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太难抢了!你手中的闲钱可以这样用,国债难抢,闲置资金可以这样利用

facai369 传统文化 2024-12-20 9 0

“刚要付款额度就没了”“线上抢不到,网点排队也买不到”……6月10日,2024年第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和2024年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开售后不久,各银行网点就出现了“一债难求”,手机银行额度更是“手慢无”,场景火爆。今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下行和银行大额存单停售,国债正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心水”的理财选项,6月14日首次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后迎来一轮“抢购潮”。业内分析认为,低利率时代下,投资者更倾向低风险存款产品,银行理财“存款化”也日趋明显,投资者在关注产品风险评级、类型和资产配置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多元化投资。


■廖木兴/图

“开售即售罄”

今年以来国债销售火爆

6月10日,财政部发行第三期国债和第四期国债,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合计500亿元。其中,第三期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四期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5%,最大发行额250亿元。除线下柜台外,包括工商银行等32家网银成员同时通过网上银行代销;农业银行等16家手机银行试点成员同时通过其手机银行代销。

开售当天,不到十分钟,工行、中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银行的手机App均显示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可销售额度为0,已无法在该渠道购买。

“开售即售罄”的火爆销售状况在今年已经数度上演,国债成为了今年理财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网红”。

3月10日,2024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售,销售情况火爆,不少银行网点的额度在首日就被抢购一空。4月10日,202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正式发行,有银行在开售当日1分钟就售罄。5月10日,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发售后,多家银行网点的认购额度基本上几小时便被全部抢光,投资者只有靠“抢”才能买到。

今年4月以来,受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99.7%,进度明显快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

“从柜面销售看,多数银行销售时长超过2小时。网上(手机)端因可同时容纳更多投资者购买,销售更加集中,32家银行的网上(手机)端销售时长平均约半小时,但是有2家银行销售时长持续不到1分钟,基本上是秒光,另有7家银行是6分钟内售罄。”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

被抢购的不仅仅是储蓄式国债,记账式国债也比以往更为火爆。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就是记账式国债,目前已发行的2024年第一期(30年期)和第二期(20年期)特别国债发行利率分别为2.57%、2.49%,少部分面向个人销售的银行额度同样出现“开售即售罄”的现象。

“打开页面的时候显示还有额度,正准备付款就显示已售罄了,”广州的徐女士(化名)对记者感叹道,“手慢一点都抢不到。”5月27日,今年第二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对个人投资者开放,投资者可在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的网银、柜台销售渠道和手机端购买。然而,在开售十几分钟后,招商银行就售罄了5亿元的额度,浙商银行在6分钟内售罄5000万元额度后又追加了1亿元额度。

超长期特别国债

认购没风险但交易有风险

对于“一债难求”的现象,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近来存款利率持续下降,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储蓄国债认购方式便捷,并且具有无违约风险、投资门槛低以及收益稳定可预期的优势。此外在流动性上,投资者还能通过储蓄国债质押获取短期银行贷款。业内分析也认为,随着银行存款收益率持续下降、大额存单停发等,未来高收益资产会更加有限,同时市场缺乏安全资产,投资者对国债的投资需求相应增多。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24年5月,大额存单发行数量为407只,环比下降5.35%,同比下降16.94%。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纷纷收紧大额存单发行,甚至停发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不少中小行反而逆势揽储,积极发售大额存单以增加获客。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将成为常态,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出现“倒挂”,预计后续存款利率仍会迎来多轮调降,以压降存款成本、减缓银行息差缩窄压力。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银行存款成本率仍处高位,息差收窄压力之下,银行需要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的量价水平,3年期中长期大额存单发行数量呈下降趋势。

实际上,自2022年8月以来,储蓄国债票面利率也经过了多轮调降。以2023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为例,3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2.95%,5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3.07%,而今年,同期限国债票面年利率分别为2.38%、2.5%,均较去年下行57个BP。尽管储蓄国债的发行利率一路走低,但相比国有大行、股份行的同期限定存主流利率仍有优势。按照大行最新挂牌利率和主流执行利率来看,3年期、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分别为1.95%和2%,执行利率最高可上浮至2.35%左右。

“说实在的,超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不算高,看中的就是稳定性。”错失投资机会的徐女士略带遗憾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一降再降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跌破3%,自己买的理财产品也不再保本,收益率持续下降不说,甚至还提前退市了,“想想都心塞。”徐女士说,细算下来,票面利率2.49%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其实也挺香的”,没想到赶了个大早,还是扑了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超长期特别国债没有风险,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交易有风险。

“对于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很难将手中的超长期国债持有20年、30年或50年,通常都会提前卖出,需要变现的时候,难免面临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收益”,某国有行广州一家网点的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事实上,超长期国债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首日就遭到了资金的炒作,盘中一度大涨25%,触发两次临时停牌,这也意味着,如果投资者是在涨幅最高点买入的,可能已经透支了未来10年的利息收入,“风险还是挺大的”,上述理财经理提醒。

早在5月17日,财政部发布《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表示,记账式国债的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记账式国债,个人投资者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

抢不到国债,还有这些稳健理财可选

在国债成为“香饽饽”的当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仍有不少投资者选择了“弃权”,有因为期限太长,对自己的岁数“不大友好”;有被二级市场交易存在风险“劝退”;甚至有人因为销售太火爆,不想跟风“秒”。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除了抢国债,稳健理财还有哪些可以考虑的替代选择呢?

1 存钱,存钱,还是存钱

人民币存款余额又涨了!一降再降的存款利率并未阻挡居民的储蓄热情,6月14日,央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9.18万亿元,同比增长6.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3.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13万亿元。

“年少只知‘买买买’爽,如今方知储蓄香。”存钱成为当下投资者的新风潮。在居民热衷存款的当下,如何将钱存入银行也需要精心策划和选择。当前,从国有大行到地方小银行,再到互联网银行,每家银行可提供的存款产品、利率和风险水平都有所不同,直接影响投资者的资产收益。今年以来,多家银行推出的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并不比大额存单低,关键是起购门槛低,适合理财小白入手。大中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大多数都在2.5%以下,一些地方小银行的利率则在3.5%以上,部分银行能突破4%,最高甚至超过5%。比如,九台农商行3年、5年定存利率,分别是3.57%和3.6%,洛阳银行5年定存达到了4%,南充银行3年定存就有4.67%,5年定存更是达到了5.22%。

除了挑选心水的存款产品,精明的投资者还有自己的一套存钱法。广州白领小刘告诉记者,自己跟风学习了一套“12存单法”,即每月在银行存入一张存期为一年的存单,从第13个月开始,取出一年期已到期存单的本金和利息,并连同当月需存入的金额继续存入一张新的存单,以保证手头固定有12张存单。当需要急用钱时,存款人可取出近期存入的存单,以避免损失利息。“抢不到国债,大额存单的门槛我也够不着,这个存钱法确实很适合我”。

2 仍有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6%

除了存款产品,普通投资者可以考虑稳定性较高的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5月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跌,现金管理类产品区间收益首次跌破2%,封闭式固收类产品区间收益首次跌破4%。收益率的下跌并不意味着兑付能力减弱,5月末,在6个月及以下期限的产品中,兑付收益率(年化)最高为5.4245%,为“兴银理财稳利丰收封闭式6001号固收类理财产品9C33601A”,招银理财的“招银理财招睿目标盈智远稳进1号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以实际兑付收益率(年化)4.7584%排名第二。

有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大部分谨慎型投资者对投资收益波动接受度低,在市场波动较大的行情下,宁可降低收益,也要规避不确定性,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重点查看产品的风险情况,优先选择风险等级为1级或2级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等。

6月14日,记者查询发现,在一片“2字头”收益率的产品里,仍有不少年化收益率高达5%-6%的短期理财产品可以“捡漏”。比如农银理财5月底推出的固收类“农银安心灵动120天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年化率高达6.79%,兴银理财的“稳利添周盈增利10号A”,该产品自3月12日起成立,近三个月以来年化利率高达5.264%,建信理财的“龙鑫固收类最低持有1年JX040301”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5.06%。

3 储蓄险功能更丰富,提前退保可能有损失

除了储蓄和理财,同样刚兑、投资期限长的储蓄险也成为了国债的“平替”之一。有保险代理人表示,与额度时常“秒光”的国债相比,储蓄险产品选择较多,购买更加便捷。近年来,凭借保证收益、资金灵活等特点,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行情火热,是多家保险公司的主力产品。

从收益来看,20年期、30年期、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利率分别为2.49%、2.57%、2.53%。上述代理人表示,对国债派发的票息若进行再投资,投资者可能面临再投资风险。

在业内看来,储蓄险在收益方面更有优势,但未来产品利率也呈现下行趋势。泛华控股集团产品中心创新定制部总经理冉永兰向记者介绍,目前大部分储蓄险预定利率是3.0%,投保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的长期内部收益率在2.7%-2.9%。

尽管储蓄险可以通过保单贷款获取一定的资金,但提前退保往往会导致损失。冉永兰介绍,目前普通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储蓄险可能存在误区,比如误以为两者是类似的金融产品。实际上,国债是固定收益型金融产品,仅有一定的储蓄功能。保险产品除了储蓄功能外,还为被保险人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障。

记者留意到,增额终身寿险可以指定受益人,财富传承的功能凸显;能提供稳定资金流的年金险更多应用于个人养老、子女教育的家庭资产规划。

冉永兰表示,根据“家庭资产配置标准普尔图”,家庭中可用于投资资产的40%应当投资于可获得长期收益的资产。普通投资者合计用于配置长期国债与储蓄险的可投资资产建议不超过上述比例,以降低家庭的资金压力。

都在抢,你知道自己买的国债是哪一种吗?

目前我国的国债类型主要包括两种,按照不同的发售对象,分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大类。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购买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如持有到期,均可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那么这两种国债有什么区别呢?

●凭证式储蓄国债直接面向个人销售,常见的储蓄国债期限为3年和5年。其中,凭证式储蓄国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逾期办理兑付不加计利息。如投资者需要提前兑取,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和纸质认购凭证,到购买该支国债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按规定办理。持有国债不满半年的,提前兑取时不计付利息,只偿付本金;持有国债满半年及以上的,提前兑取时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和有关发行公告中明确的计息方式计付利息并偿付本金。

●电子式储蓄国债按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在付息日和还本日,利息、本金会自动划入投资者资金账户。如投资者需要提前兑取,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和资金账户,到购买该支国债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按规定办理。持有国债不满半年的,提前兑取时不计付利息,只偿付本金;持有国债满半年及以上的,提前兑取时按照实际持有时间和有关发行公告中明确的计息方式计付利息并偿付本金。

●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式国债不同的是,记账式国债在一级市场通过承销团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一年期以下的记账式国债以低于面值的价格贴现发行,到期一次性按面值还本,贴现发行的价格与面值之间的差额体现为利息。1年期(含)—10年期(不含)记账式国债每年付息一次,10年期及以上期限记账式国债每半年付息一次。在付息日,当期利息会自动划入投资者账户,但如果于记账式国债付息日前卖出将无法获得最近一个付息周期的利息。如果投资者持有到期,债券本金及最后一个付息周期的利息于到期日划入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

变现方式上,两类国债也有很大的区别,储蓄式国债虽然可以提前兑付,但在存续期内不可上市交易,不存在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二级市场受到资本损失的问题。而记账式国债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其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林广豪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