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北京大学多项成果获2022年度北京市科技奖

facai369 音韵和谐 2024-12-21 1 0

北京大学多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日前,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北京大学荣获项目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此外,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玉超教授和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曹云龙研究员获得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杨玉超,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忆阻器规模化制造工艺、大算力高能效存算一体芯片、高阶复杂度类脑计算等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成果入选“2020年人工智能十大进展”“2022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学术进展”,并转移至标准化生产平台开展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曾获首届科学探索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Wiley青年研究者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科学奖等奖项。 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曹云龙,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研究员、助理教授,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主要从事B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以及抗体药物与疫苗设计。新冠疫情期间在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研制、新冠体液免疫响应特征和新冠突变免疫逃逸机制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研究结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2022年Nature十大人物、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 第一完成人:姜长涛 基础医学院 当前,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健康。在我国,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尚未达到拐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已对代谢性疾病发起“攻坚战”,明确了2030年降低代谢性疾病过早死亡率30%的防治目标。“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项目是姜长涛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探索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该项目提出了“代谢性疾病肠治”的新理论,描绘了调控代谢性疾病的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物特征图谱,揭示了肠道菌群的代谢物胆汁酸与神经酰胺介导的器官互作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共性发病机理;提出了宿主反向调控菌群代谢的新范式;揭示了脂肪—血管跨器官互作的新机制。发现菌源BSH,肠FXR、SMPD3,脂肪HIF-2α等多个代谢性疾病的新靶标及相应候选药物CAPE、GUDCA、GW4869、FG-4592。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Cell Metabolism等,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应邀参加Cell Metabolism杂志举办的“Cell Press Live:代谢性疾病中国研究进展”研讨会并接受人物专访。共同参与成立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推动了中国肠道菌群科学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沉浸式视频编解码关键技术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马思伟 计算机学院 沉浸式视频是未来视频产业的主战场,“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提升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能力,推进电视频道高清化改造,推进沉浸式视频、云转播等应用”,沉浸式视频编解码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组主要研究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超高清视频内容动态感知编码技术,编码效率提升30%,研制了8K超高清视频实时编解码系统,支撑了我国首个超高清频道CCTV-8K开播;(2)提出了视角动态适配的全景视频编码传输方法,研制了端到端交互式低延迟全景直播系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赛事直播,首次实现全景、交互式自由视点观赛;(3)构建了三维视频层次表示与视点合成失真模型,研制了交互式多维观赛直播系统,支持高达60路自由视点视频实时编码传输,受到奥组委高度评价。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02项,牵头制定了自主的8K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AVS3,被DVB采纳为国际标准,制定了沉浸式视频标准IEEE1857.9;成果应用于央视、咪咕、数码视讯等单位,形成了“技术标准-系统装置-产业应用”完整产业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科技领先成果。培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入选者各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2人,研究生70余人,形成了我国沉浸式视频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项目:脑细胞外间隙成像探测技术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韩鸿宾 第三医院 “脑细胞外间隙成像探测技术与应用”是对脑深部细胞外间隙这一人类以往未知的超微结构空间进行技术探测、系统解密和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成果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韩鸿宾教授带领跨学科团队完成,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同支持,历时15年。脑细胞外间隙是脑神经细胞工作的直接环境,间隙内物质转运决定着睡眠、记忆和感觉形成等重要脑功能活动,以往国际通用的光、电两类探测方法仅能获取脑内两点间或者浅表区细胞外间隙信息,脑深部广阔区域成为人类尚未探及的未知空间,被誉为“神经科学领域尚未攻克的研究高地”,脑病治疗及新药研发因此遭遇瓶颈。针对脑细胞外间隙探测的深度与维度两大难题,韩鸿宾率先提出磁学探测理论,建立了国际上唯一具备三维各向异性建模与定量分析能力的原创性新型探测方法,设计研制的细胞外间隙成像探测仪,突破传统方法在探测维度和深度上的技术瓶颈。凭借新方法独有的技术优势,团队对脑结构有了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脑新分区系统的发现:脑细胞外间隙内组织液呈分区引流。团队在阐明分区屏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分区屏障是决定发育相关认知的关键开关结构。在对脑生理、病理、发育、麻醉、微重力等条件下细胞外间隙改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后,提出脑细胞外间隙分区稳态理论,基于新理论,提出基于细胞外间隙的新型神经调控理论和技术方法。新技术、新发现和新理论在脑病治疗、新药研发和航天医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实际应用,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在脑细胞外间隙方向的全球文献贡献量达到国际第二位,团队在该方向的全球学术引文影响力自2017年以来持续排名国际第一,在国际脑超微结构研究的高地上形成中国的领先优势。 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苝酰亚胺类n型光电聚合物/齐聚物的创制 第一完成人:占肖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机电子学被认为是继硅电子学建立以来的另一重大科技前沿。发展可大面积溶液加工的高性能n型聚合物/齐聚物半导体材料是有机电子学领域的挑战性难题。该项目针对限制n型聚合物/齐聚物半导体材料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有特色的原创性研究,开创了n型苝酰亚胺共轭聚合物材料体系,发展了苝酰亚胺聚合物/齐聚物的分子设计策略,率先实现了该类材料在高性能聚合物/钙钛矿光伏器件和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该项目成果中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化学、材料和能源领域著名期刊,如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等,单篇研究论文最高他引835次,4篇研究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国内外同行用“重要里程碑”“重要突破”“先驱”等高度评价该项目成果。该项目成果吸引了20余个国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跟进,120余个研究组开展了苝酰亚胺类共轭聚合物的研究,开辟了光电功能高分子研究新方向。 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国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代谢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探索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郑乐民 基础医学院 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探寻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现新的潜在临床诊断和干预靶点至关重要。“国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代谢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探索与应用”项目是郑乐民教授及其团队与合作伙伴近年来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该团队从上千病人的血液中通过生物质谱、生物信息学及病历资料进行多方位的探索,首次发现琥珀酸等新型代谢产物的致病新理论。该团队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发现新肠道菌群代谢物质三甲基五氨基戊酸(TMAVA)通过干预脂肪酸氧化加剧心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现肠道菌群活性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及关键机制。该团队引入纳米材料技术实现荧光/超声结合检测,为血管斑块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手段。该研究成果已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Gastroenter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26篇代表性论文总影响因子386.5,被广泛引用或撰专文报道,获相关国家专利9项,获中国CFDA临床试剂盒9项,在Nature杂志社出版英文专著1部,获得国际广泛认可,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依据,社会效益显著。 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 第一完成人:王朝霞 第一医院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HND)是一组致残、致死率高的神经遗传病,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诊断困难和缺乏有效治疗是该类疾病面临的重大临床问题。因此,基于遗传家系资源挖掘新致病基因并揭示其致病机制,是解决HND精准诊断和开发有效干预手段的根本。“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项目是王朝霞教授及其团队历经10余年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发现包括:(1)首次发现一种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眼咽远端肌病(OPDM)的三个新致病基因(GIPC1、NOTCH2NLC、RILPL1),解释了70%以上OPDM患者的遗传病因,解决了该病困扰临床数十年来的基因诊断问题;(2)率先发现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FUS蛋白通过HSP60蛋白介导定位线粒体,与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ATP5B相互作用引起氧化磷酸化功能异常,导致神经肌肉变性;(3)首先发现TDP-43蛋白进入线粒体激活其未折叠蛋白反应从而导致线粒体损伤的致病机制,为TDP-43蛋白相关神经肌肉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以上发现提高了我国在HND诊断和干预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论文30篇,包括PNAS等国际期刊,多次被Cell、Nature等国际期刊引用。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5项课题资助。 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个性化性别差异人工膝关节系统的关键技术发明与临床应用 第一完成人:余家阔 第三医院 我国全膝置换很快将年超100万例,但临床上多使用进口或仿制标准产品的假体匹配差、截骨面覆盖率低、常过多截骨且远期翻修率高。余家阔教授团队携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团队,历时20年,基于国人膝关节影像、术中测量及下肢骨性结构三维测量,完成个性化性别差异设计膝关节假体研发并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配套研发的个性化手术导板获得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资格并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成果使我国在个性化性别膝(半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制造和临床手术各领域居于国际领跑地位。本技术发明的主要创新包括:(1)研发国内外首款股骨、胫骨和聚乙烯垫片均男女差异性设计人工膝关节;(2)完成配套手术导板的研发,是国内外首创基于CT与MRI影像多模态融合建模设计的个性化手术导板,也是全球首款可完成全部TKA操作的手术导板;(3)研发高密度打印和均匀能量分布的专用金属3D打印设备;(4)实现微创个性化全膝置换新术式创新。研发成果2019年实现5000万元转化签约,专用金属3D打印设备销售多家科研和生产单位,创立性别差异和个性化微创术式并在多家医院推广,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HP-胃炎-癌前病变中西医协作诊疗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 第一完成人:张学智 第一医院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我国胃癌的最主要病因,是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但严重的胃黏膜萎缩即使在HP 根除后依然与胃癌密切相关且缺乏有效干预手段。“HP-胃炎-癌前病变中西医协作诊疗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项目岐黄学者张学智教授及其团队在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资助下和医企联合下,形成的HP胃炎-癌前病变中西医协同诊治中药创新成果。该成果提出HP胃炎存在“脾胃湿热-脾虚郁滞-正虚毒盛”的病机规律,确立了“清热调中-培土畅中-扶正攻毒”三步治法,并原创了清热化湿方、加减六君子方、扶正逆增方代表方药,为HP胃炎治疗提供了创新药物和方案;基于临床疗效,利用体内外多种模型,首次从抗HP黏附、抗生物膜形成等多角度阐释了代表性药物治疗HP胃炎的新机制,发现了中药抑杀HP不易产生耐药的特性;牵头制定首个HP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共识,从诊断、治疗、调护、随访多方面形成了中医药全程干预的综合方案,明确推荐了中西医结合具体用药方案,促进了HP胃炎中西医协作诊治规范化。研究成果获得科技发明专利2项、著作权登记1项。HP胃炎中医认识及中西医协作方案通过专家共识意见的形式,被国内多家单位临床应用;建设了北京市中西结合研究所幽门螺杆菌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为HP领域西医知名专著及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引用,并被《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为“中医药突破幽螺杆菌治疗瓶颈”。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新生儿脑损伤诊治和预后预测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 第一完成人:侯新琳 第一医院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及预后预测对减少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极为关键。侯新琳教授及其团队牵头开展国内多中心研究,建立了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和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参考范围及损伤诊断阈值,首次将颅脑超声、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应用于新生儿床旁脑功能监测,并进行多种诊断技术融合分析。通过近20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构建了新生儿脑损伤多模态诊断体系,发现预后预测的新指标并从脑神经层面首次阐明了新生儿脑损伤与脑发育的机制,实现了床旁、无创的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项目研究成果发表文章120篇,其中SCI收录34篇,包括Nature human behavior、Human brain mapping的封面文章;撰写《振幅整合脑电图中国专家共识》等新生儿领域专家指南/共识11份;主编/参编《新生儿神经病学》等专著11部;获批发明专利等专利4件。5次作为国际儿童神经病学论坛新生儿分论坛主席受邀参会,7次在国际大会做主旨发言,包括亚洲地区儿科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亚洲儿科研究学会年会。项目组举办26届全国新生儿脑损伤相关内容学习班推广早期诊断技术,推广地区包括西藏在内的32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培训国内126家(北京29家)三甲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医生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糖尿病筛查及诊断分型新策略的建立 第一完成人:纪立农 人民医院 糖尿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早筛查、早治疗、准确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是糖尿病防控的主要策略。在长达10余年的长期实践中,本科室建设了糖尿病全程的精准筛查及治疗体系。具体包括:(1)创立了中国2型糖尿病风险评分系统,该评分采用简单的病史及体格检查的结果,具有简便易行、易操作的优点,此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被多部指南引用;(2)采用连续葡萄糖监测技术(CGM),建立了1型糖尿病辅助诊断策略。这一策略通过新的数学算法提供了1型和2型糖尿病鉴别的新方法;(3)创立了基于稳定轻度高血糖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葡萄糖激酶突变糖尿病(GCK-MODY)临床筛查策略。这种策略提升了对GCK-MODY的诊断率,降低了基因诊断的成本,能显著减少误诊误治,易于推广。此外,解释了GCK-MODY的CGM特征,解释了该型糖尿病并发症较少的机制;(4)通过数据驱动建立了2型糖尿病的聚类分型策略及精准治疗方案。这一策略使我们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细分为4种亚型,初步建立了“先分型,后治疗”的精准医疗体系。该体系其中1项专利已获授权,发表多篇SCI文章,其中5篇文章发表于Lancet子刊等期刊。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基于我国丙型肝炎特点的筛查体系及自主创新治愈方案的建立及应用 第一完成人:魏来 人民医院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本项目加强HCV感染者的筛查,重点研究丙型肝炎治疗新方案及其推广,从而实现消除丙型肝炎的目的:(1)研发国产原研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可洛派韦、依米他韦,上述药物获批国家1类创新药,将HCV的治愈率提高到95%以上。上述新方案被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打破了丙肝创新药领域美国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促使进口药品在中国定价大幅下调;(2)主持制定《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建立丙肝筛查-确诊-治疗转介的临床路径,促进丙型肝炎的消除;(3)在国际上首先说明中国基因3b型HCV为特殊基因型,在高治愈率的DAAs时代发现了中国特有的基因亚型的难治性,揭示了在DAAs治疗时代的新挑战;(4)牵头撰写《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应用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管理专家共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特点的DAAs合并用药规范。以上研究结果为提高丙型肝炎的筛查率、治愈率,降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方法,为消除中国丙型肝炎的公共卫生危害提供重要的筛查策略、治疗方案。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直肠癌疗效和预后评价的影像学技术创新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孙应实 肿瘤医院 直肠癌是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影像学检查是直肠癌疗效评价和预后监测的主要无创手段,但形态学指标不能早期、敏感反映疗效和提示预后,难以实现精准诊断。针对这一难题,北京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孙应实教授团队在直肠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非高斯模型算法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影像学预后风险要素确立方面开展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临床应用为目标的系统研究。团队率先将磁共振扩散加权拉伸指数模型应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早期评效,开展多种非高斯模型扩散成像算法的创新应用;结合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技术,创建直肠癌疗效和进展预测的人工智能辅助模型,并完成模型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验证;提出基线MR检出的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建立影像学病理退缩分级评分(mrTRS)等影像学预后风险要素,推动直肠癌预后分层风险系统的构建。相关成果发表中英文论文50篇,包括放射学顶刊Radiology,取得发明专利3项。本成果中影像学创新技术已推广到全国10省市20家医院,应用于超5000名直肠癌肿瘤患者,显著提升我国直肠癌的影像学诊断能力。成果写入多部直肠癌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有效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发展,为影像医学和肿瘤防治作出了杰出贡献。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基于通识教育的大众医学科普教育体系构健 第一完成人:薄世宁 第三医院 大众医学科普是提升人民健康素养的主要手段。然而,大众医学教育存在3个难点:医学专业的高门槛、大众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错误理念以及大众医学教育缺乏有效方法。针对这3个难点,薄世宁团队构建的大众医学教育体系,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旨在从认知层面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和应对疾病的能力。项目开展近5年,成功开创了一套适合大众的医学通识教育体系。该体系运用思维模型来解析复杂的医学原理;运用大量的经典案例让医学教育生动活泼;以提升认知为目标;内容全面;采用包括书籍、电视、报纸、音频、短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成功出版通识系列书籍《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张晓乐药学通识讲义》,迄今累积印刷24次,用户27.5万;获得了中国好书奖,文津奖,吴大猷科普奖以及科技部优秀作品奖等权威奖项;在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北京卫视、深圳卫视、湖南卫视、黑龙江卫视、人民日报、健康报等权威媒体进行科普教育;项目成为北京大学第一门医学通识公共选修课;科普教育短视频总播放量超过6亿人次,实现新媒体全网覆盖,总粉丝量超过410万。本项目影响了大众的健康理念、并成功发起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科普队伍。截至2022年底,药盾基金会已在全国设立药师工作站464个,吸纳药师志愿者10,254人,走进325家幼儿园,并向8万余老人科普用药常识,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信息来源: 科学研究部 北京大学新闻网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