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区域概况
靖远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地处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行政区面积为5614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县境154公里,属甘肃省黄河流经最长的县(区)。境内海拔在1257—3017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56~201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9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达1700毫米,年均气温8.9℃,日照率为62%,属干旱温暖性气候。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82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5.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5418吨/平方公里·年,自然植被稀少,森林覆盖率很低,属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县域内干旱少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井泉水水质较硬,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地制约着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全省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靖远县自产水资源总量为0.35亿m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0.3亿m³,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0.05亿m³。全县现状年用水量3.28亿m³,占全县水资源允许可利用量3.49亿m³的88.74%,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4.5%以上,由于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应用推广、工商服务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比重逐年下降。
第二节 “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靖远县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深化水利改革、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力度。全县努力践行以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治水思路,全县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重点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及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020年末,全县“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水利项目46项,项目总投资16.19亿元(不含扶贫、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水利相关投资)。
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成效显著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底线任务,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托底饮水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行动,制定实施多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通过实施靖远县年度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4.7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持续推进人饮工程巩固提升及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等项目,解决了区域供水不足问题等问题,改善了供水水质,提高供水保证率。
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式农村人饮工程57处,日设计供水能力达3.4万方,覆盖人口共34.3万人,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为改善民生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基础保障。2020年底,靖远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全县千人以上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率87%,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达到98%,自然村通水率90%。
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通过实施靖远县2015年抗旱引调提水项目和靖远县2016年抗旱应急引调提水项目,分别解决了靖远县干旱期2.46万人用水及畜禽用水和靖丰渠灌区基本农田灌溉问题;实施靖远县2017年刘川坝吴公路两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供水工程,改造刘川工程七支渠2公里,新建提水泵站2座,安装干支管道62公里等。
三、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全县用水总量减少至3.02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33m³/万元,管网漏损率降至11.2%。全县节水灌溉工作稳步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大幅提升至0.58。实施靖远县中堡大型泵站和刘川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提升泵站运行效率,恢复灌溉面积1.14万亩;建设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刘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通过维修、改造干支渠及其配套建筑物,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037万亩,节水385.79万m³;建设完成靖远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靖乐渠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小型农田水利脱贫攻坚专项工程永新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靖丰渠渠首改造及北干渠管道输水工程、沣泰渠中滩支渠渠道衬砌工程及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工程等,发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升渠道输水能力,改善灌区灌溉设施,全县灌区综合能耗持续下降,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灌区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四、防洪减灾能力整体加强
“十三五”期间,完成172项目“黄河干流靖远段防洪治理工程”1项,完成投资39500万元,县域内黄河干流防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建成达标堤防70多公里,确保了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重要设施度汛安全。实施了祖历河靖远县庄口至罗家湾段防洪治理工程、靖远县川口至大庙公路防洪工程、水利薄弱环节靖远县旱沟(吊流沟、大沟、马尾沟)防洪治理、靖远县冰道沟烟洞沟防洪治理工程、水毁抢修工程及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等,治理河长27km,保护人口1.4万人,保护农田2万余亩,建成自动雨量站89处,山洪灾害防治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基本建立,县域重点河流防洪能力明显增强。
五、水土保持工作稳步推进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38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65.9%,“十三五”期间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水土保持项目、2019年靖远县水资源节约与保护项目、靖远县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补短板项目等项目,新增水平梯田10.69公顷,沟坝地113.53公顷,营造水保林190.76公顷,封育治理670.22公顷,有效遏制了区域水土流失,提高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人居生活环境。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县水利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整体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单位
指标完成情况
“十三五”
规划
2020年
1
用水总量控制
亿立方米
3.02
3.02
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33
33
3
农村集中供水率
%
60
98
4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60
86
5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8
0.58
6
新发展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
5
5
7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km²
100
120
8
国家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100
100
第三节 水利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着力解决好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加快推进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要求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要求高标准保障城乡生活和重点工业供水安全,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刚性用水需求的制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求坚持人水和谐,加快转变用水方式,着力缓解水资源水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全面推进水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创新引领、法治保障的水利体制机制,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县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对新形势下保障水安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县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依然薄弱,治水兴水还面临严峻挑战,水利建设尚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
1、水资源日趋短缺,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020年末,通过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措施,我县国民经济各行业总用水量达3.02亿m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90%。人均水资源量为135m³,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2%和6.2%,同时,靖远县属极度干旱山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多导致降雨时空分布极度失衡,水资源量多为季节性洪水难以利用,干旱缺水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率的提高,缺水形势呈加重趋势,水质型缺水将成为治水的重点和难点。
2、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利用效率与效益偏低。全县尚未形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相适应的、完备的水工程网络体系,用水保障能力不高,少数贫困山区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黄河主要支流水资源调控能力低下,小流域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雨水积蓄工程小而分散尚不能形成有效水源供给。靖远县属甘肃省高扬程提水泵站集中区,提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县总有效灌溉面积达80%以上,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灌溉扬程高、成本高、单方水效益低。
3、水土流失严重,沿黄灌区次生盐碱化加重,流域治理严重滞后。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828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5.9%,治理任务非常艰巨。黄河两岸一、二级阶地受农田灌溉回归水的影响,排水不畅,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治理难度很大。全县需治理河流及河堤30余条段,多数堤坝设防标准偏低,抗旱防汛减灾的社会保障、预案制度和管理体系尚需健全完善。
4、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薄弱,能力亟待提升。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尚未理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手段薄弱。政府对涉水事务进行社会管理的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河道采砂无序管理的现象屡禁不止;有关涉水事务社会管理的规划、政策、制度等还不健全;应对重大水突发事件的对策,还缺乏应有的手段;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5、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水管单位体制不明、机制不活,冗员负担重、经费保障能力低;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现行水价标准低于供水成本,不能有效发挥对水资源的杠杆调控作用,水利工程不能完全发挥效益。
6、水利投资不足、渠道单一,制约水利发展。水利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一些急需建设的工程难以及时开工,部分国列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度大。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强,通过市场融资的局限性大,农村“两工”的取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劳筹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水利改革与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党中央将黄河治理保护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黄河流域治理保护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国务院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快推进水利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水利投资在“六稳”“六保”中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一系列兴水惠民决策部署,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凸显。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靖远县水利工作处于挖潜力、补短板、强监管、激活力、提质量的发展阶段,要立足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充分利用新机遇、新条件,妥善应对各种水安全风险和挑战,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幸福河湖的战略高度,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全面推动大保护,协同大治理,实现全县生态治理不断好转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聚焦“节约用水、水资源配置、防洪安全、生态修复、智慧水利”五个方面,重点抓好“水利工程提质增效、水利信息化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土保持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改革和科技创新”等七项工作,持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支撑能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节约用水、高效利用。贯彻“深度节水、极限节水”理念,将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的位置,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防治结合,系统保护。立足全县生态战略地位,落实“源头责任”、强化“上游担当”,构筑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统筹流域区域、地上地下、城市乡村,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加强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
改革创新,政策驱动。针对靖远县水情特点,突出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水法治管理,加快推进生态补偿、水权、水价、水利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法治化水平,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灾害问题。
第三节 水利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水安全保障提档升级取得突破。节水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形成;防汛抗旱补短板工程抓紧实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河湖和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重点领域水利改革取得突破,水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现代水治理五大体系。具体目标如下:
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6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9立方米以内;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启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1以上。
供水安全保障。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及农村供水管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农村规模以上工程供水人口占比达到70%以上,万人以上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全部划定。
防汛抗旱体系更加完善。防洪工程短板基本补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黄河干流、祖厉河及其主要支流、浅山区山洪沟道及重点中小河流重点河段达到设防标准,黄河干流和祖厉河河道堤防达标率超过90%,县城防洪能力明显增强。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工程调度进一步科学规范,重点山洪沟道及中水河流治理加快推进,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水旱灾害损失率持续下降。
水生态治理与修复明显加快。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县域水源涵养林覆盖率达80%以上;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严重超采区超采量明显退减;河道生态用水挤占量进一步降低。
行业能力明显提升。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能力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江河湖泊、水土保持、水安全风险、水利工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用水户监管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完善地方水法规体系。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流域上下游、河流左右岸、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保护机制初步建立。
水利改革持续深化。适应“放管服”深化改革要求,及时更新水行政文件,持续深化水权水价、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水利投融资创新改革,不断激活水利建设市场。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科研能力和水平。
专栏2 “十四五”水利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预估)
2025年
备注
1
用水总量(亿m³)
3.02
3.64
约束性
2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8
0.61
约束性
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³/万元)
33
29
约束性
4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85
95
预期性
5
江河堤防达标率(%)
90
预期性
6
主要用水户监管率(%)
70
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