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院线片速评 | 野生电影批评家要在这里大说特说(2024年1月至4月),美国院线片速评,野生电影批评家大说特说(2024年1-4月)

facai369 孩子起名 2024-12-21 1 0

美国院线片速评 | 野生电影批评家要在这里大说特说(2024年1月至4月)

开年刚从夏威夷回来,发现之前抱怨排片匮乏的《American Fiction》也跟随《Poor Things》的脚步拓展上映版图了,恭喜。 本日记将收录美国上映时间2024年以后的作品。去年年末的一些作品还将在今年继续活跃院线,如有需要,烦请移步按目录对照查找。《Freud❼Last Session》之类的电影都有走向wide release的过程,《Barbie》、《Past Lives》等佳片在2024年纷纷推出了“$5 Fan Faves”活动,但此处统一按initial release date处理。言外之意,你觉得是2024年后才上映的电影在这里没看到,或许它在2023年那边。 评星纯私人,5星封顶。 以下的上映日期均为洛杉矶时间,并按此自新至后排列(同日期则由字母排序),有需要的朋友随时参考。已包含(*为4.5–5星推荐,°为4–4.5星推荐):* Boy Kills World Irene❼Vow Sasquatch Sunset Spy x Family Code: White° Selena Shrek 2 The Ministry of Ungentlemanly Warfare° Civil War* Old Fox° The Long Game Monkey Man Maidaan° Suga/Agust: Tour D-Day - The Movie Epic Tails The Family Star The First Omen Someone Like You Godzilla x Kong: The New Empire Winnie-the-Pooh: Blood and Honey 2 Ghostbusters: Frozen Empire Immaculate Late Night with the Devil° The End of Evangelion Arthur the King Knox Goes Away° One Life° Snack Shack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agic Negros* Cabrini Imaginary Kung Fu Panda 4 Love Lies Bleeding Yolo Labryinth° Dune: Part 2° The Moon Thieves* Article 20° Drive-Away Dolls Demon Slayer: Kimetsu no Yaiba – To the Hashira Training° Ordinary Angels° Land of Bad Bob Marley: One Love Madame Web Pegasus 2 The Movie Emperor° Lisa Frankenstein Out of Darkness* AXCN: Paprika – Satoshi Kon Fest* Argylle Jungle Bunch: Operation Meltdown* Scrambled The Chosen: Season 4 The Zone of Interest° The Wizard of Oz 85th Anniversary Rob N Roll Fighter I.S.S. Origin* Johnny Keep Walking! Gurren Lagann the Movie: Childhood❼End: January 16 & 17 Did It My Way* Mean Girls The Beekeeper° The Book of Clarence AMC Unseen 04/22: 血腥度爆表,影院里时不时传来倒吸声,而我瞪大了双眼座椅都不靠了生怕错过任何一帧。我一直说自己是血腥片爱好者但烦恐怖片,有些人表示可血腥不就恐怖了吗,这部电影和所有昆汀塔伦蒂诺就是答案。 Bill Skarsgård在丛林里出现的第一刻我就咬手指了,这个角色最棒的地方不是他又高又野兽又肌肉,而是他脆弱——他根本就从来没有长大过。所以他无论和任何人对戏都会仰着头,泪眼汪汪地,吊死我了。导演显然超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相似的光影在不同情境下表现而不会厌烦,甚至直呼同道中人。他看起来真的太欠pegging了,怎么会有男主角杀光所有人你会想要冲进屏幕里想去抱抱他的(然后拿鞭子抽他)。 另外剧本有语言学DNA吧?“threat and danger是同义词”那里笑疯。私以为男主人设和电影语言弥补了狗血单薄故事的缺陷,也有可能是虽然狗血,但的确是没猜到。 可能空调很冷,我整个人时不时在颤抖,完全代入了电影中的紧张感。几个戏剧矛盾展现得不错。电影关于一位波兰女孩拯救了几个犹太人的故事,平铺直叙,把故事讲好了。教人向善。 我提了桶《间谍过家家》的爆米花和大青柠可乐进场,落座收拾的时候银幕上隐约传来两个野人anal和喘息的声音,抬头看了一眼,还是voyeurism,接着出现“Spring”,和之前看到的先导片一致,直到这时我还以为我在看先导片。发现不是的时候我 震 惊 了。 接着一直是自然科学纪录片穿插纯野人纪实。超级怪,笑点戳到就戳到,对着一群毛人愉悦地啃吃爆米花(起先看吃屎和小丁丁以为会白买来着)的时候感觉自己蛮厉害的。我想知道这部片子影评家怎么评,解构主义出来的话我真的会捧腹。 就电影本身来说野人和人类并存的设定算是最有趣的,摄影和配乐好到我感觉经费在打美丽的水漂。 便便那段感觉是脚本师没有灵感后坐马桶上想出来的。看电影的那天刚好肚痛(还好不是腹泻那种痛?),到后面都想提前走了,就靠想知道烹饪赛要怎么收场硬撑下来的——如果你也刚好肚痛,烹饪赛延期了,你走吧。 这个系列是谍战沙雕把我骗进来的,结果现在进入了一种极其幼态、日常、毫无惊喜的模式,感情很复杂。口红杀人很有创意,但是约尔怎么越来越娇妻了,那个好无聊的三条对应真的就是好无聊。不审判了,整体四主角团目前还是铁铁的讨喜组,男画家男导演的你们好自为之吧。 看短评有人说催泪,我还因为忘带纸巾而惶恐,但其实处理得可喜庆,用色也明艳又复古。 美到失语……JLo、电影、原型,反正就是美。 我不知道是真实人物改编,最后真的心碎。Mexican American的心声原来这么早就有向大众传递过——“要比Mexican更Mexican,要比American更American”。而真正闯关成功的是根本没想过这些,就这么打破枷锁的钝感美女(?)理想派的胜利吧,Selena的天真完好无损,幸运和不幸在这个女孩身上结合得如此紧实。 最大的优点是歌好听。 Fiona和妈妈大部分时间是缺失的,但其实她们在这个故事里可以很有主体性。神仙教母好评。虽然王子被矮化,但他在红毯上对着镜头mua来mua去很符合我对王子魂穿现代后的想法。主角团好似一个大块头白人直男、一个刻板印象堆出来的黑人,和一个冷幽默gay(怪不得穿靴子的猫可以出独立电影)。 怪兽电影看到最后我希望他们维持魔法,我是真的颜狗。其实最后可以维持的,男的为女的改变,连电影里都无法做到吗。 又一部没经过贝刻尔测试(Bechdel Test)的电影。男人们都好无聊,女主是真漂亮,就是演技一般。 怎么说呢,盖里奇的电影差不差得到哪去,但就这部来讲动作戏不如昨天看的《Boys Kill World》,人物难道是因为有很多地方我没听懂台词?不有趣。像《王牌特工》,但严重欠缺伞啦脑袋炸成烟花啦之类的创意。如果不是因为我那排头上坐了人,我想中途去洗手间。 丘吉尔厉害,每次战争题材第一个识别出来的人物一定是他。说起来盖里奇能把真实故事拍得像个虚拟故事倒有点意思,可能是全员安全的梦幻感适合他以他擅长的反英雄叙事尽情发挥了吧。 在家看的话可能觉得是有想象力但也就还行的战地记者公路片,但是为影院而生的电影。 摄影摄人心魄,听觉……比一般A24要好,终于不在莫名其妙地一惊一乍,而是惊乍在对的地方,感谢战争题材去吧。公路部分代入感超强,主角的死亡随机又(在电影里)“正确”,就是人设上敷衍了,扣一星。一看就是男导演,因为着墨不多的男一一下成功塑造成了“有魅力的混蛋”,老男人则导师范十足,而女主角则是“具有母性、会在关键时候屈服于‘femininity’的性冷淡”,女孩更是“不作死就不会作死别人”的代表。 上次《Cabrini》在电影里让我重新领略到报纸文字的力量,而这次《Civil War》又在电影里让我重新理解战地相片,尤其是黑白胶片的震撼,非常有趣。 人的第一次成长是意识到社会的不平等,第二次成长是接受这件事,第三次成长是接受这件事还能保持善良。戏有很多很好的:“老太婆”的英文是“Honey”;“关瓦斯”很真实;最后男小孩的妈妈伏笔都回收了。 其中对我来讲最好最好的一段戏不是炫技的老狐狸与老狐狸在红色敞篷里的对话,而是老狐狸去楼下的面店,明明是参加人家的葬礼,却有资格让人家对他道歉因为自杀而让房子变凶宅。“成为我有什么不好的”,“Let Li Family have it”,“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小男主角好好共情,有个善良的帅爸爸,有个冷酷的富爷爷,一边是善良,一边是干我屁事,有种人注定在这世界上要处于这两种态度的撕扯当中。最后小男主蜕变为“老狐狸”是我能想到的最温善的结局。 本身有瑕疵,比如弱群像,其他运动员只在为其中一位最叛逆的衬托,但其意义打败了瑕疵,和《美国小说》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白人的运动故事可以是《赛艇男孩》,想做了直接奥运会金牌,墨西哥人的运动故事是这样的,能做下去都是个奇迹。获了奖也只能获得自己这个小群体的认可。而只要你知道这一路以来的艰辛,就不会觉得那没什么。 高尔夫这项运动的象征意义这么令人发指——即便你技术再好,高尔夫运动员也是最无法代表高尔夫的,墨西哥裔高尔夫运动员更加。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讲明白了“The game is mental” ,最后主角团表面上从play by the rules到break the rules,其实还是在规则里面打破刻板印象,承认移民的归宿,是忍让,但可以从白人中间挺直腰板走过去。 P.S. 最喜欢其中男孩子们度过夜河夜闯墨西哥的段落,青春有力,又如此残忍:那里也不属于他们,更不属于他们。最后特地留下来看了看演职员表,executive producers巨多(不会是也在为了给更多移民积履历吧?),另外PGA含量骤减,倒是看到了不少CSA的成员。 好烂,又长又臭,差点在影院里睡着。可这是动作片。 感觉得出来想引进一点印度元素,想做成《John Wick》那种,但最后跟《法拉利》一样期待喂了狗。 运动是政治性的,正如电影是政治性的。运动逃不开的权力体系,不是国家就是家庭,不是父亲就是教练。 不成熟的电影喜欢用speech来构成转折和激起爱国情,以及用BGM很燃的混剪直接概括到运动成功间的努力。 没想到2024年还能看到这么平面的反派,也算是种反向的文艺复兴了。 用心了,rap的业务能力很强,好听的,氛围也很好(看得出来我并不是粉丝)。 编剧是不是刚好看了奥林匹斯山,所以在英雄梦的女性小老鼠冒险故事上加了神明看客这一层?像在Universals看卡通主题片等过山车的时候吃了怪味豆。 起先以为是教爸爸妈妈要尊重孩子高飞的梦想,学会给他们自由,遇险那里又像是在说你们是对的……结尾算掰回来了吧,虽然女儿出了事差点害死养父,但最后是养父疯狂跟女儿道歉还蛮典的。 看得出来女性到底了(虽然小老鼠中间喊我该听话不冒险的那段有点鸡贼),赫拉都是大好人欸。 [豆瓣无条目] 比《Maidaan》观感好,至少娱乐性和可看性更强。随时散发的大男子主义警告。 不过男主角算大男子主义中能看的,可能也是由于女主角太美丽,魅力分了点到男主身上,时不时的那段热舞还蛮有趣味,装逼打戏有被装到。情节大概是:女主角因为写论文所以融入了男主的大家庭,为他们带去现代的清风,论文里用的是“poverty”。结果被男主发现时自尊心受挫,决心透支两年薪水地去一家顶级建筑公司上班,结果怎么着,CEO是女主角……这么一形容怎么泰剧韩剧兮兮的,果然亚洲一家亲,爽点一抓都能抓出一大波相似的剧本。 期待值很低,因此成片还有些惊喜。 和《无瑕修女》题材相撞,但内核还是有些不同的,至少这部反育并没有敲死,还留下了一个疑似有2的结尾令我大受震撼。拍摄手法上也不同,那部jump scare更多,我被吓到好几次,但这部大体上对恐怖片麻麻者更加友善。罗马的风光和具有历史感的游行穿插消解了恐怖片的观感,让人觉得“挺美的”。剧情更加散漫,意识流的画面偏多。在我看来比起恐怖片更像历史宗教惊悚题材的文艺片。 最符合对恐怖片期待的,是我们那个影厅绝佳的立体音响:圣女吟唱、游行人声与孕期变异会让人觉得就算这是一部垃圾片冲着音效都值了。 我承认去看是因为想看看这部新片哪来的威力可以独立于A stub list之外,比较适合情侣你侬我侬地去做个情绪上的SPA。London的在天之灵好累,又要安排好喜欢自己的男性朋友,又要让那个素昧平生的孪生姊妹甩掉的男友拿到最想去的律所offer,又要妹妹和之前就安排好的肾脏捐献对象——她(们)的亲身母亲——血型一致。女主角面对知道自己身世的表现太不讨喜了,全靠大家都是好人所以看得下去,成品暖暖的,音乐也熨贴。男女主的感情线是具有趣味性的。不过还是没搞懂哪来的自信不进会员套餐。 比捉鬼队好很多。刚开始表现哥斯拉的方式是按反派来的,被火速招安我也是没想到。人类的文戏出乎意料地不差且没有挡到怪兽。但真多好也是谈不上有多好的,算是流水线上工整的一个产品。之前看《Godzilla Minus One》的时候想说怪兽电影特别适合Real 3D,结果这部3D了感觉没用好,难道是怕怪兽冲着观众嘶吼太吓人吗?不懂,更想看那种,而不是隔着老远看金刚打个哈欠什么的。 好古老的恐怖血腥片套路,猎杀的是各种被剥夺高光、只剩下尖叫功能的女性,存活的是毫无高光的一个白人男性(和他的唯一女性好友)。太典了,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对创意暴虐死法的欣赏。 如果能做到不在意这个的话,熊的猎杀时刻很多。 剧情唧唧歪歪,赶集式地完成了好莱坞爆米花片的犯式。 电影想给小女主高光没必要让她犯这么大的蠢,尤其是前面的唯一冲突是她15岁,未成年,不能当ghostbuster——哈?女同线处理得过于含蓄,第一次看到enemies to lovers+BE美学的女同线能拍得如此索然无味,最后只能看脸嗑一口。印度选手明明应是打败冰封怪的最大功臣,其他人都在瓜分他的moment,还只丢给他偏负面的喜剧人人设。老年团都没在好好演吧,最后小女主全家簇拥小女主,因为新女友马上“量子”化掉了,老年团在左边集体下线仿若误入片场的老年观光团。 什么都夸不出来,特效也呆呆的。 我作为恐怖片的黑粉和血腥/惊悚/女性片的爱好者对这部片子观感复杂。Jump scare也太——多了吧,我真的有闭眼,还被吓抽了一次。影厅感觉也很不好,因为感觉四周的人更加如坐针毡,每次jump scare前的寂静都能听到人起脚放脚、啃爆米花、吸管摩挲塑料瓶盖中心叉叉的声音。 除却此,虽然篇幅只有一个半小时,但该说的故事说好了,尤其是最后大约有一分钟的尖叫和杀死婴儿我真的大惊喜。 点子很好,深夜脱口秀这么想来的确蛮适配恐怖题材。 执行度有待提高,感觉可以往针砭时弊的讽刺上发展,可以往心理惊悚发展,可以往艺术片发展,可以往美恐异形那边发展,然而停留于此不胜可惜。 买完票发现豆瓣已标记,还只打了三星,崩溃;看完发现原来20年看的是盗版,耶。看这部EVA最可贵的是在所有看不懂的电影里,它一直在让你思考——有些看不懂的片子只会让你觉得那人吸嗨了或者脑子有问题。 影片中途突然开始有真人的画面,我在想如果我拍电影,中途要突然穿插一个实时录像在拍现在屏幕前的人,紧接着角色对白继续:“就像人看到自己被拍,无论怎样都会调整好坐姿,表现自己更好的那面。”电影会讲人性中的vanity吧。 本片最后是男主要掐死明日香,明日香:“Disgusting...”,我大笑;紧接着白屏和右下角浮起黑字:“THE END”,我特笑;再然后影厅里试探性地响起掌声,我爆笑。大同世界有个屁好的,全是庵野秀明的世界那谁来不懂装懂呢? AMC Unseen: Bestfriends.org:领养流浪狗狗 盲盒拆到这部我要吐了,因为它营销特别过,去年就看到预告片了,当时就跟朋友说这部肯定是烂片。今年trailer依旧满天飞,依旧稳居AMC所有预告片里我最不想看的。 你是不是觉得此处该有转折了?比“没有”更糟——看完还行,可以不看;好与坏的维度上都没有伸展。 对不起片名,影片重点其实狗狗和Race四六开,也远没有预告片渲染的困难重重。拜这部电影所赐,认识了Race这种运动(类似于铁人三项,又是越野定向跑,又是山地自行车,又是赛艇的)。Zipline那边有紧张。 四人组很有辨识度:老白男主角人设标准而糟糕;刘思慕倒是恭喜他找到了适合的角色,鸡贼、“天选”又嘴硬,简直本色出演;女性就是团队里的挂件(说“就是”是对应片中原台词,女生受邀加入前问男主选我是不是因为你们团队里就缺个女的,男主答:不是,缺的是你。看到最后想问:Really?);另一位定向才能被狗狗后来居上后主要戏份就是因为膝盖不好而给团队增加难度。 结局对狗狗生死的处理打了个反逻辑——看完你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不看的话,没事,也没错过什么。 一个相当老套的剧本,但Michael Keaton用表演将它撑了起来。最后发现导演和制片人也都是他,还蛮惊喜的。杀手和阿尔兹海默症的结合,最后硬是煽出了泪点,手法是先拙劣嫁祸再揽锅。起先以为影片大篇幅都会是父子戏,但好在是父亲的独角戏,没有捡芝麻丢西瓜。 亚裔女警好评,“guys”那边真的要笑晕过去。 AMC Unseen: 最后BBC演播室那段爆哭,就好像情绪推压到那里,高潮收得干净又动人。 前面大部分时候其实是一部有些无聊的电影。由于摄影、表演和装潢都很美丽,不至于感觉不好,但估计有人会说:“这些精英中产阶级做事。”的确,对于犹太屠杀的角度切得比较新奇,虽然你看到的都是各种敦促文书工作,“I❵ make some calls”,高档餐厅,饮茶,事情好像就能推动了,但我想我们需要这些普通人的英雄故事。对我来说最动人的其实是年轻男主下决心时的踯躅。 P.S. 翻了翻短评,看到巴基斯坦和日本侵华的内容还挺唏嘘的。前者以至于电影一开始我都有点难以进入,因为它就像《Origin》一样出现在这个时间段,有种不是它的错的“不合时宜”。又想起一部韩影,主角穿越回去后救人,而那里恰恰有个连环杀人犯,从结果上来说甚至导致了更多人死亡。然而救人本身是没有错的。就像现在无论当初的受害者有没有摇身一变变为加害者,歌颂当年的人性之善是没有问题的。任凭国际局势如何变幻,refugees就是refugees。我一直对人类饱含这样的信心:大部分的普通人就像影片里负责发放英国签证的工作人员一样,在直观听到了他人请求的时候,愿意尽力所能及的帮助。 只是讽刺的是现在连refugees的身份都难以得到承认。遑论很多年后,谁来为如今的巴基斯坦难民拍一部《辛德勒的名单》或《一生》呢?拍了,上映得了吗?上映了,wide release得了吗? 这时人命就像是有价格的。 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犹太人大屠杀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有记忆,可是中国曾受侵略却是敏感问题,为了交际,时常闭口不谈。包括现在也只能短暂地碰触一下这个问题,放在“P.S.”里,像一句轻飘飘的上不了台面的抱怨。 如BBC的娱乐节目揭示,一个事实的广播与否取决于它有无成为故事的潜质,故事的主人公都没那么重要(影片里的男主人公,假设他的故事被人发现了价值,即便他本人抵触公开也会逐渐被说服)。故事的价值仰赖于其市场;如果能把握受众的声量,你就踏出了赢得世界的第一步。 渐入佳境,超级复古。前面蛮cliché(美国青少年男孩),后面发现cliché到极致就给人了“什么都是对的”的感觉。 本来觉得泪点还好,突然想起和Shane还有一个未完成的阿拉斯加之约。“Fuckdog”是真天才。最后邻居女孩“shitbag”的手帕和胶片太清新了。 外网评分也不高,我感觉是因为过于“雷声大,雨点小”——超棒的一个设定(在trailer里看到和《美国小说》一样都让我堪称最期待)愣是敷衍成了一个小清新爱情故事。涉及种族的高潮用一番不算出色的演讲表现,很偷懒,也不够有力;甚至还不如第一次穿越到鲨鱼涂鸦墙旁边,导师问男主角“这世上什么动物最可怕”,男主角看了看涂鸦,“Sharks?”“White men!”来得有力。 最后有点四不像,因为你说它romcom吧,那也缺点意思。毕竟已经进入“我的超棒工作”vs. “我最可能成为爱情的crush”的张力区,这种张力下只做小清新虽然贴合男女主选角的形象,但和激烈的种族问题形成了鲜明割裂。女性职场问题也只是拂略过去,前面把女上司塑造得那么丑陋,搞得最后的女性协会彩蛋观感奇怪。 优点是这个设定和一些对话蛮有趣的。不知道白人怎么看,反正我看得挺欢乐。 P.S. 女主角的穿搭样样养眼。她好适合各色西装和各种直筒七分裤,毛衣居然也是舒适区。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近期看过最好的电影。 质感太优越了,你光从电影的技术层面就能感受到它有多用心。 人物选得太棒了,女主角,决定了这不仅是个面向女性的故事(“You❿ wandered into rooms where you don❽belong”→ “真可惜你只是一介女流”“不,我们能做你们男人不能做的”),还是给移民、给实践派、给理想主义者,给全人类的。 故事呈现得太有代入感了,女性发家的故事终于不再依托男人,而是完完全全把她的挫折、做法、演讲、心理变化全给你看了,而且百分百靠自己——就算靠Archbishop那也是间接的,没有自己和姐妹们,什么男人的帮助都休想得到。 另外开篇没多久的《纽约时报》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即便电影语言已如此成功,也无法抵御文字的力量。视觉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一定会重新意识到文字的力量。就像(不是说这部电影)现在很多电影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视听语言绝美,内容不够。或许现在我们还会因为它们的视听而叫好卖座,但等到观众的口味习惯于精致的电影语言,这些电影将难以留名。 (这是不是我对文艺片反胃的原因啊) 糅合了太多东西,无尿点,但很拼贴。前期恐怖片范特别正,一惊一乍,老屋秘事什么的。中期有个点题“imaginary”的反转,贴悬疑类一些。后期画风突转,进入全新空间,开始(单)怪物大逃杀。 优点是三女为主役,缺点是三女塑造得各有各雷点,以至于看到最后我都嗨不起来,甚至怀着一股怨气不知道为什么。 蛮好笑的,就是这抄一点那借一点的拼贴味太重。 Po和女贼仿佛照抄的那两部狐兔(《疯狂动物城》)/狼狐(《坏蛋联盟》)CP。“你可以模仿很多招式,但这不是你的”,我很确定不久前看到过一模一样的台词。两个正方角色先打一架梦回赤安摩天轮大战,狐狸兜帽造型让人想到战损安室透,千面魔女那不是贝尔摩德。Po以为fox要攻击跑来的却一个拥抱,接着fox说“我做什么都没法拦住你,是不是”,我也确定我看到过一模一样的情节。 结尾仿佛在说:就算你能力超强,也要靠networking才能拿到offer。 “Inner peace”→“dinner please”和被歪曲理解的quote(甚至对proverb的吐槽本身)好评——我总感觉后者我也在哪里见过一模一样的笑点…… P.S. 买了可可爱爱的爆米花周边!容器+一大捧爆米花 看完《功夫熊猫4》refill满再去看《热辣滚烫》,结果看前和看后:真的会笑死 看在女同题材上加一星,或者两星,本身是……由KS主演、摄影不错的大烂片。 不是,A24真的要每部片子都这么拍吗?每部都像嗑药之后的亚文化产物,时不时用音响jump scare一下。你定位亚文化,根本就无法影响主流文化,而且最大问题是亚文化也没拍好啊,只看得出来这团队就很“主流”。诶唷影片里杀几个人就显得特立独行啦?随便一部金田一死得都比这多,女凶手又不是没有。你要女同凶手,《马普尔小姐》改编的“藏书室的女尸”就是啊。用个变形特效就酷啦?拜托,X战警都落下帷幕了,漫威和DC都令人嗨不起来了。这是主流都玩剩下的,你还想在非主流里显得先锋? 剧情稀巴烂,我就这么说吧,要是没有视听语言加持,这个剧本放哪个电影学院都是不及格的——毫无亮点,为了GenZ GenZ。当你试图贴入所有符合刻板印象的新潮事物,这就是一坨hot shit。短评不尬夸也就算了,妈的这是女同导演拍出来的东西?怎么能比隔壁老白男视角里的女同更难看的?R级和请到KS是它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但我仍旧认为它太难看了。 先说了,影片不好看,四星全给里面的女性演员。 前面太女性刻板印象了,我知道后面要转折,但看得太难受了。就是我知道中国有些地方还这样,但因为我走出来了,所以我把它们像童年创伤一样放了起来,没想到要这么直白地又看一遍。后面转得不好,像个毕业作品,还拿不到A的那种(很标准的B level,看在对东北比较不熟悉的份上顶多加到B+)。 压缩成短剧说不定在ReelShort上卖得动,作为电影真的是不行。女主角改变的部分就纯照搬了短剧的各种受欺负套路,心理转变部分只有一个远景加很响的配乐,赛前仿佛健身vlog。影片结尾真的vlog一出来,对比一下,有差吗?有差的,电影里面加了个幻灯片特效。 如果喜欢这个题材,建议直接看安藤樱的《百元之恋》。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最可贵的地方,不是讲人想赢一次就能赢,而是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改变都可以。原因在于努力了就算输了你也会释然,因为你终于可以对自己满意一次。 跟上个月重播的Oz(《绿野仙踪》)给我的感觉很像,万万没想到分数会差这么多。 詹妮弗·康纳利和大卫·鲍伊居然很有cp感,算是这个故事里唯一不童稚的一点。莫名让我想起好像是《安妮霍尔》里伍迪·艾伦的角色说:从小就偏爱后妈多过公主——好像就从常规迪士尼电影里发现了什么kinks。那么这部可以类比迪士尼的电影也蛮适合让人发现kinks的。 星期四晚上特地挑了个9:45的场次想安安静静看,结果后排来了一群美国青少年,前面要被吵死了。 视效很好,摄影非常喜欢。只是故事非常单薄。怎么说呢,明明有希望可以成为电影版《权游》这样的恢宏权谋史诗,却愣是只拍成了 家族内战仅为装点 的“天选之子”杰克苏,很可惜。另外,由于节奏缓慢,剧情量少,给人物充实背景的空间也就少,导致电影看下来找不到一个喜欢的角色,这点对于想要做成IP的连载片来说很致命。至于男主角“只要我有呼吸就会一直爱你”和转头提出娶她人以巩固王位,其实什么也证明不了,毕竟故事都尚未落幕。 卡司集结了近期好莱坞的天选之子们吧,是有演技的,公关活动穿得也很好看——可就和影片一样透着一股中规中矩,OK中难掩失望。茶的形体太差了。 油王依托蕾老师终于可以涨波粉了,恭喜一下。男星去油其实很简单,演“sexually vulnerable”的角色就好了。 哇,我好像头一回在电影院看盗贼电影。这个类型最怕编剧蠢,这部不蠢,看得出来编剧有脑袋!套路是多了点,但够好笑,很适合电影院放松。节奏再快一点会更好,摄影有待提高。可贵的是四人组有火花。 迷上了吕爵安,关注一下。 我个人很喜欢这部影片,因为本身特别喜欢挖掘这种两难问题。 电影本身肯定有弊病,但瑕不掩瑜,具体上来说就是前面三起偶然事件的叠加让我可以信服最后雷佳音的“lecture”(真的是说教)。三件事都讲清楚了,各方态度也都呈现出来,虽然通过歇斯底里和吵架有些雷同,但能够共情。人情世故在这部影片里是装点,也是社会人的必修课——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加以实践却常会碰壁,作为成年人你已经可以选择性地接受这件事而不背叛良心,但对于未成年人呢? 结局对男主角真是善良,偶发事件全让他给碰上了,还有窗口「公开」演讲,又有美女初恋提醒自己都已经遗忘了的金句:法不该向不法让步,不该成为好人行善的代价。虽然我喜欢这部电影,但张艺谋让我觉得对女性的塑造很不友好。她们的初衷都好,但能不能不把她们塑造成胡搅蛮缠的那种好人,这点很不适。 看完不禁赞叹:中国娱乐圈有马丽这样的女演员真是太好了。 很适合电影院放松的女同公路+一点点犯罪片。美学一流,被诟病的PPT转场我觉得蛮Y2K,就是节奏打乱了。 原来是科恩兄弟(中的一位),我一直无感于科恩兄弟的剧本,但也会惊叹于其(没有意义的)复杂,这次犯罪元素却收束得很敷衍,纯属欢乐向。而且怪不得package里惊现马特·达蒙和Miley Cyrus。 女主角好漂亮好漂亮!!!不管怎样,女同作为电影主角我就是要褒赞一下、推荐一下的,老男导演的男凝问题再解决嘛。 我挺喜欢《鬼灭之刃》的,尤其是打斗,结果这部打斗很少,充满的是节奏奇怪的感情戏和尴尬日常。剧情上只是刚刚交代了前因后果,算是暴风雨前的铺垫。有多铺垫呢?影厅的灯亮了,全场无人动弹,估计都不敢置信水了两小时后就这么毫无剧情地结束了,一直到黑底白字浮起才带着不敢置信离开。 AMC Unseen Feb 20: OrganDonor.gov:器官捐献 整部电影散发着千禧年剧情片的温馨。《Front of the Class》、《I Am Sam》的cliché版,疾病 儿童 家庭 题材,互相救赎,带点宗教调调。女主角开挂一般地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具有美国特色。最后大家一起将女孩送去医院感动极了。不过这地方怎么回事,怎么一会儿tornado一会儿大雪灾的…… 印象很深的台词却是治愈以外的: Derek对Sharon说:“I feel sorry for the girl, not because she❼sick, but because all she can count on is you.” 那一刻女主角无论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家庭帮助了多少,我都能充分理解儿子无法原谅她作为单亲母亲的失职。也充分发现只有最亲的人才能说出最歹毒的话——而我最喜欢收集毒舌语录了,嘿嘿。 还有男主亡妻的墓志铭:“The wings are ready, but the heart is not. ” 没想到海报这么网飞,译名这么烂片,大家别被诓了。私以为是战争电影里角度新颖的一部,以娱乐和治愈为主(指偏向剧情片的定位+无酷刑要素)。前面很无聊,但从Playboy开始边听讯息,边独自丛林逃亡开始变得好看了起来。地牢戏的摄影,以及与Captain、空军基地的三边蒙太奇更是惊喜。枪击、爆破与动作含量尚可,适合大屏幕。 演员来看,罗素·克劳胖到老到认不出来,演技还是在线的。南菲律宾这边的肌肉比《赛艇男孩》更好看! #以下涉及剧透,慎看# 这个故事作为电影看讲好了、讲得好,但代入士兵视野,如果我在那边命悬一线,这边得依靠一个可能的负责的comms,有点窒息。电影没有花时间说教,仅用一个电视机的代价呼吁一下你以为的闲活当与他人性命挂钩时,根本不是闲活。然后呢……我反正不相信这片子的受众能覆盖General Atomics MQ-9 Reaper的供职人员。 歌好听。摄影,Robert Elswit,我要收藏这位cinematographer(或者调色师)! 但故事太,闷,了。真实故事改编,但这一定不是上帝最青睐的故事,中途快要睡着了。影片除了妻子这个角色塑造得还不错,其他人,甚至包括主角,都好——无聊啊。 另外既然是音乐片,歌能不能多一点,比如最后一场演唱会,怎么可以不至少示意性质地放首歌就结束了? 我以为去年的《紫色》已经够糟了,这部甚至能更糟。这还是人物传记片,晚上不怕鬼敲门吗。 Trailer比电影好看。很难评,好像是电影节奏不对。但理智分析起来倒也徐徐讲清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完全出于女性(凡人)视角地剖析女主角如何经历意外,并从中发掘了超能力、发展与女孩们的新关系、寻根、修复与已故母亲的旧关系、打倒坏蛋。紧张感也是有的,因为很反套路地营造了观众是上帝视角,但女主角都搞不清坏蛋是谁,能力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杀三个女孩的情境。但——就是不好看。 Dakota Johnson的魅力无可指摘,红夹克走路都像在拍杂志。所以问题出在哪里呢?电影的劲可能全部使错了地方:大概是节奏很赶,工业味有点重,剧情单薄,不美漫电影倒有点奇幻小清新。 我求求超英宇宙了,拍《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惊奇队长》和《蜘蛛夫人》是没法女权的好吗?吃女权红利就不用管质量了吗,长点心吧。 没看过1但不影响观感。前面废话很多,对中年男人的失意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三星半全给最后的赛车戏,满足了我对《法拉利》失望那部分的渴望。有瑕疵,但燃的,也没有很煽。 跟《Dream Scenario》差不多,都是我很嫌弃的“特权精英男”视角,讽刺他们的力度不敌自己为自己洗地的嫌疑。这群既得利益者就是永远搞不懂你觉得是不是你的错不重要,我们对你诉苦毫无兴趣。尼古拉斯·凯奇的角色如此,刘德华的角色如此,影片外的宁浩依旧如此。 笑点蛮多,尬点更多,看完并不舒畅(黑色喜剧,黑到极致或者够好笑都是会让人身心舒畅的),贺岁片的定位更是离离原上谱。 最大感受和《年会不能停》一脉相承:打工人还是最苦的。还不是Summer那种独立美女导演打工人(studio也好漂亮),是晋A车牌主、养猪专业户、清洁工阿姨、广告公司媒体人兼咖啡噬兽、剧组杂工、时刻被骚扰的女秘书……看到没,大都市中年男性统统幸免于内,还搁那对影自怜呢。 摄影不错。是唯一让我觉得现役大导拍一个(supposed)给平民看的故事的优点。影片最大的讽刺大概就是用这部电影论证了“D站”的绝对竞争优势。 AMC Scream Unseen: February 5 原本就买了2月8日的电影票,周一盲盒拆到,看到片头迅速取消预约哈哈。 的确,值得走进电影院。 美学狙中我心,不算一味无聊的哥特(没错,说的就是Tim Burton),甚至有些时髦(带点《Euphoria》同款GenZ风;虽然对剧的看法可以套用哈姆雷特那句话,但该剧的美学是无可争议地好)。歌单更是挪取了我最近很喜欢的类型。考虑要不要去捧场这部电影的一个便捷方法是打开Spotify,搜索“Lisa Frankenstein”,倘若歌单里的风格喜欢,那这部电影大概率也会是你的茶。 影片比起《Stoker》更加《Pearl》一点,有一点《去他妈的世界》,讲述的不是女主角如何被发掘了邪恶,而是从头至尾相当GB的大女主电影。虽然片名用了夫姓,但影片里都是“Lisa Swallows”。复活的“弗兰肯斯坦”才是真的弗兰肯斯坦,被操纵的那个,在这部电影的语境下指代“忠犬”或“打手”。 没有杀掉cheerleader step-sister也很满意。非常女性主义了。 电影剧情薄弱,trailer已经囊括了影片所有的情节部分。但由于我看这种片子也不重视剧情,所以还好。在我看来,电影最大的硬伤是女主角的演技问题:美,却不对味,有时甚至有点尬。又是大女主电影,就很可惜。 结局蛮过家家的,不过2024年能在影院看到这么复古独特的女性向电影,还是感觉相当不错。想了半天要不要加星号推荐,最后基于歌单和美学还是让我推荐了,但演技和内容让我加不上星号,才发明了“°”。 AMC Scream Unseen: January 29 好烂啊我的天,是迄今看的四部unseen里最差的一部。优点是四舍五入算大女主电影,缺点是看完会让人深感浪费时间。 属于jump scare型惊悚片,算不上恐怖片。影片开始我还是期待会有monster的,最后凸显人比兽恐怖,结果兽即其他人;在与他们的搏斗中,发现自己才是最兽的那个。这个立意虽土但立得住,可是想通过这部电影展示却不太行,毕竟观感明明是“女主才是唯一的正常人”的感觉。男角色普遍不行,最后的那个圣母男孩更是智熄又窒息。 另外节奏太慢太慢了,前面都是要看睡着了才来一声jump scare,然后又是一串要把人看睡着的铺垫。熬到最后熬出这么个结尾略无语,看在女主闪光的份上勉强两星半。 不知道是重映,(有幸)在影院重看了一回,上次看已是2019年的事了。 时过境迁,不变的是: 1)今敏很特别,几乎是一瞬间就可以认出他的风格; 2)人不可貌相还是觉得是有边界的。声优是安室透的声优也不行,被林原惠美配音的高智商美女青睐也不行,角色是有趣、无邪的天才也不行; 3)就算哲学性是该电影显赫的印记,叙事也无法摆脱简简单单战胜邪恶的结构。这仿佛电影的诅咒,却也是成立为影迷上瘾的理由——简单而有力; 4)动漫拥有其他类型的电影无法比拟的拓展性,如果你够具创意。 最大的变化则是能看懂更多references了,从而获得更多乐趣。这部电影是给世界杂口影迷的情书。 这是我最期待的一部电影,从去年期待到今年,实片和想象中不一样。预感出分不会太高(但也没想到烂番茄会这么低),因为影片比较分裂。但刚巧分别狙中我的心。 前半部分完全是作家的梦想,仿佛一个挤不出来的编剧索性破罐破摔,来场憧憬素材投喂自己的冒险之旅。帅哥和糟糠之夫的反复轮换,和我写多多少少带点自传性质的小说异曲同工——故事是真的,人差很大也是真的。 后半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科学世界会出现作家跳预言家的神奇设定(但习惯了柯学世界的我,觉得这设定也并非不可以),然后开始了《秘密特工》(亨利·卡维尔都是两用的)、《王牌特工》式沙雕剧情。影厅充满快活的空气,而且我没料到这个展开,可以加颗星。 可能的消极反馈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换个角度看,是没在大家都知道会变好的那个cliché过程上浪费时间。反正我觉得是部看完让人心情会变很好的片子,而且女主角完全消解了女性的身材焦虑。割裂、童稚,但瑕不掩瑜。 有些片子,说难听点,是根本搞不懂为什么要拍出来——尤其是从动画技巧来看也没有很糙。 这就好像柯南动画经费还往浦泽义雄师徒倾斜。抱歉抱歉,最近在B站“西瓜说柯南”那泡太久了。 剧情子供向,但声效蛮地震的。主角团能有将近十个,各个角色都有特色(分得出来),但没特点(放在美国动画长河里,居然找不到任何一个值得进B/C/D-list的人物)。 最有趣的当属影片最后“故事的另一个美漫意淫版本”,画风都合我胃口许多。 影片本身是关于环保主题的童话,童话在:粉色毒酸雨能用蓝色喷洒剂复原;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仍旧在关键时刻记得解毒剂的剂量;鸟嘴也能接吻;即便两个生物先前都不说,但就是一见钟情的、实打实的双向暗恋——the future is on the verizon; the future is you, you silly. 我安慰自己:记住了一句话呢,这片子没白看(吗)。 这应该是我近期最推荐的一部影片。我真的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在影院里哭到颤抖了。和我同行的台湾美眉也哭。这是一部完全女性主义的电影,笑点超多,也有个好结局,不影响悲伤到爆炸,因为我们懂得。 我有个IG穿搭号,配曲自从意识到用了太多男歌手后有些迷惘,觉得应该用更多女歌手的歌又苦于小众收藏不多。这部影片甚至在这方面都做好了,带来了很多非常好听的(暂时冷门)女歌手的歌。 看完我们都先说唯一的缺点是太强调育儿这件事,不想育儿就还好。但再一想,首先:对女孩太苛刻了。想育儿又怎么样,不想又怎么样,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女人都容易遭遇困境,而不同支线的困境都是可以relate的。我第一次哭就是在她因为朋友误入了流产互助会议,准备离开的时候开了个特别糟糕的玩笑:“正在冻卵,以期可以遭受像你们一样流产的‘幸运’”。空气瞬间凝结,直到有一个人先笑起来,紧接着大家都笑了起来,她也顺势受邀加入她们,讲出她的故事(be included)。不要太苛刻了,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女性都会遭遇相似的困难,就算不理解也至少别给人添堵。 第二次哭是本不对付的印度女邻居听完她的独白后静静地开大了门,握住了她的手。我打出这些字的时候想到了那些画面,眼泪又要涌出来了。 其次,就算她是因为不想育儿才跟“the one”分开,让他变成“the one that got away”,现在又受苦冻卵又怎样。生命不需要时刻理性,任性也可以。况且因为未来可能又想要生孩子了,但是因为不同人体的区别,担心生不出所以早做盘算,这理由超级理性。站在理性角度来说,“这些卵子就是我的,我花钱(34岁$13k,40岁$50k),我受苦,任何人都请尊重我的决定”。生育权这件事和生育意愿这件事没关系,但两者都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特权是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的事。真是受够了为这些“特权”买单的人生。 影片幸好让她顺利冻卵——希望她好,因为真的,你值得,正如我值得。 P.S. 除了冻卵这件事以外电影也不乏惊喜。去看,去看,去看! 通过三场2-3小时的影院放映,我看完了这一季。很新颖的追剧方式。 制作精良,至少是按照HBO历史剧情片的规格拍摄的。前面被我硬生生看成了探案剧,因为不知道之前讲了什么,一直在试图破译每个角色的前情提要。后来证实整部剧是讲Jesus和他的信徒们在人间的故事。第一集就有圣彼得的诞生故事(原Simon,现Peter),笑点好多。即便题材很“lofty”,情节非常接地气。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信徒也要洗衣服,一个很有觉悟,一个不停叨叨“我们该把时间放到更重要的事上。明明有更高尚的使命去完成,还把时间浪费在洗衣上面成何体统”。欸,怎么像我妈跟我会有的对话? 该剧的核心或许就是试图说服观众,Jesus的确可以施展奇迹,但只在他想的时候("when the time is right")。祂也重申过:祂的到来并不是为了给人间带来和平(peace),而是提供一把剑(sword)。 剧里Jesus选择性的复活,我仍旧无法理解。但又可以普适性地理解祂给出的理由:为什么幸运独独降临在我的身上,not WHO, but WHEN。而没有理由的幸运常常也不能持续太久。 P.S. Jesus青睐非犹太人,让我想到一些中国的精神白人,我忏悔。 “I❿ been enlightened, more or less.”——巧妙精简地概括了某种精神状态。 电影本身是概念电影,好概念,视听完美,就是无聊。就是那种那里死亡密布,这里在介绍“这是迷迭香”“这是茴香”,打扫卫生,“我不要调任”“这样会买不了联排别墅”的荒谬。荒谬却可以理解,理解却不认为这值得拍这么长一部影片。 电影构成了犹太大屠杀题材中罕见的视角,至于结尾的处理,见仁见智吧。我觉得是一种生趣但也不多。 这么看来女性角色在银幕上还是进步颇丰的,至少我相信现在如果翻拍一部Dorothy,不需要在她强悍、勇敢的本质上硬加上各种刻板印象的尖叫与眼泪。 舞台剧风格的老电影,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有限的道具和特效却不断能产生让人直叹天才的地方。最后的鸡汤我是没听进去,不过三个男人一个没有脑子(但木偶人在逃亡中就已经是脑力担当),一个没有心,一个没有勇气,怎么看怎么像寓言故事。 结尾太棒了——告别时Tin Man说:现在我知道我一定有心了,because now it❼breaking;狮子说:我知道如果没有你就不会有这份勇气;木偶人什么都没有说。就让故事放在这里。 影厅上座率超高,也是近期最让人惊喜的院线国产片(虽然我也没看几部)。不知道环形叙事的剧本是不是想向盖·里奇、昆汀·塔伦蒂诺看齐,那是差得远的,但放在贺岁档可以一看。最后居然有被煽到,不过这不是惊喜的理由,理由主要是神经质的部分很逗乐。 缺点是这个多角故事展开得惊喜不足。郭富城的角色相当夺目,但在这样一个剧本里,这未必是件好事。除此以外的高亮就是俩当好人当不好,当坏人当不了的穷兄弟了。但是我想看到黑帮的几位、警署的几位更多的戏份,可能就小弟、修车工、小年轻情侣这边的少戏份是足够了的。 意料之外地好看,台词幽默,动作戏在线。关键是男女主太太太太性感了,加上这摄影师是拍婚纱广告出身的吧……不《壮志凌云》的时候就在铂爵旅拍。 男主高配版Bradley Cooper,女主精致版Angelina Jolie,在这个好莱坞颜值下滑严重的时代,这部印度电影反而让我想起了黄金时期的好莱坞。印度痕迹当然也少不了,我后面那排的印度人团建已经嗨了,从女主出场嗨到结尾战狼。 推荐博弈和逃杀类惊悚片爱好者观看。之前在影院看了太多次这部影片的预告片,以至于到最后都没看到冰冻的摩天轮、眼睛被冻住等景象令我深感意外。最后的成品剔除了地球上天气异变等所有要素,完全是发生在空间站以内的人性惊悚片——美俄各三位(一女两男),地球爆发战争,两方各自收到指令“Take the control of I.S.S.”,故事开始。 很久没看到这么复古的剧情设计了,我非常喜欢。算是唯一的一场激烈动作戏也十分能调度人的心绪,除此以外的剑拔弩张是精彩的。两位幸存者(严格意义上说仍旧是开放式结尾,幸存与否并非板上钉钉)都比较正常,算是给逃生电影画了个不错的句号。 分数在外网不高感觉主要是定位问题,因为实在愧对Sci-Fi这个唯一的电影标签;说是Thriller差不多,还是封闭空间小成本的那种路子。 AMC Screen Unseen: January 8 百分百的沉重论文电影,看完很想采访同时观影的群众有何感想。这是做学术的时候常有的疑虑:即便发现了问题,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走访确认了是Caste而非单纯的Race造成了一个群体被打压的处境,然后呢?我们真的有造成任何影响吗,还是只是在圈地自萌?这是一本畅销书,但不妨碍我没听说过,不妨碍它畅销有弗洛伊德案和美国大选的因素,不妨碍它借鉴的文献,我相信也同样卓众,却名不见经传。 我总是对这一切怀抱悲观的态度。就像这部电影,我认同影像化的必要性——没有人会对枪响、浮垫上不允许触摸泳池水的黑人男孩、被剪头发的去individual化的犹太女人们无动于衷,但它真的带来了任何改变吗? 不过知道是有必要的。作为论文来说,论点我觉得一般不妨碍我欣赏它漂亮的论证过程。 跟童漠男的脱口秀一样,标准的四星半。跟脱口秀是同理的,扎根悲剧的喜剧最好笑,植根现实的童话最高潮。硬要说,唯一的缺点是最后煽完还有一个演讲,眼泪都憋回去了一点。 前面非常好笑。演员班底有两个惹眼的脱口秀演员,一个脱胎于《爱情公寓》的熟脸——搭配高潮里的乐队和rap元素,以及社交媒体和演唱会式,整部电影显得年轻。主旨当然也是,直戳悲惨年轻打工人的心扉。怎么说呢,在美国看这部电影,完全感觉不到人在美国。 最后贺岁片吧,赫然写着理想主义的胜利,但也残酷地说出了这个道理:这也配叫理想主义,那现实是不是太糟了点。 忽略令女性极其不适的各种胸部特写及女角色塑造,如果可以忽略的话,这是一部无聊的热血日漫。 无聊,因为我中途看了好几次时间。 无聊,因为男主角的每次成长都像好莱坞故事课上会讲的叙事套路,我相信如果你看过一些电影,他的每次蜕变台词,都在你心中已经预先成型。 无聊,因为变数之一Kamina能否死而复生,变数之二Princess Nia是否是间谍,如果我剧透了其实你的失望也不会全部归咎于对我的人品,更在于答案本身。 如果能只看对决cut就好了,这是我的最大观感。虽然我没看过一些同类日漫,但猜应该和高达、咒术回战之类的差不多——反正跟我看过的EVA就差不多,甚至还有点「星战或指环王的规模缩小版」或「驯龙高手的更攻壳机动队一点版」的感觉。 后面又放了螺岩篇,我在网上看的,比红莲篇好。刻板女性描写问题依旧突出,不过网上看可以快进,我这边观感好了许多。除此以外的故事升拔了几个度,首先反套路地一开头就打倒“father”,最后还有洗白桥段。其次相对于红莲篇总体的热血喜剧性质,这部的结尾遁入悲剧,在一脉相承的“major character death”基础上注入了“要接受死亡”的精神。悲剧婚礼也一直是我喜欢的(比如《葬送的芙莉莲》),孤独地回归天涯则是每个英雄的宿命。再者,更热血了。热血从一至终,失败多回,但都绝地求生。“钻头”的意象想出及利用得极好。给该系列作结,结得不错。 没有评分这么差,是有枪战与爆破的标准警匪港片。优点是猜不到结局是什么,所以当结局出来的时候,我直呼:THAT❜SO GAY! 塑造不来女角色就别塑造了,还不如双男主索性各自的家庭都是男朋友或父母或宠物,方兴也仿佛男同本子里走出来的男三。从林阵安发现修浩是卧底,把笔记本电脑一把甩下高楼,到公路中央夹杂怨气与激情的摊牌,再到整场钢铁厂的高潮戏,完全靠(我嗑)双男主撑起来的。 P.S. 我差点以为暗网李佳琪是建模屏幕前的修浩在表演,吓死。 影厅笑声不断。爱死Tina Fey!整部影片充斥着才华——哈哈,划掉,Gen Z的各类显著元素 撞上 老年人会喜欢的一些个百老汇与装腔作势——仿佛我的侧写。我都不知道我没打五星的理由,但有一些东西让我打不下那半星,又不妨碍我强推这部电影。 歌舞很聪明,因为如果没有歌舞,实在和千禧年的五六七八部青春片太像了。只是千禧年没有抖音,在短视频和爽文横飞的年代,在这类片子里谁还想看丑小鸭怎样真实地受到欺凌,再一步一步乏味可陈地实现自我超越,顺便俘获最帅的男孩。况且这部片子的快节奏直接留出时间,拍出丑小鸭变质的另一种可能性,再重拾善良显然净化得更为彻底。 好了编不下去了。我喜欢歌舞纯粹是实在太符合本片沙雕的调性了,我喜欢沙雕喜剧。歌不错,《Someone Gets Hurt》配合那MV直接Shazam识曲伺候,事实上整支Spotify列表都被我移入了白日歌单。 P.S. 我以为卫生间里Cady会跟Regina亲亲。 我想看卫生间里Cady和Regina亲亲。 开头女士智熄操作预警,事实上整部影片里的女性角色(除了the replacement)都呈现毫无弧光的正面(the replacement则是毫无弧光的对于主角而言的恶),预警。好在节奏明快,迅速进入Jason Statham的复仇。 就像近年来成功的动作片所揭示的,动作片根本不需要主角成长,越快打,越快爽,越好。而且这部影片比起《Die Hard》更接近于《First Blood》,连男主角的家庭问题都省了,直接就是扔了个由头,立时导出一个在他人各种溢美之词中升起的独狼杀手开始杀杀杀。Jason Statham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他做了制片人后更是猖狂,那“未见其人,但江湖上皆是他的传说”的铺垫语一串一串,我听到同排的人也是听到就噗嗤。看见打戏了不会嘲。 大场面和剧情一样不多,打斗以量取胜,而且多以1v1的方式展开,呈现一种港片式的复古。杰森的脸上已有皱纹,但看他的动作质量我仍会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评价怎么都这么消极,我觉得意外地好看! 首先跟《Mean Girls》一样都有种「神经质无厘头喜剧」的属性,我喜欢,影厅反馈也不错。 其次作为宗教电影,这部影片跟娱乐性的平衡做得不错,我可以感受到信教者和不信教者都可以是本片受众,只要保持开明的心态。这也是罕见的「分三段式却不至于因冗长无味而令观众困乏」的影片。 再者,罢工之后看到了更多黑人电影,可能是巧合,绝对是进步。我很喜欢这个老生常谈的圣经故事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黑人电影,BGM好听,幽默感超多,suffering在黑人身上更加突出且具有说服力,甚至与之相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短暂出演也因为其种族属性而荒谬到笑死。 再再者,影片对“Knowledge is stronger than belief”的反驳基于驳论。这句话的信仰者第一个是起初以诈骗赚钱的男主,第二个是罗马秃头长官在行刑前的陈辞。这种论证方式对我而言更具强悍的说服力。 P.S. 我都没认出一美,他都胖成鹰眼了,还是撞击后版(有人说这评语能折寿)。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