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2023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示

facai369 现代审美 2024-12-14 7 0
6.电台记者冰窟救出男孩后默默离开 9个月后被认出   刘家福,男,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延边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频率驻敦化记者。从事一线新闻工作近20年来,他为人正直善良,爱岗敬业,热心公益事业,始终及时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3年2月份,刘家福同志在延边州内某度假区对一项冰雪节庆活动采访过程中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掉入冰窟的男童后默默离开,上演寒冬里的温暖一幕!9个月后,他再次来到景区采访时,被景区工作人员一眼认出,这位“隐身英雄”的见义勇为事迹流传开来。曾获“抗洪救灾优秀新闻工作者”、吉林省广播电视节目评选广播新闻长消息类一等奖、第三十届吉林新闻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男童掉入冰窟危在旦夕,好记者冷静施救,机智果敢!   2023年2月1日,刘家福来到延边州内某度假区对一项冰雪节庆活动进行采访。活动过程中,一名男童脱离家长陪伴后,独自穿越护栏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玩耍,由于此处湖水较深、冰面较薄,男孩不慎坠入冰窟湖水之中,男童在冰冷的水中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不停地挣扎呼救,情况万分危急。   “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当时正在采访冰雪节庆活动的刘家福,突然听见求救声,循着声音望去,看到一个蓝色的身影一边在冰面上挣扎,一边喊着“救救我!救救我……”来不及思考,刘家福大步迈过一米多高的隔离网,把手机扔在一边,快速向落水男童奔去。   “跨过隔离网后,我看到小孩落水周边的区域还有没结冰的水面,说明这里的冰很薄,所以当我跨越隔离网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落水的准备。”虽然不会游泳,但刘家福迅速回忆起之前采访过的相关救人事迹,果断采取跪姿爬行的姿势,增加受力面积,避免冰面出现二次坍塌,导致救援失败。   孩子不停挣扎,身边冰面不断破裂,刘家福一边爬向孩子,一边重复喊着:“别动!千万别动!”看到有人来救自己,落水男童十分听话地停止了挣扎,把手放在冰面上。在靠近男童后,刘家福反复询问,是否只有一人落水,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果断伸出左手紧紧抓住孩子的衣服,把孩子从水里拽了上来,而在此过程中,附近的冰面坍塌面积迅速变大。   吸水后的羽绒服格外沉重,刘家福甚至无法将孩子抱起,只能拖着孩子缓慢向后走,直到回到安全区域,他拍拍孩子安抚了情绪,跨过隔离网后,把孩子交到正在等待的景区工作人员手中,工作人员连忙把孩子交给匆忙赶过来的家属。   “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现代版的《侠客行》   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刘家福默默离开,转身回到岗位上继续采访。事发后,景区一直在寻找这位见义勇为的人,但因事发当日来景区参加活动的人员和游客众多,加之有价值的线索有限,一直没有找到。直到近日,记者刘家福再次来到景区就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采访时,被景区工作人员一眼认出。找到这位“无名英雄”后,景区第一时间给延边广播电视台写了感谢信,随后,延边广播电视台将事发当天的监控视频编辑后发布到网络。   视频一经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迅速被大量转发,网友纷纷为记者刘家福点赞留言。截至11月16日,仅延边广播电视台抖音、快手、视频号短视频平台总浏览量就已达到511.7万,总点赞16.7万。同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直播、中国青年报、中国交通广播、吉林卫视、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郑州晚报、陕西都市热线等数十家国内媒体抖音号转载报道。   面对全网的赞扬,刘家福表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采访和报道了很多见义勇为和救人于危难的先进事迹,自己也深受感染。同时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组织和单位一直要求我们要心系群众,心怀正义。所以遇见危难的时刻,我们就应该冲锋在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持续做好本职工作,宣传好中国好声音、社会正能量。”   从发现孩子落水,到将他成功救起,刘家福仅用了34秒!34秒的惊心营救,挽回了一条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带来了全社会的温暖与感动。 7.爱心“妈妈”坚守信念 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们闪烁光彩   郑红丽,女,汉族,1972年6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吉林省通化市“心语残疾人庇护中心”创办人。作为一名自闭症患者的母亲,郑红丽感同身受、非常能够理解每一个患儿家庭的困境和需求。“让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家庭获得帮助,让更多的孩子回归社会!”是郑红丽初创庇护中心的承诺。她不图名不图利,始终坚守初心,让这些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17年来,她没有拿一分钱工资,将自己的全部爱心奉献给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累计为500多名自闭症患儿撑起一片天,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她的大爱心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认可和感激,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被评为“通化骄傲”道德模范,入选“吉林好人”。   坚守诚信,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年复一年,没有节假日,身兼数职,庇护中心内外,大事小情,都由她一人处理。每天早上5点,郑红丽就开启忙碌的一天,在料理好自己的儿子后,来到庇护中心为孩子们做早饭,开展环境消毒,查找安全隐患。庇护中心的这些孩子大多数是自闭症或脑瘫患者,被家人托养在中心,郑红丽就成了他们的“妈妈”。   从2006年托养第一个自闭症患儿开始,郑红丽陆陆续续接收了500多个孩子。每月的开销很大,但是郑红丽多年来坚持每月只收700元的托养费,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只象征性地收400元,甚至免费,“因为一些孩子来自单亲、特困家庭,家长有的常年在外打工,我做这个不图赚钱,就想让这些孩子有个温暖的家,照顾好他们。”郑红丽说。她常常自掏腰包为工作人员开工资,尽管辛苦和困难,但是从来没有动摇过把庇护中心建好的决心。17年来,她从未拿过一分钱工资,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来自“星星”的孩子。   来自单亲家庭的患儿明明(化名)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的母亲因工作原因无法长时间陪伴在他身边,独自在家生活17年。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明明的性格变得孤僻,甚至出现了自伤自残的行为。当郑红丽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上门看望并鼓励明明的家长。她每天还专门接送明明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明明在情绪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变得开朗起来,明明母亲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庇护中心,孩子们得到全天候的贴心照顾,患儿大多生活不能自理,郑红丽和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他们是否有大小便的迹象,还注重他们的安全和康复。自闭症的孩子往往没有危险感和防范意识,因此她制定了60多个看护细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在二层楼的庇护中心里,郑红丽每天要走上2万多步。每天晚上把所有孩子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后,她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与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热爱生活,从细微处呵护患儿健康成长   “不是我们在照顾孩子,是孩子在陪伴着我们,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开心快乐健康成长!”郑红丽说。   患儿杨杨(化名)7岁来到庇护中心时不会说话,但是对唱歌非常感兴趣,每当音乐响起就会随着唱歌,这引起郑红丽的注意,她陪着杨杨反复练习,一句句指导,现在杨杨的歌唱水准已经达到常人水平。杨杨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郑红丽,她和中心工作人员编制了音乐乐器康复教程,用艺术点亮患儿的“生命光彩”。目前庇护中心设置了葫芦丝、巴乌、阮、书法、国画等艺术课程,开展了藤条编织、石膏娃娃、水晶画等技能培训,为每一个孩子“量体裁衣”,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让家长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2018年、2019年庇护中心连续两年获得吉林省智力文艺演出团体奖,2022年5幅书法绘画作品获得北京冬残奥会优秀奖。   患儿小翔(化名),刚来到庇护中心时生活不能自理,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目前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演奏高难度的乐器,并获得2022年吉林省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智力组200米短跑铜牌。像杨杨、小翔这样有天赋的孩子,经过庇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让患儿和家长重新拾起希望和梦想。   目前,中心已帮助50多名患儿走出了阴霾,到学校进行就读。有30多名患儿在家人陪伴下开始简单工作,回归社会。付出得到回报的郑红丽会一直坚守下去,她希望能够守护更多来自“星星”的孩子,用爱和陪伴照亮他们的希望和未来!让他们绽放自己的光! 8.乡村教师秉承育人初心37载 为乡娃点亮希望和梦想   于晓华,男,满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左家星火小学校退休教师。自1986年参加工作,他甘愿扎根农村,执教三尺讲台37年。2023年9月退休那天,他热泪盈眶地说:“虽然退休了,但今后只要组织需要我,我还会义无反顾到一线去教课。我要用热情和激情,为农村教育尽我自己的一份力!”不忘育人初心,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给无数孩子和家庭点亮希望和梦想,是农村娃最亲的人,是张桂梅式“四有”好老师的践行者。入选“吉林好人”。   初心如磐守乡村 培根铸魂育新人   1986年,于晓华大学毕业,被组织分配到永吉十四中。工作第二年他得知,当时的永吉县河湾子镇石家村小学急缺一名班主任,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本着让农村孩子也能“上好学”的初心,于晓华义无反顾放弃,县城工作,来到石家村小学担任班主任,一干就是6年。1993年开始,他多次响应组织号召,先后在梨树村小学、左家星火小学担任班主任共31年。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那份奉献乡土的教育情怀,让于晓华始终耕耘在农村教学一线。   无论在哪所学校、哪个班级,他始终关心关注着每一个农村孩子。家访,是他的必修课之一。特别是在石家村和梨树村教学时,两个村都是贫困村,居民散居在方圆几十里的山沟里,道路崎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孩子在五六年级时辍学的情况非常多。为了不落下一个孩子,于晓华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做家访,村里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21年冬天,班里一个叫张弛洋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变成了留守儿童,和奶奶相依为命的他产生了厌学情绪。于晓华得知后,不仅在课堂上重点关注着他,还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到他家中看望。家访那天,刚下过雪的山路又湿又滑,骑行十分困难,于晓华冒着严寒,在雪地里艰难地推着自行车行走了20多里才到孩子家,孩子和奶奶十分感动,重拾了好好念书的信心。农村控辍保学的路上,虽忙,虽苦,虽累,但在于晓华日复一日的坚持下,这些农村娃的家长也从最初的不理解,转变成理解和支持。看着孩子们欢乐的笑脸、家长们信任的目光,于晓华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不畏磨难终坚守 笃行不怠勇逐梦   2008年5月8日傍晚,于晓华家中起火,失去了他的全部家当。他回家安顿好父母后,又急匆匆地回到了课堂,没请一天假。2013年,他被初诊为结肠癌晚期,做了造瘘手术。术后的他第一时间回到学校,带着腹部20多厘米长的刀口和造瘘袋站在讲台上继续坚持。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将第二次剖腹手术选在了寒假,出院后的除夕毅然来到学校值班。病魔可以摧残一个人的身躯,但是击不垮一个人的精神信念;伤痛可以折磨一个人的肌体,但是消磨不了一个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青丝华发守初心 无私奉献践使命   于晓华深知,选择了当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坚守。在父母面前,他不算是好儿子:别人家节假日阖家团圆时,他却在单位值班;父母病重住院,他也没请假陪伴。在孩子面前,他不算是好父亲:答应孩子中考陪伴,却因为教毕业班时间紧失言了;答应高考陪伴,又因为带毕业班无法兑现承诺;孩子去大学报到,他没舍得请假去送行。他把更多的时间,给予了他的学生,献给了他所热爱并为之奉献一生的农村教育。   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寒来暑往37年,岁月染白了于晓华的双鬓。2023年9月,他从最挚爱的一线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 9.“平民法官”扎根基层35年 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   孙海鑫,男,196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四平市梨树县人民法院孤家子人民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他在基层法庭工作35年,积极促进城乡基层治理和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承办的案件7000余件,平均调撤率达到90%左右,多年来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平民法官”。他曾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好人”等称号,他所带领的孤家子人民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普法为民 他建立“海鑫法官说事点”   1988年大学毕业后,孙海鑫先后在3个乡镇法庭工作,在农村基层法庭一干就是35年。起初,孙海鑫跟一名资深法官搭档。他们常常蹬着自行车到老百姓家里,脱鞋就盘腿上炕头,先听村民吐完苦水,再把法律条款用土话一句句讲给大家听。“这事多清楚啊,为啥不直接断个是非?”孙海鑫有过这样的疑问。“判完案子你拍拍屁股走了,人家明白为啥吗?不明白的话,凭啥信服你的审判、信服法庭?”在一起交流学习中听到一名法官说这样的话,让孙海鑫深受启发。从此,把法律送到乡村、送上炕头,也成了孙海鑫的工作原则,他联合司法部门在四平市梨树县沈洋镇、小宽镇分别建立了“海鑫法官说事点”。   “海鑫法官,有人欠我钱,躲南方去了!”“我家孙子上学跟人打架了,咋办啊?”询问情况、解释法条、出具文书……每次去法官说事点,孙海鑫就被村民围了起来,忙得没空休息。孙海鑫说,“有些村民不清楚法庭的职责范围,只要来了,我都尽可能地给说说法理、想想办法。”2018年以来,孙海鑫在固定时间到法官说事点办公,现场为群众调解纠纷、释法明理,开展法律服务,涉及婚姻家庭、侵权、民间借贷等方方面面。没有需要处理的纠纷时,他就地普法,春天讲土地承包合同,秋天讲粮食买卖,说事点是普法重要的抓手,专挑群众身边明天就可能碰到的问题讲。据统计,“海鑫法官说事点”设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法律服务208次,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889件。   司法为民 他多元调解平纠纷   孙海鑫认为:“‘枫桥式人民法庭’不仅要便民利民,更要将人民群众的矛盾消除在萌芽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他曾审理过一起离婚纠纷案,王某因一场意外,经济陷入困难,生活压力大,与妻子经常闹矛盾。妻子一怒之下来到法庭要求离婚。经过孙海鑫深入调查了解到,双方感情基础很好,已有两个孩子,只是面对经济压力不能理性对待。于是,孙海鑫对症下药,用“家有一心、黄土变金”的道理启发他们,反复做夫妻双方的调解工作,鼓励他们勤劳致富。双方都被孙海鑫的耐心和诚心所打动,最终和好如初。孙海鑫说:“必须要充分发挥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做‘离百姓最亲近的人’。我们将为此继续努力,真正让温暖的司法服务,扎根在百姓的心中。”   勤廉为民 他秉公执法守正义   在廉政建设方面,孙海鑫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及全庭同志。孙海鑫处理过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双方当事人都较劲,男女双方都托熟人拿钱找他,被他拒绝了,他说:“我不会因为说情就枉法裁判。你们打官司不就是为了向对方要钱吗?有给我的钱,在诉讼中双方都让一步,不就解决了?”。经过孙海鑫的反复劝说,双方都做出了让步,案件得以调解解决。 与孙海鑫同一办公室的书记员房帅说,“其实孙海鑫罹患直肠癌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他平时左臂上带了一条白布,是为了遮挡住化疗用的留置针。在患病的这些年里,孙海鑫在诉源治理的求索路上,还是行而不辍、步履不停。血小板数值低于10,没有手术指征,医生一再要求他卧床休息,他还是不听劝阻,像一个充满活力的‘战士’义无反顾地奔向他的‘战场’。” 10.电力工人23载匠心筑梦 用热血青春守护万家灯火   张杨,男,1981年8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国网松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无论是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张扬一年四季守护着松原境内2613.6公里输电线路、9552基杆塔,141.9万余用户的用电保障,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松原输电线路的“守护神”。被评为“吉林青年工匠”,入选“吉林好人”。   以诚心换真心 甘挑重担做表率   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卡努”双重影响,扶余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在省、市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张杨带领输电运检中心24名队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他们蹚着齐膝深的洪水、淤泥,对线路昼夜巡视检查,每天步行3万余步、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即便险些被洪水冲走,被烈日晒掉一层层皮,张杨依然咬紧牙关叮嘱队员:“再从头走一回,再仔细查一遍,不能放过一处隐患。”近半个月的鏖战,共发现、消除线路隐患46处,为“水退、电复”提供可靠保障。被洪水冲毁房屋、田地的村民们回村时,远远看见村里亮着灯,瞬间泪流满面:“灯亮了,希望就在,我们再建家园!”。灾情过后,虽然张杨和队员们晒黑了,熬瘦了,却换来了10000余用户的灯火通明。   23年来,张杨先后主持哈大高铁牵引站、京哈高速、水利灌溉等各类大型电力线路改造工程500余项,圆满完成中车、长岭风电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前期可研编制等任务,为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以匠心守初心 潜心创新求至臻   张杨不仅是深耕细作的电力“工匠” 更是“电力”十足的创新达人,近年来,研发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发明型专利证书5项。   2022年,张杨在开展10kV滨奥线带电作业时,发现工作人员极易误碰穿刺接地线夹外露金属部位,萌生了创新遮蔽罩的想法。他反复测试数据,比对材料,推翻原方案上百次,最终历时5个月,寻找到环氧树脂材质和绝缘螺丝进行整体组装,并成功通过标准耐压试验。该项成果,不仅填补了穿刺接地线夹没有专用绝缘遮蔽工具的空白,还一举摘获“中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国网松原供电公司支持下,成立了以张杨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六共一体”人才梯队建设思路。截至目前,该工作室成员累计完成百余项科技和技艺革新成果,为公司带来近亿元经济效益。   以党心聚民心 时刻冲锋在前沿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张杨都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树起了一面旗帜。“我先上”“让我来”“交给我”这些话是张杨的口头禅,长岭覆冰灾,他带队在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的深夜、近几十米的高空连续敲冰6个小时,手冻僵了,身体冻麻了,却全然不顾。疫情期间,他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同事们说他是“不倒的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铁人”也有“三怕”,怕线路故障电话响起、怕灾害天气预警、怕群众的泪眼。张杨说,正因为亲眼看见了一次次狂风暴雨、地震冰雪灾害是如何破坏百姓家园的,所以才更希望到达受灾现场再快点,排除故障再多点。   23年来,他常年无休,母亲突发心脏病,同事代他送母亲去医院;妻子刚被推进手术室,他转身奔赴灾害现场。家人虽有不舍,却毫无怨言,妻子把他捧回来的“吉林好人”“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一项项荣誉珍藏在大箱子里,说这些比金子还贵重。女儿想爸爸,就在大箱子旁放个小箱子,装进“学习标兵”“家务小能手”等一个个奖状,等爸爸回来给他惊喜。   23载匠心筑梦,张杨,用一项项发明专利、一项项民生工程树起开拓创新、岗位成才的最美标杆,用专心、热心、匠心守望千里银线,守护万家灯火。 11.乡村教师扎根深山37年 照亮孩子的出山路   郭桂霞,女,1968年1月生,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镇中心小学校松江河教学点教师。年复一年,任朝霞起,任晚霞红,从1986年到2023年,整整37年,她教遍了大蒲柴河镇的9个村小教学点,30万里的奔赴,走遍了山里的沟沟坎坎。她扎根乡村教育,“转战”在这山沟里,奉献在这山沟里。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   最长的征途 最初的梦   1986年,18岁的郭桂霞怀揣教书育人的梦,刚参加工作就来到腰甸村当老师。第一次离开家,十几里路的荒山野岭,就自己一个人唱着歌壮着胆、硬着头皮地来回走。腰甸村三面环水,夏天涨水淹桥淹路,都靠着村民摇着小船进出,冬天天寒地冻雪深路滑,郭桂霞都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摔了多少跟头,但她上课从不迟到。   大蒲柴河镇最西端与桦甸毗邻的黄泥河小学——两间茅草屋,几条板凳木桌,两三个老师和十几个孩子是“全部家当”。二十出头的郭桂霞辗转二十多里路来到这里时,也被眼前的泥土房教室震慑。面对凋敝的环境,她带着孩子们动手做教学工具和生活用具,领着孩子们学文化。当时,大部分孩子家长整天在农田中摸爬滚打,农忙季节根本顾不上孩子,她的宿舍便成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随着校点不断撤并,她开启了“转战”教学的征途,柳树、浪柴、腰岔、腰屯、八家子……她教遍了镇里所有的村小教学点,走遍了山里的沟沟坎坎。   最“乱”的班级 最暖的情   2008年,郭桂霞带着山里人的执着与韧劲,站在了大蒲柴河镇中心校里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班讲台上。鉴于她丰富的经验、出色的成绩,学校希望她能“拯救”这群孩子。一头扎进这个班,30几个学生上蹿下跳,根本没人把她这个新老师当回事。她从扫地教起,凡事约法三章,以身示范,一次次跟孩子谈心,一次次上门做家长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找到了“拯救”孩子们的突破口——用篮球把孩子的心“栓”在一起。她零基础上阵,利用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主动和郭桂霞吐露心声,还会帮忙整理她的讲台,上课时眼睛跟着她转的越来越多了。在郭桂霞的倾情努力下,仅用一年时间,“双差”班就摇身一变,逆袭成为“延边州红旗中队”。孩子们的成绩提高了,行为规范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也多了。   最美的传递 最真的爱   松江河村在敦化最南端的大山里,每天早上只有一班客车出山去市里,晚上回来,通车时间和日常通勤时间正好相反,任教老师只能长期住校。2018年,松江河小学缺少教师,已从村小“跳”出十年的郭桂霞再次回到松江河小学,带一个班级并担任学校负责人。她重操“旧业”,教着孩子们文化,还照顾着孩子的吃喝。除了郭桂霞,学校还有三个刚上岗的、比她儿子还小的新老师。每天晚上,郭桂霞都会手把手教新老师们怎样备课、制作教具,怎样与家长沟通。郭桂霞说:“带过这么多教学点、教过这么多个班级,40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辍学流失的,这是我教学生涯最值得骄傲的成就!你们也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会比我做得更好!”截至2023年,郭桂霞已经“传帮带”了四届特岗教师。她盼望着,小孩子们能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她也盼望着大孩子们能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为乡村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现如今,55岁的郭桂霞依然坚守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跟孩子们讲述着她圆梦的故事。她从教37年,见证了由两间茅草屋到现在崭新教学楼的变化。在她的事迹感染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也选择了扎根乡村教育事业,让一批又一批的“山里娃”带着知识与梦想走出大山,去到祖国和人民有需要的地方拼搏、奋斗! 12.“00后”大学生扶老携幼 以柔弱双肩撑起家人的一片天   刘盈钠,女,汉族,2000年1月生,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她3岁亡父,14岁丧母,同年继父离家出走,留给她大额债务、同母异父的小妹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奶奶。爷爷体有残疾,奶奶患有癌症,面对这样一个特殊家庭,年少的刘盈钠边上学边打工,用兼职赚来的钱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并一路考上了重点大学和研究生。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入选“吉林好人”。   孝顺长辈 爱护幼妹   刘盈钠3岁时父亲因癌症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继父家中还有身体残疾的爷爷和患癌的奶奶。在她14岁那年,母亲因突发车祸离世,继父不堪打击离家出走,家里留下了4岁的小妹妹、年迈的老人和巨额债务。为了生活能够继续,还在上中学的刘盈钠变成了妹妹和爷爷奶奶的“保姆”,每天给妹妹喂饭、哄睡,帮二老做家务,小妹给上学后,她还要辅导作业、替开家长会。现在,妹妹上九年级了,虽然身在异地求学,但刘盈钠坚持每周视频给妹妹补习功课,定期和妹妹谈心,疏导青春期的焦虑情绪,按季给妹妹添置衣物。在缺失母亲的岁月里,来自姐姐的爱,就是一束照亮着妹妹世界的光。   为了生活,她还要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干农活,从上山搂草到犁地松土,从挖坑施肥到苹果套袋,小小年纪就成了农活小能手。爷爷重病,她一度手足无措、伤心大哭,但她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她只能迅速收拾好自己的情绪,一边兼职为爷爷筹集医药费,一边细心照顾爷爷,用她的话说:“我别无选择,只能咬牙挺着。”爷爷刚手术完的那几晚,她彻夜不眠,守在病床旁,换药、擦身,刘盈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粥来到医院照顾爷爷,天黑后再回家照顾妹妹。   奶奶患有糖尿病,测血糖的诊所隔家很远,看到奶奶经常得空着肚子大老远去测血糖,她打工赚到的第一笔钱,便给奶奶买了一个血糖仪。从少年到青年,刘盈钠对爷爷奶奶的关心从未间断,上大学后担心爷爷奶奶记性不好忘记吃药,她每天都会打电话提醒他们,并按时给家中邮寄生活用品。2022年暑假打工结束后一次性给了奶奶5000元。刘盈钠说,“虽然没有血缘,但爷爷奶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接纳了我,让我有了自己的家!我要用一生去报答!”   矢志求学 砥砺前行   即便家庭负担如此之重,刘盈钠也没落下自己的学业。刘盈钠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并通过国家“卓越教师计划”保研至本校,现在研二在读。上学期间,虽然有无息贷款保障学业,但是为了赚钱养家,她尝试过各种兼职:发传单、洗盘子、干收银、做家教……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三份工,连暑假都只能待在肯德基兼职、接家教来赚取下个学期的生活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天打工、通宵学习,兼职路上背单词、嘈杂地铁站写作业的刘盈钠,硬是凭借勤奋、刻苦和努力,实现了学习成绩优异得以保研和兼职收入供养自己支援家庭的双丰收。在学校的帮助下本科期间连续三年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学金、肯德基曙光教育基金等多项奖学金,读研期间因实习期表现优异连续获得校长奖学金,并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二等奖、吉林省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感恩在心 回馈社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能是双亲去世很早的原因,刘盈钠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入。长大成人的她,只要有机会,就不忘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在大学校园,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志愿公益活动:红烛义卖,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筹集购买学习用品的物资;“关爱抑郁,悦纳心灵”,向大众科普抑郁知识,教大众正确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们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日常聊天;参加爱心助学活动,给像她一样的家庭困难学生免费补习,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好好学习以改变现状。   “大学毕业后,我会尽量找个离家近的工作,这样方便照顾爷爷奶奶!”刘盈钠是个很注重亲情的孩子,问起她未来的生活去向,家庭仍然被她摆在第一位。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成长的过程中,纵使遭遇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但刘盈钠从未向命运低头,她在风雨中为爷爷奶奶和妹妹撑起了一片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有着吃苦耐劳精神,又不缺乏智慧的刘盈钠,一定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出更辉煌的篇章!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