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行业回暖东风,江西瑞昌如何再续造船业辉煌?,江西瑞昌,行业回暖东风,再续造船业辉煌

访客 传统文化 2024-11-21 1 0

11月18日,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在瑞昌举行。船舶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从瑞昌主官的讲话中或许能寻找到答案。

10月9日,瑞昌市黄金乡下巢湖,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第一艘船舶出坞下水。大江网视觉江西 张子君、魏东升 摄

集各方之智、汇各方之力推动船舶产业发展

11月18日,在美丽的长江之滨、祥瑞之城——瑞昌举办了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瑞昌市委书记卢治轩出席并讲话。

在江西,尤其在九江,说到船舶产业,离不开位于瑞昌的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它也是江西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新江洲船舶重工的前身有一段辉煌的历史。该造船厂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1969年11月,一个代号为6214的工厂(后更名江州造船厂)在瑞昌下巢湖畔应运而生。在鼎盛时期,该厂拥有职工7000多人,厂区占地面积达127万平方米,生产、生活设施完备。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该厂订单逐年减少,尽管尝试过多种转型方式来适应市场需求,但因负担太重,难以挽回颓势。到了2005年,该厂纳入国企改制范围,成立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联造船”),将股份分出,由当时800名员工共同持有,彻底完成了从国企到民企的转变。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全球航运市场的剧烈波动、技术革新的快速推进及内部管理问题的逐渐暴露,江联造船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2018年3月,中海重工与瑞昌市政府和扬子江船业集团订立合作框架协议,由后者托管江联造船。

2023年3月,钦实集团和扬子江金控合资成立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组合盘活现有资产,从瑞联资产公司手中承接了原船厂的主要生产要素,以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高端船舶建造基地为目标,重新定位产品方向,重塑企业文化,重构技术、管理体系,以两大股东在船舶市场的影响力和实力,开启了船厂新的“航程”。

经历了这样一段时期后,如今的新江洲船舶重工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说明瑞昌市委、市政府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和花费了很大力气。正如卢治轩在这次会上所说,船舶工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召开创新大会就是要集各方之智、汇各方之力,推动船舶产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重回“春天” 瑞昌船舶产业有基础有人才

瑞昌有个习俗,每当有贵客登门,都会“自报家门”。卢治轩说,上个月召开的瑞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提出了“决战大工业、开辟新赛道,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的工作思路,以一域之力为全局添彩。

长江赋予了瑞昌开放的基因。瑞昌是长江入赣第一站,瑞昌港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货物吞吐量位居九江五大港区之首。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瑞昌至武穴过江通道、通用机场建设,构建“公铁水空”大物流枢纽港。

众所周知,瑞昌发展船舶产业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当前,船舶工业已经重回“春天”。据工信部发布的今年上半年造船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1.7亿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58.9%;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从省内来看,江西省和九江市高度重视船舶产业发展,10月,九江市专门出台了《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并将其纳入重点产业链,提振了当地发展船舶产业的底气和信心。

不难看出,这次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的召开,既是瑞昌深入贯彻落实江西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九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瑞昌加快推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实践,对于瑞昌奋力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卢治轩说,瑞昌发展船舶产业拥有近60年的历史,从江州到新江洲,不仅延续了造船血脉,同时积淀了出色的技术条件和管理经验,走出了一大批船界良工良匠。如今,国内有规模的造船企业都有“江州人”或者“江州子弟”的身影,这是瑞昌发展船舶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最珍贵的财富。

推动船舶“制造”向“智造”“创造”转变

未来,瑞昌将如何借势发力、借助东风,依托新江洲船舶龙头引领优势,早日实现“重振江州雄风、打造百亿产业”的目标?

瑞昌发展船舶产业,必须靠大联强、延伸链条,形成“雨林效应”。卢治轩认为,要坚持双桨划船、双轮驱动,坚持开放心态、共享思维,深化与国内外造船界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的深层次合作,学习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在市场、人才、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更上层楼、更进一步,众志成城开新局、众人划桨开大船。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强链补链、量质齐升也是瑞昌未来发展船舶产业的重要一环。此次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活动中,签订了5个项目,是瑞昌船舶产业实现链式发展的重要标志。不难看出,瑞昌将抢抓新能源船舶和国际出口船舶“风口”,以船舶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应用为重点,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招引更多链主型、补链型项目,推动瑞昌船舶产业走在前端、迈向高端。

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船舶产业生产周期长、技术迭代快,不敢创新、不愿创新,不仅找不到好出路,更找不到好未来。正是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卢治轩说,要坚持“升级传统赛道、深耕细分赛道、瞄准未来赛道”。要走数字化、智能化道路,推动现有造船企业技改扩能,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建成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船舶“制造”向“智造”“创造”转变,打造新时代船舶产业的“瑞昌号”。

在主持长江经济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时,瑞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魏堂华说,瑞昌倍加珍惜合作机遇,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全面整合优质资源,加快把每个协议转化为一个个的船舶产业项目。将紧紧围绕船舶产业创新发展,大力践行“项目为王”的理念,细化时间节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船舶产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欧阳兴、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文

原标题:《借助行业回暖东风 瑞昌如何再续造船业辉煌?》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