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三圣经典心读》,回到中华文化源头,中华三圣经典心读,探寻文化根源

访客 传统文化 2024-11-14 5 0

近日,华夏出版社举办了《中华三圣经典心读》新书分享会。中央党校教授张孝德,中国文化书院特聘院务专家佟晓滨与本书作者齐善鸿进行了分享。

《中华三圣经典心读》新书分享会现场

《中华三圣经典心读》包括《论语心读》《道德经心读》《坛经心读》,作者齐善鸿是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华三圣经典心读》中,作者阐发经典,分享三十年的国学研究心得,助力传统文化的学习。

齐善鸿在分享中谈道,中华有三“圣”:老子李耳、孔子仲尼、六祖慧能。代表他们智慧的《道德经》《论语》《坛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部经典。

在《道德经心读》中,齐善鸿依次对《道德经》的八十一章进行了讲解,分别从道门玄机、关键字词、解剖俗象、修行妙法、老子心法、人生智慧六个角度切入,发老子思想之微。《道德经心读》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作者总结的老子思想智慧的二十个理论学说,每个学说都是一个小体系,以世俗定势、心灵拷问、陷阱与破解、智慧与觉悟等角度展开。

《坛经心读》中,作者依照《坛经》原文,对每一品进行释义,然后择要点、抓重点进行导读和赏析,最后进行理论总结,对于从每一品经文中提炼出的核心理论,按缘起、审心、真意、境界进行四重评解,从而梳理《坛经》的逻辑脉络,点明六祖的思想要点。

《论语心读》则是齐善鸿写给所有为生计奔波、为事业奋斗,但很少想过此生要成为什么样人的人。在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人文精神日落西山的时代大背景下,许多人的生活忙碌而不充实、富足但不幸福。

《中华三圣经典心读》书封

“人首先是自然的,但其本质又是社会性的,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众生和天地万物的集合体。人生的本质,不是为自己谋取物质的私利,而是集合众生与天地万物的能量,构筑一个超级的自我——超我,并为现实中的众生创造价值与幸福,从而使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和幸福的人。”齐善鸿分享道。

可惜的是,现实中的一些人陷入了自我和自私的泥潭中。陷入自我的人,总是自以为是,总是在用个人的有限经验和知识去理解无限的世界和与自己不同的生命。还有很多人被眼前的物质利益所迷惑,沉湎于物质享受中,从而沦为赚钱的机器。“圣人警示,‘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因为自己不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厌恶小人的同时,自己却成了小人。如今社会物质丰足,教育普及率日益提高,但仅学习科学知识似乎无法让人们活得快乐和幸福,毕竟知识不能等同于能力,能力不能等同于品德,科学知识不能等同于人生智慧。”齐善鸿谈道。

这个时候,回望中华文化源头,向先贤们汲取能量变得非常重要。老子及《道德经》阐释了道学的核心思想,人的主观不能脱离客观事实与规律,人的主观活动必须依靠客观事实和规律。孔子及《论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仁德之道”“好学之道”“中庸之道”等思想,并且教授了红尘中人修习“君子之道”的基本方法,如此就能够领悟基于天道的人间智慧。六祖惠能及《坛经》对“自性”的顿悟,成了修行者觉醒的根本法则,使得深奥的佛理与人间的生活紧密连接,让人们懂得了“修行就在世间,生活就是修行”的妙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