的缓冲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奥斯卡艺术成就的第二个高峰期。 八十年代的美国影坛开始进入一种社会问题的关注时期,除去越战这样的历史事件的反思,聚焦于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电影围绕父母为孩子的监护权而打官司这一事件展开叙事,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电影中是一位现代女性,她受不了丈夫对于家庭的态度于是选择离婚追求实现自己因婚姻而未完成的人生价值,达斯汀•霍夫曼则接手了所有的家务真正做上了一名父亲,在对于儿子的养育中他也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挑战,但是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他也懂得了妻子曾经的不易与离开的原因,妻子在看到父子间的爱后也选择放弃争夺抚养权与其达成和解,这是一次对社会问题极为细致的关注,社会已经进步到了关注个人情感与生活的地步,在这种关注中我们渐渐发现人的那些不易,也懂得去停下脚步来叩问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我很满意电影的整体构思,有女权主义的架构,也有对家庭的回归的重视,这是美国保守与多元价值观的一次和解。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拍出了我设想的电影那最迷人的模样,迷茫的眼神中是比这还要迷茫的对自我对外界的恐惧,迷茫可能不准确,应该是迷失,越来越喜欢这样再简单不过的电影了,纯粹不刻意,相望无言的时候是两个灵魂相撞的时候,没有任何悲伤是不需要理由就能走出的,我们每个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脆弱。这是一部表达悲伤的重量的电影,亲人的离去让家庭深陷悲伤,让主人公深陷自责,让母子关系也走向僵化,电影就是一次对于这种悲伤的克服,最后竟然是另一个生命的逝去提醒人珍惜眼前放下过去,这是震撼的,却也是合理的,电影整体和《心灵捕手》比较相似,人的精神问题与家庭关系危机的克服是需要对于现实真切的关注的。 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英国遗产电影的开创,在这部电影中,遗产电影的美学属性已经在导演的镜头下以一种不自觉的姿态渐渐上升为一种美学风格,对于剑桥大学的展现、对于当时社会的烘托、对于英伦庄园的显现、对于奥运精神的传达、对于英国历史擅长的奥运长跑的表现都使得这部电影紧紧围绕着英国这一文化身份而展开,英国历史的悠久文化在导演缓慢的镜头语言中显得诗意非凡,对于自我的超越、对于坚韧的意志的呼唤、对于共鸣的寻求、对于不同阶层之间的理解,导演都做了一定表现,使得整部电影用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给人振奋感,影像层面的英国古典美与现代性意识都促成了电影夺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也是英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这部关于体育的英国遗产电影可以看作是这类电影的一个模本。电影也由于获得奥斯卡的青睐而鼓励了英国遗产电影的创作。 从甘地的视角见证印度的历史,史诗长篇的架构,主体是以甘地个人的痕迹与行为串联起印度社会的众生相与勾勒出全景幅展现英国殖民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印度人民的反抗史,就算化作尸体也不会屈服,也是甘地个人漫长的奋斗史与带领史,与不公正的暴力的抗争史,对非暴力的理念始终有着最坚定的眼神,目睹屠杀惨剧的场景后信念更加坚定,暴君总会失败,一次次绝食是无奈之举也是品性的光芒,那些光明时刻的到来不会晚,却也会因此而永恒地失去了,某些直面问题的时刻甚至带有纪录片的色彩,不像是故事片,更像在倾听甘地,甘地个人对信仰的执着其实也预示了他个人的结局,为和平生也会为和平死,导演也有着令人致敬的认真与热忱,一生只为一部电影,一部传记片,关于英雄的传记片,为此甘之如饴的二十年也是令人肃然起敬。 越长大就越想离开母亲,这部电影对于母女关系的展现是一种离散式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使得母女关系进入焦急的紧张状态,这也是现代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开始关注自身的情感与家庭状态的表现,在几十年的纷争与吵闹之后,在女儿病痛之际,母女俩又回到了女儿小时候那种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状态,在这个时候母女达成了永远的和解,在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与病痛的折磨后,女儿懂得了母亲曾经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母亲才是自己一直忽视的、最想去把握的存在,电影用一种静水深流似的逐渐深入的手法诠释着母女俩的悲欢离合,旋律响起时,我能想起的只有那些属于母女间的大大小小的感动。 电影采用一种别样的叙述视角来进入莫扎特的世界,对于这位音乐家而言,莫扎特是天才却也是自己无法拥有的,这种嫉妒感自始至终都存在于音乐家的内心,于是他加害了某扎特,这是整个文本的大致内容,而中心内容则是对于莫扎特传奇的一生的描述,他的才情与灵感、他的创作与人生体验都是音乐家羡慕的一切,在这种忏悔性的回忆中一切都显得既传奇又真实,在这种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莫扎特的传奇性极为浓重。 这是一种长久的感动与敬畏,当管弦乐响起的时候会由衷地钦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小说与电影的一个很大不同是小说将篇幅更多的放在了非洲的描绘上,如散文诗一般的语言竭力展现着非洲那些不为人知的诱人内涵,而电影将视角放在了主人公的成长史上,非洲带给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也不是一个身份,可能也不是那一段爱情,而是内在的自我的觉醒,在这个层面上,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导演、剧本都是无可争议的,原作就是一个非洲的百科全书,你可以发现这里的人,动物,生活,历史,他们的敬畏,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伟大之处,或隐或显地昭示着众人这片土地的宽广与深邃,在小说中丹尼斯的笔墨其实不多,但却是这片土地最动人的外来者,最后与非洲大地的合二为一可以看做是全书的高潮,电影结尾说“他不属于我,他也不属于我们。”这其实也说明了女性的成长,人生该经历的都在非洲草原上经历了,最想去拥有的最后也失去了,这是一种无言的感伤。 越战片在美国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创作水平。区别于《现代启示录》对于长官叛变之后的内心描摹、也区别于《猎鹿人》异化人之后的无视生命、还区别于《全金属外壳》对于内心恐惧的表达,《野战排》也走了一条极其新颖的越战反思路线,敌对双方在这里不仅仅是美军与越南军,更大程度上是两个美军军官之间的较量,这种对越战常规叙事的偏离也使得这部电影对于越战反思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即对于人性的异化。同时,电影也极其真实地再现了越南战争的惨状与恐惧,丛林中的作战成为一种地狱般的生活。 电影在我看来就是一次对于溥仪生命不断被剥夺的个人史的呈现,童年时期被慈禧剥夺了能够在亲生母亲的陪伴下成长的机会沦为政治工具、少年时期成为少年天子被剥夺了像平常孩子能够拥有的玩性与乳母的陪伴、青年时期被剥夺了本已习惯的皇位与荣耀、中年时期被剥夺了皇后婉容乃至自己的尊严,老年时期被视作俘虏被剥夺了自由与尊严。直到最后他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有拥有,贝托鲁奇用长篇史诗的笔调在闪回中将溥仪的一生雕刻得异常清晰而悲情,他的不断被剥夺的一生也是个人不断失去的一生,在这种意义上,对于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共情。贝托鲁奇的恋母情结在电影中也有明显的呈现。 亲情是电影想要重新去定义的主题,当个人的生命只有金钱的概念时个人只会陷入无边的焦躁中,甚至在父亲去世时都不会有明显的情感涟漪,这也可以看出个人被金钱与现代社会的异化程度,但当人物能够静下心来去处理亲情的关系时,这种感情在重新连接,原来人最应该珍视的其实是那些我们在越来越商业化物质化的社会被忽视的亲情。电影聚焦于兄弟二人的情感重建过程将人性中的光辉逐渐表露出来。 电影和《母女情深》的基调竟然十分的相似,氛围感觉都十分相同。一起见过的偏见、星空、议论、歧视与恐惧,从嫌弃与维护自尊到放下成见需要对方是好莱坞的通俗路线,但好莱坞就是有一种令你着迷的烂俗,你明明预料到故事是怎样发展的,怎样转折的,怎样感动你的,就算你知道了这一切,看透了它的叙事之道,懂得了它的移情路线,你看的时候还是会被触动的一塌糊涂,这部电影或许是这样一种类型,打动我们的其实无非是两个人之间那种可以预见的理解与认同,但就是在那些细碎的叙事之中,在那些静水深流的对话之下,好像就能看到整个叙事大框架背后的那些关于人的本性的流露,这是超越种族的,超越自尊的,超越自我的,来自内心的对人和人关系的最亲密的最本质的接触的认同。 这一阶段奥斯卡主要聚焦于史诗电影,形成了电影史辉煌灿烂的艺术高峰。 信息密度极大的文化史诗,整部电影像是《走出非洲》与《勇敢的心》的结合,从文化交融到文化撞击是有着文化传播的意义的,但也会破坏持久的平衡,西部片的传统再一次被解构说明了电影本身也需要变革,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不再适用,英雄也会被打败被放逐,但正如海明威所言,他不会被打垮。 电影从正面描写美国对于西部的开拓史,有一种走向永恒的诗意感,场面极为宏大,这也显示其了力图构建新的文化人类学视野之上的西部片史诗的企图与野心。 心理恐怖是电影的深层恐怖,区别于以暴力血腥为代表的犯罪悬疑电影,《沉默的羔羊》力图以一种全新的对现代人心理分析式的解剖来放大人的内心焦虑与恐慌从而更好地达成恐惧的传达的效果。电影注重了女性的作用,最后破解水牛比尔案件的是一位女警察,这是现代电影的一个全新的方向,救赎者是女性的姿态。而电影的恐惧则是通过两个男性传达的,一个是想要变成女性的男性,他的存在其实反映了美国现代都市存在的严重的精神疾病问题,而另外一个是帮助女性的男性,他懂得女主人公童年的阴影,并作为一名心理导师去帮助其战胜内心的恐惧杀死比尔,同时他又是电影想要传达的深层恐惧,他最后消失于人海之中其实也意味着恐怖的永恒存在,这就又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于恐惧的认识。 西部片作为美国精神的图腾式的象征,老牛仔的这部后西部片其实是有着西部片的传统风貌的,对于图腾性与标志性元素的保留、对于正邪对立且邪不压正的精神的传达、对于场景的定型化渲染等等都能看到伊斯特伍德想要重返西部片黄金时代的企图。但另一方面电影的英雄却有了一定的转变,这里的主人公其实是有着自我的私心的,不再是传统的扁平人物,而是一个更加犹疑反复的形象,这就在很大地程度上重建了西部片的英雄形象,即对于人性的因素的挖掘。以伊斯特伍德为代表的英雄虽然已经迟暮,但西部片的神话依旧精彩的上演。 对于这部电影回忆起来总是极其悲痛的,一生可能只想看一次,因为这一次就足够去回味一生,不是不想再看,而是怕看了再次会崩溃。人就是这样一种敏感的动物,也是一种懂得怜悯与卑微的动物,在这样残酷的屠杀背后是整个世界的最伤心处的难以磨灭的记忆的存在,这是永恒的人性话题,也是人类历史难以承担的一个过错。没有人能够承受死亡所能带来的这样刻骨铭心的重量,不得不承认斯皮尔伯格拍出了人类历史的真实感。 电影通过阿甘的一生回顾了整个美国的近现代史,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美国近现代历史上那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阿甘都有经历。正是在这种经历中我发现自己对阿甘所经历过的竟然有一种神奇的共鸣感,这种共鸣在我看来其实指向阿甘作为一个平凡人的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亲情、友情、爱情是这条路上他都收获到的,正是这些情感记忆的累积也使得阿甘成为了一个比儿时的他要更好的自己,对他而言人生是一盘巧克力,他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他会遇到什么,就像影片的最后他送儿子去上学一样,可能这也不是他的终点,只是他为美国梦奋斗的第二个阶段,阿甘的一生可以说的东西有很多,我却不知该从何说起了,就让这份对于阿甘的记忆停留在梦最美的此刻。 梅尔•吉布森对于英格兰真实历史的还原首先就是一种史诗式的格调,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山脉与森林的外在场景中包裹着文本的中心,即对于民族英雄史诗的构建。电影首先呈现了和平中的英格兰与美好的爱情,之后则开始进入外界的进攻与敌对状态,文本原有的结构被破坏,人物也发生了新的转机,也引申出了新的矛盾,最后的主题的落脚点是自由,哪怕拼尽全力也要为了自由而战,这也是文本的深层内涵,即对于人类永恒的自由的向往。 电影聚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个人的际遇,电影是一次对往日时光的回顾,在那些回顾中重拾对于历史与个人的记忆。飞机飞过广袤的沙漠风景时的宏大与震撼都使得电影的史诗气质昭然若揭,与已婚女子的爱情故事虽然违背了伦理与道德,但从个人在极端环境中的情感层面来看却是人最自然的流露,两个灵魂彼此吸引,在昏黄的影像风格中一切都犹如尘封已久的历史一样给人温暖的蕴藉,那些一起经历过幸福时光最后都被风化成了沙漠的记忆,最后没能等到爱人的归来是他们一生永远的遗憾,这是历史中的个人的无奈,个人在历史中的记忆最终会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走向永恒,那回不去的沙漠,终将会成为一生的执念。 《泰坦尼克号》是电影工业史的一个神话,但我却不想提及它过人的电影特技魅力,我想触及电影中最让人难忘的情感。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每个人能看到的爱情其实是不一样的,爱可以是杰克为爱牺牲自己,也可以是露丝为爱活了下来,可以是杰克对露丝的一见钟情,也可以是露丝对杰克的勇敢地跨越阶级与家庭阻挠的决心,不管我们看到的爱情是怎么样的,我知道我们的心都会永远地为这段爱情故事留一个位置,一个我们失意时、沉迷时、失望时、纠结时都会想起的位置,因为曾经它感动过无数个我们。对于这份厚重的爱,我们可能永远触及不到,但却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电影战胜了斯皮尔伯格的历史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夺得最佳影片,这对于英国文化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影片讲述的是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围绕着这个爱情故事带出的文化本身的宣扬是电影的重心。影片是另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外观上是在叙述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实际上用一种隐晦却又实际的文本讲述了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把莎士比亚的情史搬进了这一模式,使得作品形成了一种自我指涉,在对于阶级主题的表达上,看到了对于阶级矛盾的展现,传统价值观是主导地位,莎士比亚爱情故事的成功在于越轨,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自由的呼唤。 这一阶段是新时期的奥斯卡,是一种异彩纷呈的银幕呈现,主题类型多元的创作时期,活力无限。 电影是一次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讽刺,美国丽人指向的是已婚的孤独男人对于青春肉体与性欲的迷恋,电影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进行,永远存在的是理解的艰难与隔阂,以及人物之间难以满足的欲望,电影极具想象力的通过美丽的青春少女唤起了中年男子内心沉睡的欲望与幻想,电影是一次对美国当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呈现,表现了社会矛盾存在的尖锐之状。电影最后以一个黑色幽默式的悲剧结尾极大地表现了个体心理状态的扭曲与沟通之艰难。 整体格调非常像宾虚,复仇是第一要义,仁者无敌,勇者无畏,角斗士其实是很有信念感的,“罗马值得好人牺牲吗?我们曾经相信过一次,那让我们再相信一次吧。”这是最好概括,正义从来不会缺席,这又是一次好莱坞史诗程式化的洗礼,斯科特的影像依旧伴有着一贯的严肃威仪,具象的深刻是他很重要的标识。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也就决定了影片内容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虽说是传记电影,却又能跳脱出传记电影的框架讲好生命的奇迹般的故事,痛苦是人生前进的阻碍,为此可能有无数次的让步,但永远记得不要被打败,电影有许多意识错乱面临崩溃的时刻,但在人的坚持下最终都得到了克服,这似乎告诉了我们心怀勇气的重要性,勇敢面对生命中的那些艰难的时刻,最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电影运用歌舞片的外壳讲述了一个犯罪电影的故事,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歌舞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打败了波兰斯基的巨作《钢琴家》,电影打破了传统歌舞片的限制,歌舞往往沦为故事的背景元素,人物的行动与歌舞元素同步进行,其实歌舞相当于一种背景或时间的交代。在这种影像的交融中极其具有戏剧表现力与张力。电影也延续了《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歌舞元素,大篇幅地表现了监狱的奇观印象,同时也是一次对女性对命运的不屈的赞扬。 电影通过双线并行的模式架构了整部电影,最后以邪不压正的态势走向成功迎来王者归来的胜利时刻,大体情节其实极为简单,但对于史诗性的描绘却极其繁复,对于魔幻感的传达也是不遗余力。影片有一种超验性的想象力,将不同属性、物种、阵营的多方势力聚集于一点,从而形成了一道力量此消彼长的魔幻大戏,魔戒的拥有者最后征服了战役其实象征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建构过程,一路上的阻碍是这一英雄主义形成的必经之旅,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方能号令群雄走向最高峰。 这电影其实一点也不励志,一点也不鼓舞人心,一点也不让人开心,但就是很心甘情愿喝下这碗毒鸡汤,起初以为会是一出美国梦,最后发现其实是一个反乌托邦,一场没有救赎的救赎,一个不会有明天的明天,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们也没有答案,直到最后不能再拥有走下去的能力时他们才明白,拳击不是目的,冠军也不会是终点,人生就是在同自己较劲,意义的寻求不在于激流勇进,而在于坦然接受人生的失败,接受那些直面失败的狼狈时刻,放下那些内心的执念,放下拼尽全力走向胜利的欲望,接受已然失败的现实,懂得自己再也无法挽留曾经的自己,任自己血液里最后的斗志就这样静静地离开。这么一部丧片被伊斯特伍德表现得我见犹怜,和《廊桥遗梦》一样的纠结感,无论怎么选择都是一次自毁式的行为,这便是伊斯特伍德成熟的反套路。 和《木兰花》可比性太多了,多线叙事,社会问题,种族冲突,结尾的雪也呼应了蛙雨,只是这里温和多了,在这物欲横流的感官都市,其实你看不清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或善良或邪恶,他们的真面目你都不得而知,甚至你自己都看不清你自己,一切交织得都极其自然,一切巧合得也非常完美,一切结束得却也恰到好处,也正是这种多线叙事最后落脚点在于对于种族与阶级问题的思考最终打败了李安的《断背山》夺得最佳电影。 电影的大体情节与香港电影《无间道》几乎一模一样,马丁•斯科塞斯对于这部电影的尝试与改编也主要体现在了对于这一故事的本土化之上。影片最后也是一个毁灭性的结束,这也就加深了文本的悲剧性,电影对于美国社会的犯罪与体制问题也有一定的思考。 科恩兄弟呈现了一个西部片逐渐消亡的年代的一部后西部片,是一个西部片的现代变体式的故事。西部片中的英雄在这里也不再是传统的扁平形象,有着对于金钱的贪欲,最终也不得不面临死亡的代价,但另一方面也不忘表现老牛仔的经验之老道,如在逃生一场戏中二人争锋相对时的睿智。电影十分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反派来对抗传统西部片中无人匹敌的英雄,且这一反派形象也是一个极其反常规的形象,善恶对他来说并没有区别,绝对的恶才是他更想去生活的样子。电影就这样展现了两位截然不同的形象表达着美国西部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犯罪问题,科恩兄弟幽默而简洁的镜头语言极其风格化。 莫名奇妙地有一种治愈感,他的世界里可能只有她,他会为她成为百万富翁,这结果却源于巧合,但无数个巧合凑在一起却能成为一个必然,他的人生际遇与所爱的人都使得他变成了一个原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的人,这种命运感在他小时候跳进茅坑只为一个签名那一刻已经注定了,有时候你不得不相信缘妙不可言。 电影也因为对于印度社会问题的极度表现而受到了一定的诟病。 镜头运动中总有一种危机感、不安全感与爆炸的不期而遇感,笼罩在纪实性的影像中,摇晃镜头的跌宕起伏总给人一种错觉,让人犹疑的不只是外界危险的信号,还有来自内部团体的冲撞瓦解,这种感觉和《野战排》比较相似,收音夹杂着急促的呼吸感,喜欢最后那句抒情“那些你原本钟爱的东西会渐渐被你遗忘。” 凯瑟琳•毕格罗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拿到奥斯卡最高奖的女性导演。 电影聚焦于英国王室,却以口吃这一行为作为切入点去展开关于王室的故事,展现了悠久磅礴的英国历史与英伦风格,也摆脱了过于侧重历史而忽视现实的缺点,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极其接近现实人生,国王也有着现实人的苦恼,正是在这种平凡化的演绎之中观者对其有了一定的共情,总体上是一部优秀的英伦传记电影。 电影是一次对于好莱坞的发展史式的记录,导演在一个现代科技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用黑白电影画面去重现无声电影时期的爱情故事,电影也用一种悲悯的感伤笔调描摹出了默片时代的巨星到了有声电影时期的尴尬与被遗忘,而他的小粉丝最终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星,这种命运的翻转成为了文本关注的中心,也是主人公们试图去跨越的阻碍。这一奇特的时代还原是对好莱坞电影发展史最深情的回望。 电影聚焦有美伊冲突,是一次对于历史事件的排演,在这种排演中完成了一次对于历史的考证,真实新闻的报道等各方面元素的融入都使得影像呈现得极其真实可信,在这种呈现中深化了主旋律电影的惯常化的套路式主题。电影也因为对于政治事件的惊悚紧张的呈现而又极具现实隐喻意味。 电影通过对于白人欺骗黑人为奴的故事展现了对于美国历史中存在的种族歧视与冲突等问题的再一次发现与思考,电影虽然模糊了年代背景,但却在某种程度上重申了美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种族矛盾问题,勾起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对于历史的无情的考量。 电影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那一镜到底的拍摄,无疑在剧本安排上与场面调度上具有极高的难度,这种连续性的影像使得整部电影看起来极其流畅舒心,且由于主人公鸟人的属性还使得电影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既是对于好莱坞百老汇等艺术工业的嘲弄,也是一次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黑色幽默式的反讽。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专栏,电影围绕这一专栏背后的案件所牵扯出来的一系列案件进行了追踪与调查最终发现是教会的势力而展开的斗争。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的他们,坚持真实作为行动的第一准则。正是这种对真实的执着,丑闻事件得到了批判,影片的社会意义也得到了彰显,在这种纪录片式的影像格调中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罕见的真实感。 导演深受王家卫电影的影响,在诸多场景中都透露了对王家卫美学风格的赞美与借鉴,如著名的慢镜头、冷色调、极简台词、人物的情感状态,在两个黑人的情感状态中也能看到导演对于《春光乍泄》的欣赏感。在对美国种族问题的展现上,虽然有着王家卫的写意性,但也透露出了现实问题的尖锐,种族问题也成为了电影想要表达的中心。 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个童话,一个关于成人内心世界的寓言,或者说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去碰触那些不平凡的事物就是去靠近人的某种关于美的极限,有点像蒂姆伯顿的大鱼,这就是对生活的激情与对自己诚实的方式,我们的一生究竟如何度过,是日复一日复制过去的生活还是选择踏上不一样的路程,你会想去寻求答案。 1. 评分在9分以上共9部: 《辛德勒的名单》9.4、《阿甘正传》9.4、《泰坦尼克号》9.3、《教父》9.2、《乱世佳人》9.1 、《教父2》9.1、《指环王3》9.1、《飞越疯人院》9.0、《末代皇帝》9.0 这几部电影除了《乱世佳人》是奥斯卡早期诞生的经典,其他电影几乎都是后半段才诞生。这些电影几乎都是史诗电影,这也显示了奥斯卡以大为美的风格特性。 2. 评分在8.5分-9分共25部: 《音乐之声》8.9、《与狼共舞》8.9、《美丽心灵》8.9、《勇敢的心》8.8、《聚焦》8.8、《一夜风流》8.7、《桃色公寓》8.7、《阿拉伯的劳伦斯》8.7、《骗中骗》8.7、《沉默的羔羊》8.7、《西线无战事》8.6、《卡萨布兰卡》8.6、《彗星美人》8.6、《宾虚》8.6、《洛奇》8.6、《甘地传》8.6、《莫扎特传》8.6《雨人》8.6、《芝加哥》8.6、《撞车》8.6、《安妮•霍尔》8.5、《克莱默夫妇》8.5、《走出非洲》8.5、《百万美元宝贝》8.5、《贫民窟的百万富翁》8.5 这个阶段的电影大体上也是新好莱坞以来诞生的经典,前半段诞生的电影比较少。 3. 评分在8分-8.5分共21部: 《猎鹿人》8.4、《不可饶恕》8.4、《英国病人》8.4、《美国丽人》8.4、《角斗士》8.4、《艺术家》8.4、《桂河大桥》8.3、《午夜牛郎》8.3、《国王的演讲》8.3、《蝴蝶梦》8.2、《青山翠谷》8.2、《黄金时代》8.2、《王子复仇记》8.2、《为黛西小姐开车》8.2、《逃离德黑兰》8.2、《雾都孤儿》8.1、《巴顿将军》8.1、《野战排》8.1、《老无所依》8.1、《窈窕淑女》8.0、《母女情深》8.0 这个阶段和上一个阶段一样大体上是奥斯卡后半段才诞生的电影。 4. 评分在7.5分-8分共20部: 《叛舰喋血记》7.9、《失去的周末》7.9、《码头风云》7.9、《普通人》7.9、《为奴十二年》7.9、《鸟人》7.9、《左拉传》7.8、《日月精忠》7.8、《烈火战车》7.8、《翼》7.7、《大饭店》7.7、《浮生若梦》7.7、《炎热的夜晚》7.7、《法国贩毒网》7.7、《拆弹部队》7.7、《乱世忠魂》7.6、《西区故事》7.6、《歌舞大王齐格飞》7.5、《忠勇之家》7.5、《与我同行》7.5 这一批电影则主体上为前半段的电影,后半段占少数。 5. 评分在7分-7.5分共9部: 《君子好逑》7.4、《当代奸雄》7.3、《莎翁情史》7.3、《月光男孩》7.3、《环游世界八十天》7.2、《无间道风云》7.2、《水形物语》7.2、《壮志千秋》7.1、《一个美国人在巴黎》7.1 奥斯卡前后两个时间段在这里对半分。 6. 评分在7分以下共6部: 《戏王之王》6.9、《金粉世界》6.8、《君子协定》6.7、《汤姆• 琼斯》6.6、《百老汇旋律》6.2、《乱世春秋》5.8 这个阶段全是奥斯卡前半段电影。 奥斯卡电影豆瓣评分小结:评分高的电影几乎都出自奥斯卡的后半段,即后面的45年,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电影艺术毫无疑问是向前发展的,也说明电影艺术越来越接近受众的口味,当然也和评分人数息息相关,前45年的评分人数较少,一些电影只有几百人评分。不过总体上还是因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奥斯卡在上个世纪70-90年代形成了艺术创作的高潮,这一时期诞生了无数经典。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