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校长当面请教学生,为何令人动容?,校长请教学生,尊重与倾听的力量

访客 音韵和谐 2024-11-21 1 0

“从来没想到今天能在校长面前汇报了20分钟……到最后真的有点泪眼汪汪,李校长全程都在很认真地听,他是真的很希望把这个事情落实下去……”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大三学生李妍妍的一篇帖子引发很多网友关注。

近两年,李妍妍与其他志愿者成员开展了校园鸟撞监测,共监测到32起鸟撞事件。为了在校内推行防鸟撞设施改造,李妍妍给校长李召虎发了封邮件。

校长很快回信道:“我对你们的建议和项目很感兴趣,能否在本周五下午5点左右,你们专门给我讲讲,我有问题可以当面请教。”随后校长不仅请来了相关部门人员,还找了鸟类学专家,与学生共同商讨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据最新回应,后续学校将开展调研并评估所需资金,商讨具体的防鸟撞设施改造推行方案,希望未来改变在建教学楼原本打算使用的高透玻璃,从源头打造鸟类友好型建筑。

打开李妍妍原帖的评论区,“温情”“人文关怀”“有意义”等字眼高频出现,不少网友感慨“这才是心目中理想大学的样子”。当学生还在为自己的行为是否是“不务正业”而担心时,校长和老师们已经给出了正面理性的回应,且后续一系列的举措都快速高效。在这个过程中,被在乎的不仅仅是那一只只小鸟,还有学生们对社会问题真诚的倾注。

一所好的大学,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具备责任气质和道义精神的。他们愿意将目光拉得更长,去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也乐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寻找答案。

这种追求带来的价值感,和不断刷绩点、多发论文、找各种实习这些外在指标带来的意义,或许很难放在一起做个高低评判。但让学生们能跳脱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指标”,有时间去深入探索自己本身的志趣,且愿意思索能为社会变得更好而做点什么,不正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冀吗? 

很多人都在为校长积极的回应和虚心向学生请教的态度而动容,其实是对教育向平等归位的敬畏。在这种平等的氛围里,校长和教师们极力保护着学生对学术的赤诚,他们能真正看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且愿意为可行的方案提供保障。

这种垂直的对话其实不常见,但它的存在又在细节中描摹着一所理想大学的样子:你尽管去学去思考去充盈自己,我会在后面托举起你的“天马行空”。

有这样一则学界轶事:即将荣休的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在上完最后一堂课之后,已经走出老远,教室里的掌声还在继续着。这种“遥远的掌声”,就是学生们对享受了教育抚慰的回响与敬意。校长回出了一封信后,学生本人的感动、专家教授们的献计献策、方案的及时调整以及网友评论区的集体动容,又何尝不是“遥远的掌声”呢?

教育的力量足够强大,当一个个充盈着智慧与思想的“小我”成为“我们”,去推动社会进步的齿轮时,蚍蜉亦可撼树。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