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厚重的名片
榆中,地处祖国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是省会兰州的东大门和东西连接的要冲;古丝绸之路分三路穿境而过,黄河径流榆中来紫堡桑园峡和青城黄河谷地,并孕育了榆中数千年的灿烂文明。
境内出土的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等不同文化类型的彩陶无不传递和印证着远古先祖们在这片热土繁衍生息、播洒原始文明火种的历史信息。榆中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县,“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故名“榆中”。
西秦可汗乞伏国仁筑勇士城,建都苑川;西夏李元昊筑瓦川会城;元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讨西夏,休兵兴隆侧;明朝历代肃藩王牧马官滩,兴修陵塚地宫;明末闯王李自成榆中揭竿起义,后又兵败归隐青城……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源远流长!
榆中,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地形地貌独特、名胜古迹遍布、旅游资源丰富。
“陇右名山”兴隆山森林密布、风景秀丽,是国家4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中屋脊”马啣山海拔3670米,四季冻土、六月飞雪、高耸奇峻。
北部山区经过退耕还林还草和局部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生态不断得到恢复。黄河水乡——古镇青城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因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明清古建筑群,已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和平牡丹园是全国三大牡丹基因库之一,因独有的紫斑牡丹而享誉全国、闻名遐迩……
县内交通四通八达,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基础设施更新完善,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全县农业以高原夏菜、冷凉型蔬菜无公害蔬菜、花卉种植、设施农业等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销售、运输一条龙的优势产业链。
以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生物医药、非公企业、旅游产业、科研教育机构等不断壮大兴起,为榆中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特别是近年来,榆中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各项事业生机盎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导全局,“15355”的发展思路是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的宏伟蓝图,南游、北药、东工、西商、中农的发展格局正逐步实施。“一带一路”的历史战略为榆中县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从历史上看,榆中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节点地带,榆中为兰州城市副中心,使榆中发展真正上升为兰州城区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榆中机场改扩建、兰新二线、兰渝铁路、宝兰客专运营、城际轨道交通修建、环城高速路建设等区域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使榆中在十三五期间,要发展成为兰州城市东拓的承载区、全省商贸物流聚集区、生态旅游的富集区、新兴产业的示范区、人居环境理想居住区。
今天的榆中,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实力榆中、魅力榆中、生态榆中、活力榆中、幸福榆中、实干榆中“六个榆中”建设。
榆中大地, 魅力无限,生态环境优化、城乡面貌一新,交通便利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山川壮美秀丽,经济欣欣向荣,这个充满现代文明的东部新城在丝绸古道上日新月异,正在舒展绮丽画卷,萌发无限生机!
❤这里有大城市的热闹,但不至于喧嚣;这里有大城市的温暖,但不至于灼热。
榆中的美
需要你亲自来过慢慢体会
秦安县
秦安县隶属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4°51′,东经105°40′;总面积1601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秦安县辖12个镇、5个乡。
总人口61.8万(2012年)。2015年,秦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6亿元。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
秦安县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截至2015年,秦安县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秦安是天水的北大门,天巉公路、靖天公路纵贯南北,泾甘公路横穿东西,叶莲公路、蔡莲公路建成通车,已成为沟通陇东、陇南、兰州及西安的交通枢纽。
2005年以来,秦安县建成和正在实施公路项目达62个,总工作量2.54亿元。新建二级公路1条40.39千米,新改建三级公路3条21.52千米,四级公路3条58.8千米,农一级、农二级公路64条316千米,新建及加固桥梁568.7米/10座。
截至2011年,秦安县由1条国道主干线和3条省道组成的纵贯南北,横联东西,衔接毗邻周边县区的主干道公路网已初具规模,由205.927千米县乡公路和1341.03千米乡村道路构成的干支相连。
至2011年,秦安县通车总里程为1784.42千米,其中国道52千米,省道187.12千米,县乡公路204.27千米,乡村道路1341.03千米。秦安县乡镇通班车率100%,行政村通班车率70%,有客运班线30条,货运专线21条。
秦安县由1条国道主干线和3条省道组成的纵贯南北,横联东西。铁路 秦安站是宝兰客运专线的普通中间站,宝兰客运专线秦安站位于310国道(天巉公路)以东、鸭儿沟以南葫芦河以西区域。
结合车站站房出入口设置站前广场、公交车、出租车及社会停车场。车站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按2站台4道设计,站房建筑面积近3500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数可达1000人。
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年代距今7800—4800年,文化遗存延续长达3000年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风景区
秦安县凤山风景区位于秦安县城东凤山上,主要有凤山森林公园、泰山庙、青莲念佛堂三部分组成。2013年9月25日,秦安县凤山景区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定,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女娲祠
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南侧,主要建筑有“娲皇宫”和“女娲祠门牌”,最早的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称“龙泉山”,山梁称风台梁,梁下迤右有龙泉寺,即张锦读书处;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庙毁于一旦。
女娲祠历经沧桑,时至今日已经是五次迁建。
街亭古战场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千米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千米,是一处宽约6千米、长达十几千米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兴国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元代建筑群。据载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瘫塌,只剩下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
秦安文庙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约4.5亩),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极具规模,曾是天水地区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崇圣尊孔之地。
秦安县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华街,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馆藏文物506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件,二级72件,三级385件,从距今1亿年的鱼化石,距今2500万年的铲齿象牙化石,新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用具到明清时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没有缺环和断代。
馆藏品位居全省100家文物收藏单位的前10位。
著 名人物
伏羲,俗称“人祖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初祖。“三皇”之首。
女娲,亦称娲皇、女娲娘娘,与伏羲同母,生于成纪,风姓,蛇身,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李广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
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吕光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386年-399年在位。
李暠 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
李思训唐代杰出画家。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权德舆 唐代文学家,唐宪宗时期宰相。
李翱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胡缵宗 明代著名官员,文人,著有《鸟鼠山人集》、《秦州志》等。
安维峻 清代著名谏官,人称陇上铁汉。
李渊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内链变更战略家。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秦安县),唐朝第二位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永靖县
永靖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东北与兰州市接壤,南濒刘家峡水库(今名炳灵湖),西北与青海省民和县为邻。
位于东经102°53′至103°39′,北纬35°47′至36°12′之间,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205600人(2012年),2012年,永靖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亿元。永靖县有刘家峡、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炳灵寺石窟等著名景点。
永靖县素称“河州北乡”,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第一批县份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库的重点移民县。
刘家峡
刘家峡位于青海与甘肃交界处,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西南约八十公里。
刘家峡水库有一个很大的水利发电站,可供应陕、甘、青三省的用电。进入峡谷后,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变化多端,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盐锅峡水电站上游1公里处的罗家堡老虎口恐龙湾,距县城水路43公里。在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1999年8月发现10类150组,1724个恐龙足印化石,同时还发现鸟脚印、植物、叶肢介等化石。
其中至少包括两类巨型晰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鸟脚类、一类翼龙类和形态独特的虚骨龙足印,还有尚未归属的单个足印。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炳灵寺石窟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
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
来源:白银大城小事 综合发布:信息兰州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