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成为国家首批经开区,如今上海漕河泾又明确4个发展方向,上海漕河泾,40年发展成就与未来方向

访客 音韵和谐 2024-11-15 6 0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40周年。

11月15日,以“奋进40年,勇攀‘高与新’”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漕河泾开发区”)举行,漕河泾开发区发布一系列新政策、新体系、新项目。

11月15日,以“奋进40年,勇攀‘高与新’”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举行。 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会议指出,漕河泾开发区将以率先打造一流园区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为目标,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打造全球顶尖科学家创新创业首选地和世界一流科创产业园区。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聚焦科创策源能力提升、聚焦创新企业发展所需、聚焦集成服务商定位等4个方向。

会上,“科创漕河泾”发展愿景正式发布——至2027年,科技领军企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科创漕河泾”框架体系基本建成;至2030年,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全球知名高端产业集群;至2035年,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示范,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样板,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部枢纽”全面建成。

40年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后升级为新兴技术开发区,肩负起中国首批国家级经开区的使命担当。201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又将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重任交给漕河泾开发区。

澎湃新闻从会上获悉,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地带的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在规划面积仅14.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园区综合评价、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科技创新浓度、高端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创造了多个“首个”“之最”和“第一”:

首批地方人大立法的开发区——市场化运作、公司制运营,漕河泾开发区创造性实施了“人大立法、政府管理、公司运作、区区合作”的管理模式,为我国开发区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制度。

全国第一批孵化器的诞生地——1989年利用农舍建设的“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是中国最早的孵化器之一。

有偿出让上海首块工业用地——1990年,香港齐来贸易有限公司获得开发区B7-B10地块50年使用权,建设起“上海齐来工业城”,为开发区依靠土地开发筹集现代化建设资金开辟了一条新路。

漕河泾开发区鸟瞰。

如今,这份成绩单越来越丰厚:海关总署第一本正版电子通关账册的诞生地;首个获得国家进出口经营权的开发区管理机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园区身份获得的上海市著名商标……2003年11月,临港集团成立,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部分干部员工奔赴东海之滨“平地兴产、滩涂造城”,开启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的新篇章。

目前,漕河泾开发区已汇聚中外高科技企业14000多家,包括144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56家内资上市企业,拥有全市1/5的独角兽企业、超1/4的大模型备案企业以及60%的数字文创企业。园区每平方公里集聚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家、小巨人企业6家,每万人发明专利达到498件,是我国创新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今年园区企业营收有望突破7000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堪称上海的“最强智脑”之一。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