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校园招聘“三严禁”新规落地需要破除三大难,校招三严禁新规实施,三大难题待解决

访客 现代审美 2024-11-14 7 0

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不仅要求 985、211 高校毕业生优先,甚至要求第一学历为 985、211 或双一流。针对招聘存在的显性或隐性歧视现象,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 2025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规定,校园招聘严禁限定 985 和 211 高校。

新规出台,透露出很多积极信号。

有助于促进就业公平。在所谓 " 名校优先 " 观念下,必然会导致其他高校学生面临更大就业压力和不公平竞争,新规定有助于打破传统 " 牌子观念 "。

有助于改变 " 唯学历论 " 倾向。" 择优录取 " 是用人单位的刚性需求,但何为优秀?考上一所好大学绝非优秀的唯一定义。

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人才质量和多元化发展。招聘限定为 985 和 211 高校毕业生,会造成很多恶性循环。一是使这些高校获得更多资源、政策倾斜,高校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同高校毕业生求职难易程度进一步拉大,加剧教育 " 内卷 "。二是当前学生抱怨就业难的同时,也有很多企业抱怨 " 招人难 ",在招聘中的不良风气影响下,用人单位去攀比新聘人员的学校背景,必然会导致优秀人才的错失。

新规要落地,必须破除三大难。

观念转变难。长期以来,社会存在对 985、211 的过度推崇,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观念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尤其是用人单位。这种观念必然会影响政策落实。

有效监管难。"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以往常见的所谓 " 对策 " 就是,用人单位不在招聘公告明示,但实际招聘时采用隐晦方式执行。对此情况,监管部门如何有效监管,显然难度非常大。

处罚把握难。即便监管单位发现了歧视行为,如何处罚?处罚过轻,无法起到威慑作用,政策就会成为空文;处罚过重,必定会影响用人单位参与校招的积极性。如何找到平衡,值得认真思考。

新规定无疑是积极的,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和人才选拔机制改革,但只有真正落地、有效执行、高效监督,才能让非名校毕业生收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