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张婉莹
实习生 钟宸
编辑 | 阿树
中国医疗,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先是进口药从公立医院 " 消失 "。今年八月初,一位杭州的父亲发文称,公立医院买不到进口阿奇霉素,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接着,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发现,很多进口的原研药,的确难以在公立医院买到了。
国产仿制药的大规模进场,给医保缓解了压力,但也带来一个问题,一些患者的现实需求,可能难以得到平衡。上海某公立医院一位医生表示:" 自费的话,进口药的渠道会更多一点。"
重要的是,这折射出一个趋势,随着医改的推进,未来医疗服务将逐渐分层。
眼下,医疗领域对境外资本进一步开放,或将加剧这一趋势。
9 月 8 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市场动静很快就传来。11 月初,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鹏瑞利集团 ")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签订 50 亿元的合作协议。其中,首期投资 10 亿元的鹏瑞利国际医院,或成为《通知》之后,国内首家新设的外商独资医院,并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11 月 29 日,更具体的工作方案出炉。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印发的《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以推动医疗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引进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优化营商环境。其中明确外商可独资开办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允许医院按规定聘用外国医师。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重大利好,但这对目前国内的医疗环境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外资医院,不理穷人?
" 只能使用集采药物。集采药物用不完,就不能开进口药。"
医生被要求开集采药物,不是个别现象。前述上海医生向南风窗透露,如果患者提出质疑,说降压药为何吃了效果不好,他们只能建议患者换个牌子去购买。
集采的核心策略是 " 以量换价 ",即以更低廉的价格,大量采购国产仿制药,这必然排挤掉了昂贵进口药的生存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 9 批次的国家集采后,目前国产仿制药已经占到了 96%。患者们感受到的进口药 " 消失 ",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11 月 11 日,理化化验员在进行移液操作 /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上述医生表示,随着医改的推进,未来医疗服务将逐渐分层。这意味着,有关高端或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公立医院将无法全部满足。
外资医院的到来,也许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市场有这样一种声音:外资医院代表着更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以及不易买到的原研药与进口药。但这种服务,始终离大众很远。
当前,中国每年的医疗市场规模超过 9 万亿元,中国每年境外就医人次超 120 万,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院长刘文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其让高净值人群去国外治疗,不如欢迎外商独资医院来中国。
10 月 15 日,医疗按摩师为外国友人进行推拿治疗 /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
" 这不仅满足了一部分人群对医疗的需求,也可以增加医疗市场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过去,外资医院瞄准的是高端市场,用更为优异的服务和技术水平吸引高净值人群。所以,外资医院的 " 贵 " 将是必然的。如今进一步开放外资医院,一个焦点是它们能否跟医保挂钩?
原则上,医保定点管理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一视同仁,但实际情况下,外资医院可能并不会主动 " 卷 " 进来。
" 基本医疗医保市场已经成为红海,外资医院在其中发力对市场和患者都不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中国社会办医行业专家陈林海向南风窗记者分析称,外商独资医院不太可能在医保市场竞争," 基本是死路一条,更应该去做公立医院不做的事情。"
就像上海那样,即便进了医保,报销比例也不会太高。比如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此前其工作人员就表示,报销比例大概在 5%。
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待遇表 / 图源:上海医保
陈林海指出,这类医院应该和现有医疗服务形成错位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具体到已经 " 消失 " 的进口药,如果不能跟医保挂钩,外资医院的 " 药物优势 ",将和国内的私立医院拉不开差距。
但值得观察的是,未来,外资医院是否会下沉?让普通患者也负担得起?
中外医院,差距何在?
优秀的医疗人才,是外资医院是否能打出口碑的关键,而诊断与治疗方案,更是中外差异的最大环节。
以世界顶尖医疗机构梅奥诊所 ( Mayo Clinic ) 为例,该诊所实行 " 患者中心制 ",围绕患者组建专家团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还会随着病人病情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而在中国的治疗体系里,各科室相对独立。如果不是危重病人,很难有专家会跨部门进行会诊。同时因为绩效考核等缘故,跨部门合作的科室很难无间隙配合,往往有赖于主治医生的人际与私交。
这也与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等国情有关。上述公立医院医生表示,国外医院多为预约制,医生每天接待病人人次有一定的限制,自己所在医院每日普通号没有数量限制," 我自己一日看诊要八十到一百多人次,自己的病人都看不过来,根本没空配合别的部门去做会诊。"
国外医院大部分为预约制 / 图源:unsplash
不过他也表示,公立医院的国际部或特需部,通过高额收费,可以解决院内多部门配合难等问题。
由于中国医生的培养体系是 " 科教研 " 一体,晋升途径与所在平台强挂钩,是否在公立医院,极大影响医生的职业上升路径。这也是很多医生宁愿放弃民营医院的高薪诱惑,依旧选择待在公立医院的重要原因。
因此,很多高端的私立医院,能够聘请到的顶尖专家,多为公立医院已经退休的医生,难以聘请到 " 中坚力量 " 的医生。
另一方面,今后的外资医院,能否吸引到高水平外籍医生来华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外资医院不一定能吸引到高水平外籍医生来华工作 / 图源:unsplash
南风窗记者整理部分外资医院医资发现,上海德达医院的医生列表中,均为中国医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嘉会医院所示的医生列表下,超过三百名医生中,外籍医生不到十位。
陈林海对此也不乐观。他认为,外资医院不可能全面采用外籍医生,这将对成本造成巨大的负担。
陈昊认为,外资医院的优势并不明显,客观上只是对国内医疗市场的补充,不会成为主流,但补充什么," 取决于外资医疗机构的特点 "。
外资医院,这个概念大众比较陌生,但它不是新生产物。外资医院于上世纪便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时至今日,虽有所发展,但市场体量仍然非常小。
大众对外资医院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 / 图源:unsplash
过去,医疗领域外资始终不得独资。2010 年取消了股权比例的限制,外商独资医院成为可能。但到了 2014 年,外资投资形式再次被限制在合资与合作两种形式。陈林海分析,这体现了国家在服务业逐渐开放的过程中,对医疗行业的审慎态度。
而如今重提外商独资,也不过是在股权上开放了限制,与十年前几乎无异。在陈林海看来,独资和合资实际上对医院运营管理没有影响。核心在于对海外医师的政策放开," 海外医师可能代表着新的或是更好的医疗技术,他们在中国执业有没有可能放开,是比较重要的。"
目前,外籍医师来华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该证有效期仅为一年。
在陈林海看来,提高海外医师注册的便利性可能将成为重要一环,同时这一政策也将利于中国所有医院引进海外医师。
外资医院下沉?
市场期望着外商独资的进入将带来更强力的政策和扶持,也期待外资医院 " 搅活水 ",但事实上,外商独资医院依旧面临着挑战。
鹏瑞利的广州国际医院在落地前,其实已经历过一次失败。2019 年,鹏瑞利与知名私立医疗保健集团——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合作,在成都开设了成都鹰阁医院。但不到三年,该院便以暂停医疗服务收场。
据了解,该院开业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始终不见起色。又遇上 3 年疫情,因此于 2022 年 10 月暂停医疗服务。
在陈林海看来,之前鹏瑞利和百汇合作开设外资医院的失败,导致鹏瑞利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只能自行开设医院。恰逢《通知》发布," 可以申请独资它就正好申请了,凑巧而已。"
已落地的成都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
陈林海指出,未来政策会继续调整,但外商独资医院并不会因此优先享受政策的优惠。最终依旧会回归到医疗机构本身的运营能力、服务水平的竞争。
" 这决定了外商独资医院有没有资格、能力去承担一些功能,比如说创新药械的使用。"
社会医保市场已经饱和,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生存关键在于差异化运营,如何将非社会医保市场的蛋糕做大。
以往外企给外籍客户、员工购买了国际的商业保险,外资医院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部分外企退出中国市场,外籍人士使用国际商业医保在华就医的市场不断萎缩。陈林海发现,越来越多外资医院,无论从价格体系还是服务都在下沉。
妇产科医生罗金英为一名孕妇做完 B 超检查后扶其起身 / 新华社记者韩旭 摄
因此,未来外资医院生存的一大核心,在于其能否满足随着中国发展涌现的新兴中产阶级,在医疗和健康方面的需求。
" 调整定位,从金字塔上走下来,去接地气地做一些服务 ",在陈林海看来,这将会是外资医院做好市场地位的关键一步。
以往外资医院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原因,也在于此。陈林海解释,部分外资医院硬件、人员、管理投资都偏高,前期过高的投资运营成本决定了医院收费偏高。这意味着竞争力的缺失。
不仅其他行业在 " 卷 ",医疗行业也在 " 卷 "。
医疗行业也在 " 卷 " / 图源:unsplash
外资医院体量不足、定位特殊,目前尚不能达到 " 鲶鱼 " 效应。想要在中国市场立足,还需修炼内功。
但外资医院前途也并非渺茫。
上海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指出,外资医院的入场将有利于树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将带动管理观念和人文医学的进步。" 公立医院资源有限,难以在人文方面投入资金 ",外资医院在隐私保护和就医环境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满足患者更高的要求。
鹏瑞利集团的广州项目也并非无的放矢,也将会为未来的外国资本提供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