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思想周报|气候融资大会的分歧;捷豹争议与觉醒文化退潮,气候融资大会的分歧,捷豹争议与觉醒文化退潮

访客 传统文化 2024-11-25 4 0

气候融资大会的分歧

2024年11月11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

这是一场笼罩在对抗与分歧阴影中的大会。曾退出《巴黎协定》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经确定将重返白宫,俄乌、巴以冲突延宕至今,暂未看到终结的迹象。受奥林匹克休战启发,约130个国家加入“COP休战”倡议,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停止军事行动,团结应对气候变化。而在COP29临近尾声之际,11月20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否决有关要求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停火的决议草案。11月21日,俄军对乌克兰军工企业进行了联合打击,攻击中俄军测试了没有搭载核弹头、代号“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阿塞拜疆巴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全体会议在巴库举行。

大会谈判在多重挑战中展开,各方在碳交易规则、气候资金和适应目标等关键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但整体步伐缓慢。根据新华社报道,各方最关注的议题还是气候资金问题,即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简称NCQG)。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向气候适应型未来转型,各方正就NCQG展开谈判,以期在2009年“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捐资1000亿美元”基础上,制定全球2025年后的气候融资目标,并就资金机制相关安排达成共识。因此,本次大会也被称为“气候融资大会”。

尽管会议的重点是金融,但包括美国银行和贝莱德在内的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并未参加今年的会议。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是希望发达国家将气候资金承诺提高到1万亿美元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大会议程一度陷入僵局,会场外抗议声浪不断,原定于22日闭幕的大会进入加时阶段。根据《财经》报道,11月22日临近下午3点,主席国发布了NCQG第二版案文,首次提出明确的数字目标,但大幅低于预期,招致巨大不满。案文第8条提出,到2035年,发达国家带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25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

11月22日,《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不要让政治混乱分散我们对气候灾难的注意力》的社论。社论写道,今年的谈判特别关注如何每年筹集高达1万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以帮助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和脆弱国家,这些国家几乎没有造成导致地球变暖的污染,却深受其害。对这场危机负有压倒性责任的富裕国家向大气中排放了更多的温室气体,可以预见的是,它们拒绝支付更多的费用。

《洛杉矶时报》认为,随着会议接近预定的尾声,联合国气候变化首席代表指责谈判代表们固守立场,用虚张声势和边缘政策浪费时间。即使达成了一项强有力的协议,也无法真正保证不会出现反悔。去年会议达成的协议首次呼吁“转型脱离”(transitioning away)化石燃料,但一年后,各国在这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大会的背景并不令人鼓舞。这些谈判连续第三年在石油国家举行,再次充斥着化石燃料的游说者。主办国总统告诉与会者,石油和天然气是“上帝的礼物”,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增加化石燃料的产量。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公司一直在背弃他们的气候承诺。

《洛杉矶时报》认为,作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碳排放国的候任总统,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在气候科学和可再生能源问题上发表虚假言论,这对于解决气候危机毫无助益。他宣布了一系列歪曲气候变化现实的内阁人选,其挑选的能源部长、石油和天然气服务高管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错误地断言“不存在气候危机”,“不存在清洁能源或肮脏能源这回事”。

但是,正如我们不能超越导致全球变暖的物理定律一样,我们也承受不起继续拖延终结危险的化石燃料燃烧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我们继续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危害地球上的生命,那么我们用来粉饰不作为的程序、政治或财政借口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预计今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全球碳排放量预期增长0.8%,再创历史新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2024年是“气候破坏的大师班”(master class in climate destruction)。

自前工业时代以来,地球已经变暖了2.3华氏度(1华氏度等于5/9摄氏度),并将继续升温4.7至5.6华氏度。除非我们采取更多、更快的措施减少排放,否则这将导致更致命、更具破坏性的热浪、风暴、洪水和干旱。

《洛杉矶时报》表示,解决气候危机的希望仍然存在。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去年占全球能源发电量的30%,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更快增长。我们仍处于向新的、更好的能源体系转变的早期阶段,似乎很明显,我们永远不会回到过去那种肮脏的、化石燃料驱动的经济。正如古特雷斯上周所说,“清洁能源革命已经到来。任何团体、企业和政府都无法阻止它。”

但世界各国领导人需要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加速这一转变。随着经济转向无碳汽车和家电,可再生能源必须继续大幅增长,以超过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洛杉矶时报》最后呼吁,在这种威胁的背景下,政治挫折、目标落空和雄心失败当然令人震惊和沮丧。但我们必须继续战斗。我们所能防止的每一吨污染和一丁点的变暖都将减少人类的痛苦和生态破坏。如果我们采取行动,我们就不需要让自己屈从于最糟糕的未来。

11月14日,半岛电视台英文网发表基督教援助组织全球倡导负责人玛丽安娜·保利(Mariana Paoli)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发达经济体必须学会将生命置于利润之上,不能允许所谓的“华尔街气候共识”影响正在巴库谈判的新气候融资协议。

文章写道,NCQG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但各国在这些关键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发展中国家和民间社会团体已经就NCQG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包含什么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但富裕国家仍然保持沉默。发达国家在达成新的气候融资协议方面缺乏行动,破坏了信任,甚至有可能破坏《巴黎协定》。

文章认为,发达国家似乎在NCQG谈判中犯了两个严重错误,这可能对我们共同的未来产生严重后果。

首先,他们似乎把谈判作为人质,向更多国家——尤其是中国等相对富裕的新兴经济体——施压,要求它们为减轻各自负担做出贡献。这只不过是一种破坏诚意的拖延策略。不仅许多发展中国家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且扩大协议,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进来,也完全超出了谈判的范围。

第二,发达国家似乎更希望NCQG的大部分捐款来自私营部门和以债务为基础的融资。但私营部门既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在这一努力中有效地发挥带头作用。许多需要资金才能实现的气候需求是无利可图的,特别是那些与适应、损失和破坏(adaptation and loss and damage)有关的需求。迄今为止,通过气候融资或去风险活动(de-risking activities)使此类项目变得银行可接受的(bankable)尝试,已被证明是远远不够的。

经济学家丹妮拉·加博尔(Daniela Gabor)将这种有缺陷的方法称为“华尔街气候共识”(the Wall Street Climate Consensus),这种方法利用公共财政来保护私营利润,同时将风险转移给纳税人和脆弱国家。

发达国家允许金融家和包括多边开发银行在内的国际金融机构决定如何创造气候融资,以及谁将从中受益,这破坏了气候正义原则。这种做法导致最贫穷国家的最贫穷的人承担了最沉重的负担。

如果没有真正的、以赠款为基础的大规模财政支持,就会破坏《巴黎协定》,并使未来几年的进展倒退。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目前约有33亿人生活在偿债支出超过医疗和教育支出的国家。新的气候融资目标绝不能使这场债务危机恶化。

在目前的安排下,不到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大部分以贷款的形式发放,包括按市场利率发放。这一错误不能在NCQG下重复。新的融资目标必须成为重建对多边体系信任的工具,并确保实现其雄心,为将在巴西COP30商定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提供资金。

文章最后写道,发达国家的责任是明确的。他们必须加快步伐,为气候行动提供资金,将人民的福祉置于利润之上。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巴库,如果最强大的国家选择放弃那些站在气候灾难前线的国家,历史将做出严厉的判断。

11月19日,西班牙前外交部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总法律顾问安娜·帕拉西奥(Ana Palacio)在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发表题为《COP29必须交付货物》的评论,文章仍将气候融资的期待寄托在私营部门身上。

文章写道,COP29的与会者正试图就气候融资达成NCQG。人们希望最终采纳的数字是雄心勃勃的。但无论如何,几乎肯定无法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此外,执行将构成一项重大挑战,因为它将主要由私营部门,特别是私营金融机构来处理。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非洲,清洁能源转型因缺乏电力供应而变得复杂。稳定的基本负荷电力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密切联系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可靠、可负担的电力供应对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有5.7亿人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占全球总人数的80%,而且这一数字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增长。

全球南方人口的快速增长将加剧这一问题。预计到2050年,仅非洲的人口就将从目前的15亿增加到25亿。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根本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氢能和核能可以帮助填补缺口,但两者都需要巨额的前期基础设施投资,而公共预算无法覆盖。

因此,调动私营资本至关重要。为此,各国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减轻风险并营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虽然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仍处于制定其绿色产业战略的早期阶段,但它们必须发挥核心作用,促进私营部门投资,平稳推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清洁能源转型。这包括帮助先行者降低投资风险,支持政府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以及建立政策框架和标准。

巴库气候融资、投资和贸易倡议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因为它旨在鼓励建立国家、区域和次区域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全球的支持,这些举措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文章最后写道,即使在地缘政治动荡日益加剧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让自己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上分心。没有任何借口让COP29在没有作出雄心勃勃、可信的融资承诺的情况下草草结束。

重塑品牌的捷豹与觉醒文化的退潮

英国老牌汽车厂商捷豹(Jaguar)在上周推出了品牌重整的全新概念广告,但旋即引发争论。在社交媒体X上,捷豹的官方账号打出了“独一无二”(Copy nothing)的宣传口号,不仅将品牌商标进行了字体和样式的大幅改动,所配上的广告视频风格也颇为前卫。广告中,一群多种族、性别转换的模特从电梯里走出来,化着时髦妆容,身着鲜艳的衣服,背景则相当简约。当然,对于不少观众和网友来说,这则广告丢掉了捷豹品牌最为关键的元素,也就是车。

捷豹(Jaguar)在上周推出的全新概念广告

近年来,捷豹这个经典的英伦豪华车品牌景况不佳。在2023年,捷豹汽车的全球销量不足6.7万辆,这个数字仅仅达到2019至2020年新冠大流行财年的一半。在此次品牌重整旗鼓之前,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马德尔(Adrian Mardell)也在今年告诉投资者,捷豹方面将停产五款“盈利能力接近于零”的车型。同时,捷豹开发了三款新型超豪华电动汽车,其中一款将于下个月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上亮相。换句话说,在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市场不景气时,捷豹选择的是拥抱电动化的浪潮,试图通过品牌的电动化战略和豪华电车的推出来重整旗鼓,而这一系列崭新的品牌营销和广告行为,也应当是搭配这一战略目标所推出的。

比起看似激进的电动化战略和越发萎靡的业绩,此次捷豹推出的全新广告视频显然更加引人关注,哪怕是已经简化到极致的新商标所激起的讨论也远不及对这则广告的批评声浪。这些批评声音大多来自保守阵营,所针对的就是广告当中对于性少数群体和觉醒(woke)文化的展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抨击来自,特斯拉和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他在X的一篇发文中指出捷豹广告居然没有出现一辆车,并问道:“你们还卖车吗?”马斯克的帖子获得数倍于捷豹广告原帖的点赞数量。而在捷豹广告的帖文下,多达数万条回复都在批评这条广告,甚至不乏将该广告贬斥为“闹着玩儿”的,更有甚者直接呼吁消费者抵制该公司。

在捷豹品牌的老家,英国右翼政客奈杰尔·法拉奇也跳出来对这则广告大肆抨击,声称捷豹将“破产”,并将其与百威啤酒去年推出的广告相提并论。去年,百威与跨性别网红迪伦·马尔瓦尼合作,被认为惹怒了大量该品牌的用户。如今,捷豹同样在品牌重塑和追求多样性上遭到了不小抵制声浪。《福布斯》在报道中引用来自英国保守派电视台GB News主持人贝夫·特纳(Bev Turner)的观点表示,这则广告看起来就像捷豹是通过人工智能指令生成的“最觉醒、最自命不凡、性别模糊、自鸣得意的A级艺术作品”。相应地,一些反“觉醒”文化的社交媒体用户也在传播一段一个月前发出来的视频,当中捷豹品牌总监表示致力于“培育多元化、包容性和统一的文化”。

美国福斯新闻网的商业频道则采访了一位捷豹的终身客户,表明此事可能会进一步让这个品牌受挫。这位名为尼克·卡特(Nic Carter)的捷豹长期拥趸是迈阿密 Castle Island Ventures的合伙人,他对福斯新闻表示,这则广告和捷豹重塑品牌的决定都让他感到“困惑”,因为在他心目中原先的捷豹品牌已经足够经典且具代表性,并不是特别需要进行品牌重塑。在卡特看来,这则广告与汽车无关,而更像是对过去十年来“觉醒”文化议题的重新演绎,但他认为这一议题已经“越来越过时了”,这使得这条广告就像是在2015年所播出的化妆品广告一般,丝毫无关高性能跑车的主题。

如果说电动化浪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碳排放议题,而变成某种与觉醒文化同频的进步思潮的表现的话,那卡特对于捷豹的电动化战略的质疑也一样凸显了当下保守派的声音。卡特认为,捷豹的电动化战略已经朝着令人不安的方向发展了一段时间,他们放弃内燃机的决定令人困惑,因为这正是捷豹品牌的魅力所在。目前看来,这种路线的错误集中呈现在了这则同样令人困惑的广告中。此外,已经拥有两辆捷豹敞篷跑车的卡特也表示,他不会考虑再购入新的捷豹汽车了。

对于新广告引发的争议,捷豹方面并非没有回应。该公司在答复包括福斯在内的诸多媒体时都强调,这次的品牌重塑“是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并且引发了预期之内的关注和争论。回应强调当下的捷豹品牌并未抛弃一些标志性元素,同时也旨在迈向巨大的飞跃,并会在接下来继续分享更多关于捷豹转型的信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捷豹公司高层罗登·格洛弗(Rawdon Glover)直言网络上的一些批评者充满着“可鄙的恨意”和“不宽容”,这些批评声模糊了焦点,遮蔽掉了这则广告原本想传达的信息,并表示,这段广告视频并非代表觉醒文化的声明。

不过,即使是向来立场相对亲近欧美进步派的英国《卫报》也在近期刊发了一则评论文章,批评了捷豹重塑品牌所推出的这则广告视频。评论员玛丽娜·海德(Marina Hyde)讽刺这则广告就像美国恶搞卡通系列《南方公园》所构想的创意一般滑稽,并称这则广告仿佛宣告着捷豹这家汽车制造商意图靠近一群被理想化为“现金丰富但时间匮乏”的年轻富裕人群,故而做出了这种“摆脱固定套路”的新奇做法。海德更揶揄称,这让她想起了那些自诩不需要年长选民而只需要年轻选票的政客。这则评论还指出,捷豹的新广告在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几周后推出,似乎丝毫没有察觉到欧美政治氛围右转的势头,也没有注意到觉醒文化内在的危机,如此一来,整条广告片更像一部“时代剧”。

事实上,随着特朗普的胜选,包括福斯新闻在内的不少保守派媒体也开始鼓吹和追问觉醒文化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捷豹这次品牌重塑和这则令人困惑的新广告,无疑成为了过去近十年来反觉醒力量矛头对准的新对象。或许如今断言觉醒文化已经成为过去式为时尚早,但一场重要的选举落幕所带来的政治和文化思潮内在涌动,可能仍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持续翻滚。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