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体育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信息学院积极探索,将体育融入思维锻炼、习惯养成、成长发展的育人模式,助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焕发蓬勃生命力。
将体育融入思维锻炼,促进身体-心灵-脑力立体发展。学院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围绕同学们的立体发展推进体育运动在日常。学院制定了运动队管理考核制度,发布了“阳光体育运动”奖励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学院体育运动的管理,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帮助同学们在体育运动中强身健体,全面为同学们的体育运动做好保障。依托“点亮·赋能”圆梦生涯训练营,举办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以同心击鼓、接力传球、合力翻牌等充满速度与智慧的活动内容有效平衡体能训练和心理挑战对同学们的正向引导,多形式增强体育锻炼对大脑文化学习区、思维敏捷、个人注意力、协调性的促进作用;以体育锻炼打通本研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体育运动“本研贯通”,面向本研学生开展趣味运动会、师生羽毛球赛、学生干部破冰等活动内容,对于和谐导学关系的构建、本研学生的融通、师生之间的交流均有着正向引导作用,让同学们能够借助体育活动熟悉彼此,进一步了解不同阶段的成长模式。
将体育融入习惯养成,推动健康-体能-毅力系统塑造。充分利用校园智慧体育软件平台,通过持续性锻炼,帮助学生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结合冬训、春训、运动打卡等长效运动模式,引导学生从日常运动做起,给运动留时间是对健康的长期“投资”与体能的系统积累,以此扩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覆盖面,从而形成全员运动的良好体育氛围;“我们终于出线啦,闯进前4啦”“老师,我们的男篮女篮都是第三名”“老师,我冲进了全国大学生体育赛事决赛啦”同学们激动地说道。学院精心组织学生参与院系间各类体育运动比赛,为学生搭建起各项赛事的平台,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体育辅导员的专业指导作用,鼓励学生以饱满的激情科学训练、积极比赛;从培养兴趣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游泳健身、球类运动、舞蹈体操等不同项目中,选择和培养一两种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与方式,保持相对稳定、持久的运动习惯;在学生层面进行关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调研,发现学生多为被动性锻炼,因此以部分班级作为试点,在学生群体中探索“一带二、二带三”的体育运动模式,旨在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向运动场。
将体育融入成长发展,助力素质-规划-成才全面开花。“老师,我坚持跑了一学期,现在也带动了我舍友一块开跑,感觉大家一块跑更有动力了”“我和我们班同学经常约着一块去健身,现在确实强壮了很多”“瘦了,瘦了40斤,还是得坚持运动,现在穿衣服都可以随意搭配啦,开心。”学院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注重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向学校的品牌化训练营学习,面向BMI≥28的学生开展院级减脂训练营,特别邀请学院运动队以每周至少三次的科学训练计划,从跑步、减脂操、饮食等方面帮助同学们有效减脂,保持健康的体魄;通过开展“我喜欢的运动员是……”征集活动,让学生们讲出动人的体育故事,用心去体会运动的美好,感受运动的力量。注重构建“体育+宣传”的模式,不断加强师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对体育赛事开展、体育项目获奖以及“体育之星”榜样的宣传,激发同学们的体育热情,不断弘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