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精神的例子影视建党题材电影的国家记忆,家国精神与国家记忆,影视建党题材电影

facai369 孩子起名 2024-12-18 6 0

家国精神的例子影视建党题材电影的国家记忆

《1921》海报 《建党伟业》剧照 《革命者》海报   国家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它不仅是对国家历史的记载,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国家凝魂聚气的基础。国家记忆的建构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尤其在当下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影像化时代,国家记忆的建构需要适应传播技术的变革、受众媒介接触及接受心理的变化,以及微传播、微接受所带来的“微化”的文化产品生产乃至艺术创作。电影作为文化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于文化传承、价值观塑造意义深远,其在影像宣教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使电影成为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镌刻国家记忆的文化使命。从具有“起点性质”的《开天辟地》,到呈现“历史巨变”的《建党伟业》,到关注“个人历史”的《1921》与《革命者》等建党题材电影从记录式、纵览式的宏观叙述,逐渐转向了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的巧妙统一,以注重整体性、发展性的历史思维,尊重历史,审视历史,发掘历史中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的闪光点。 以时间标记唤醒国家记忆   时间并非一种单纯的刻度标识,它关联着个体及群体的身份确定、共识形成,那种面向过去、尊重历史、注重传统的过去主导型时间观对于记忆建构至关重要。建党题材电影聚焦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性时间”。   建党题材电影作为周期性创作,会持续不断地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之后的征程,以反复呈现的方式,将重要的、有意义的、值得回忆的时间节点生动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时代位移中不断回顾党的辉煌历程,并促使过去与当下频繁互动,常忆常新。作为建党题材电影红色起点的《开天辟地》乃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从宏观视角“全景式”审视建党这一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围绕“中国将走向何方,谁能拯救中国”的深沉议题展开叙事。影片采用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方式,以时间为主线,严谨地记录事实,显现民众对光明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反抗,揭示建立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区别于《开天辟地》的纪实性与全景式,而是截取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年时间,表现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第一批共产党员的风云故事,遵循历史的脉络,在客观还原的同时,辅之以适当的艺术虚构,小节不拘,大事不虚,在建党的源头追寻火种,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层逻辑,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片《1921》进一步创新与突破,在表现宏大主题时融入个体化视角,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筹备到召开的艰辛历程,也生动呈现了百年前最具先进思想的一批年轻人,如毛泽东在自己的国土上被驱逐后的感怀与奔跑;李达冒险将“百姓”改为“人民”;何叔衡发誓要获得人的尊严等等。而这些先进青年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是具体鲜活的个体,如李达夫妇之间的甜蜜互动;毛泽东与杨开慧在码头的依依惜别等。正是通过细节化、生活化、个人化的呈现,使得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建党题材电影中的“时间”具有双重含义,它既代表了客观存在的维度属性,又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意义,因此,时间成为国家记忆的载体。在建党题材电影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记忆热点,不同时间、不同节点、不同时期的事件及人物,都在不断填充和加固着国家记忆,与观众的情感需求形成多元互动,积淀并塑造着集体记忆,使历史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凝聚国民情感,促使人们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以空间印记铸牢国家记忆   时空是记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常量,具体的时空要素能够轻易激活记忆节点,进而唤醒由记忆所构筑的完整时空框架。与时间标记不同,空间虽没有内在记忆,但它在时间的延续中承载了所有亲验者的情感、经历,饱含属于每个个体的特殊意义,因此,通过空间可以把回忆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使集体记忆得以固定、证实并予以延续。《开天辟地》《建党伟业》《1921》等建党题材影片,以严肃的姿态书写历史,精心选择与呈现重大历史事件所发生发展的空间,刻画一个个热血沸腾的历史片段,以空间符号铸牢国家记忆、传承民族精神。   空间是见证历史与成就的载体,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建党题材电影在呈现历史空间时,一方面,注重展现宏大叙事所必需的广阔时空背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空间表现往往最大限度地还原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使观众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整体面貌。影片《1921》中对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列宁的公开演讲的描绘,为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出号召的画面,生动再现了1921年早期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国际背景。另一方面,建党题材电影巧妙地赋予地理空间以历史文化内涵,用对空间的排列组合来显现时间,使空间成为时间的一个标志物,并承担相应的叙事功能。《建党伟业》中的天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见证了中国人民克服阻碍组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1921》中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湖南的稻田等,运用这些空间符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推动着影片的情节发展,巧妙地构建起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纽带。尤其是建党题材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契合时代特征、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如嘉兴南湖、北大讲堂等:南湖红船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建党初心与历经风雨的波澜壮阔,满载着对中华民族美好新时代的热切期盼与坚定信念;电影再现青年学者在北大讲堂的辩论场景,戏剧性地展现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巧妙传达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提倡。不难看出,正是以具体的空间为载体,建党题材电影化抽象为具体,再现了建党前期重大的思想传播,并将思想启蒙的意图传达给观众。 以角色牵引活化国家记忆   个体记忆在与国家记忆的交织互动中赋予自身意义与价值,而国家记忆又通过个体记忆的呈现而显现。国家记忆体系的建构,是从个人到集体再到国家的多重纬度的构筑,要观照关键性的历史节点,要描绘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活跃在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最终铸就一个能够凝心聚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记忆共同体,塑造并界定个体或集体对国家的身份认同和态度。建党题材电影将主要角色作为构筑记忆共同体的关键因素,创作者通过影像复现,细致勾勒角色的心理轨迹和情感演进,生动再现他们所承受的重重压力、所历经的艰险磨难,让观众在人物的牵引下,深刻理解早期革命者对共产党的追求与归属、对革命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为主题性创作,建党题材电影集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主要有领袖人物和革命先驱,他们既是中国革命风雨沧桑的瞭望者,能够敏锐地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同时他们还是党的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能够顺势而为,创立中国共产党。电影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是具体的、鲜活的,聚焦个体的生活日常、情绪堆积乃至内心世界,力求与当下的观众达成深层的情感共鸣与互动,为观众建立身份认同提供正面参照。影片《开天辟地》以含蓄克制的手法,真实呈现了将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先驱及五四运动引领者的形象,同时表现了他对儿子满怀愧疚的深情父爱,使其形象增添了人性的光芒。更多时候,建党题材电影以生活化的叙事场景、普通人的叙事视角、碎片化的叙事结构,缩短观众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以此牵引当下人的情感、心理及精神世界,寻求历史与当下的深度关联,将外在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内在的记忆。在电影《1921》中再现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如细腻表现李达和妻子王会悟的生活日常,生动描绘毛泽东在上海洗衣房工读互助及在南京路奔跑的生活化片段,使得历史场景平凡而饱含情感,人物形象真实而富有温度。正是借助生动鲜活、可感可亲的人物形象,建党题材电影牵引着观众走近历史,思考历史与当下、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而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建党题材电影用富有感染力的影像书写,来描绘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光辉历程,生动传递伟大建党精神,让观众在认同个体身份的同时,唤起、铸牢、活化国家记忆,并随着时代的流转而不断延续、传承。换言之,主题性创作对国家记忆的建构是一个随时间构筑却又盘曲发展的过程,它既是对往昔合乎情理的重新塑造,亦是对未来的创新构思与展望,最终实现对历史记忆、身份辨识与国家情感的构建与持续传承,为国家记忆注入灵魂。 袁文丽 冯椿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