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矽电子可转债募资“踩线”闯关?折旧与利息费用吞噬利润 警惕少数股权潜藏隐性债务,甬矽电子可转债募资踩线闯关,折旧与利息费用吞噬利润,警惕少数股权潜藏隐性债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账面资金超20亿元,为何又再次启动可转债募资?公司一边持续亏损且未分配利润仅剩2.7亿元情况下;另一边又遭受折旧与利息费用双重压力下吞噬巨额利润,公司此次可转债募资是否“踩线”闯关?此外,公司上市后骤增的少数股权权益,是否需要注意可能潜藏的明股实债风险?
近日,甬矽电子回复监管可转债募资问询函。
公司计划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其中,9亿元将用于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募资额之比为75%;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占募资额之比为25%。
公司在2022年11月于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1.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账面资金超20亿元。至此,我们疑惑的是,公司上市不满2年,为何又再次募资?
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折旧吞噬利润?
甬矽电子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聚焦集成电路封测业务中的先进封装领域。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方案开发、不同种类集成电路芯片的封装加工和成品测试服务,以及与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相关的配套服务,全部产品均为中高端先进封装形式,封装产品主要包括高密度细间距凸点倒装产品(FC类产品)、系统级封装产品(SiP)、扁平无引脚封装产品(QFN/DFN)、微机电系统传感器(MEMS)。
然而,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大变脸。上市前夕,公司的业绩大增,2021年,公司营收增速高达174.68%,扣非净利润为2.93亿元,增速超16倍。
但上市当年,公司业绩便出现大幅变脸,营业收入增速骤降,扣非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近八成。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出现持续亏损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毛利率出现较大波动。公司毛利率最高时为32.26%,2023年大幅骤降至13.9%。
为何公司盈利出现如此大波动?
一方面,2022 年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出现周期性波动,终端市场需求下降,下游客户整体处于库存调整状态,订单需求较为疲软。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出现较大波动。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49%、76.89%、85.96%。
另一方面,公司较大的固定资产相关折旧或拖累公司盈利。公司的固定资产由上市前的30亿元水平大幅提升超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前后,公司的折旧水平也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仅固定资产折旧仅为2.52亿元,而2022年相关折旧大幅提升至4.18亿元,2023年进一步飙升至4.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3年及24年三季度公司新增固定资产20亿元,其未来折旧或将可能进一步拖累公司利润表。2024第三季度毛利率16.54%,环比下降4.52pct。
募投项目见效周期长?可转债募投合理性待解
在公司自身盈利羸弱下,此次可转债募资是否可以快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据悉,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形成封测Fan-out系列和2.5D/3D系列等多维异构先进封装产品9万片/年的生产能力。
然而,该项目达产周期漫长。
公告显示,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产出 RWLP 产品(扇出型封装)、 HCoS-OR/OT 产品(2.5D 封装)和 HCoS-AI/SI 产品(2.5D/3D 封装)三类产品,其中:RWLP 产品建设期为 2 年,自第 2 年开始小批量产出,第 6 年为完全达产年; HCoS-OR/OT 产品和 HCoS-AI/SI 产品建设期为 3 年,自第 3 年开始小批量产出,第 7 年为完全达产年。公司称,先进晶圆封装产线对车间洁净等级要求较高,需要进行装修改造。且晶圆级封装设备采购、交付周期较长,进口设备和定制化设备的交付周期通常在 10 个月以上,最长可能达 18 个月。此外,由于先进晶圆级封测对精密度要求极高,设备到场后需要进行预沉降和静态平衡校验、开机震动测试及校验调整、多轮空跑测试及精度校准、接地检查、静电检查及问题改善、稳定性试运行等一系列调整和测试,安装和调试时间相对较长。
根据相关规则,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即:
(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二)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三)具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正常的现金流量;
(四)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应当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盈利,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公司2024年三季度末,未分配利润水平仅为2.72亿元。此外,公司有息债务规模较为庞大,相关利润费用也会进一步吞噬利润。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成本分别为7750.62万元、 1.14亿元、1.4亿元和 8544.77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比例分别为21.78%、83.03%、83.58%和 533.15%。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质量或也有待提升。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0.36%、64.61%、67.58%和70.85%,而行业平均水平在45%至48%左右,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截至公司三季报末,公司的有息债务规模超50亿元。此外,我们或还需要警惕公司可能存在的隐性债务。Wind数据显示,公司上市后突增少数股东权益,由2022年的3.91亿元持续飙升至15.38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少数股权权益持续攀升或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明股实债可能性。
此外,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19亿元、9亿元、10.71亿元及12.16亿元,出现与净利润走势严重不匹配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要求公司说明二期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投资构成,二期项目对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财务科目的具体影响及相关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后续年度的投资计划及预计影响;结合二期项目及本次募投项目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的主要影响,以及公司的在手订单规模及预计利润情况等,进一步说明公司是否能够持续满足可转债的发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