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上大学了,专业是它!奥运冠军,都来自哪些专业?

facai369 孩子起名 2024-11-10 3 0

“谁家学校开学

能看到奥运冠军啊”

8月18日

不少网友晒图
在同济大学偶遇了陈芋汐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图源 同济大学

陈芋汐2005年出生于上海

此次巴黎奥运会上
她和全红婵搭档
夺得女双10米台冠军
在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
陈芋汐再夺得一枚银牌

图源 新华社
今年早些时候
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发布
2024年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
综合考核合格考生名单
跳水运动员陈芋汐在列

录取专业为运动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

巴黎奥运会期间走红的

田径选手“眼镜哥”徐卓一

也现身同济大学

他还是陈芋汐的同学

所学专业同样是运动训练

图源 同济大学

图源 徐卓一微博

奥运冠军都学了什么专业?

他们都来自哪些大学?

一起来看

01

读名校的奥运冠军

7月27日,中国香港击剑队江旻憓率先战胜东道主法国选手,在女子重剑个人赛夺冠。这位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本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的学霸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
7月27日,江旻憓在重剑金牌赛中。新华社/图

运动员读名校并不少见,本文整理了本次巴黎奥运会中国队金牌获得者毕业或在读院校情况。

⬇️⬇️⬇️
从图中不难看出,北京体育大学被誉为“冠军摇篮”确实是“实至名归”。本届奥运会,北京体育大学共有66名师生(包含自主培养、冠军班学生和现役班学生等)参与25个奥运项目。其中,女子羽毛球双打冠军陈清晨、男子吊环冠军刘洋、男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曹缘等13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员获得金牌。
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10所体育类院校的学子在赛场上皆斩获佳绩。其中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获得花样游泳团体金牌的肖雁宁已在四川大学体育学院从事教学及竞赛工作。
此外,不乏一些“985”、“211”非体育类院校学子在本届奥运中获得好成绩:女子双人3米跳板跳水冠军昌雅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冠军陈芋汐、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的覃海洋来自同济大学;羽毛球混合双打冠军郑思维和黄雅琼、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的孙佳俊都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男子3米跳板跳水冠军谢思埸来自暨南大学;女子81公斤以上级举重冠军李雯雯来自厦门大学

02

奥运冠军毕业于哪些高校?

除了本届奥运会,历届奥运冠军都是毕业于哪些高校呢?根据公开资料,本文整理了中国代表队1984-2024年夏季奥运会冠军的毕业或在读院校情况。

北京体育大学独占鳌头,多数运动来自北体研究生冠军班。它成立于2003年,招收在近2-3届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及世界杯赛(后二者在项目上须与奥运会项目一致)中获得单项冠军和集体项目冠军的运动员(集体项目为主力队员),担任上述获得冠军队员的单项教练和主教练的教练员。东京奥运会十米气手枪混合团体冠军庞伟、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汪顺、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张怡宁等都就读于此班。

除了体育类院校,综合性院校也受到运动员的青睐。乒乓球冠军刘国梁、马龙、许昕均、孙颖莎、樊振东都选择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射击教父”王义夫、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都来自清华大学。女子体操冠军邓琳琳、刘璇、乒乓球冠军丁宁、游泳名将叶诗文都来自北京大学。跳水女皇郭晶晶、跳水奥运冠军陈若琳、男子10米跳台跳水冠军林跃选择就读中国人民大学。

此外,理工类学校和师范类院校也是许多运动员就读的选择。乒乓球奥运冠军刘诗雯、奥运竞走冠军陈定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蹦床冠军何雯娜、陆春龙、黄珊汕、董栋就读于天津科技大学。女排教练郎平、女排朱婷袁心玥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10米栏冠军刘翔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03

奥运冠军都学什么专业?

据统计,超过半数以上的运动员选择就读体育学类专业,专业一般会选择运动训练。这样他们既能够快速地了解课程,也能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经验,对教学和研究做出贡献。曾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读博士研究生的苏炳添,就以自己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如何跑出亚洲最快”。

就读于西南大学的跆拳道运动员赵帅也根据自己专项、专业进行研究,分析自己在跆拳道比赛中如何运用战术、技术,通过科学训练和策略制定来提高比赛表现。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自身专业的理解,也为其他运动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除了体育类专业之外,许多运动员也倾向于选择管理学门类专业。孙颖莎、马龙、王曼昱、徐嘉余、李冰洁、汪顺等优秀运动员都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深造,潘展乐则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

这样的学科选择,不仅为自己的运动生涯增添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运动员们在管理岗位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帮助他们在退役后顺利过渡到体育管理、企业运营、政策制定等岗位。

中国选手、上海交大学子孙颖莎。人民日报/图
当然,有的奥运冠军也会选择与运动事业间接相关的专业。比如乒乓球冠军樊振东、丁宁、跳水队运动员秦凯、何姿、女子体操队队员刘璇都就读于新闻与传播专业。女排冠军袁心玥选择了心理学专业,羽毛球冠军蔡赟、田卿都读的是法学专业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也为运动员们提供了更多元的职业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能够在体育领域内发挥自己的专长,也能够在其他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影响力。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跨学科的发展模式将成为越来越多运动员的选择,也会为体育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04

读名校,成绩跟得上吗?

随着高水平运动员进入校园,运动员再也不会被贴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标签。但我们也知道,许多运动员从小就开始进行体育训练,能够分给文化课的时间少之又少,那他们是如何进入名校的?成绩能跟得上吗?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六部(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退役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因此,这些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是通过保送政策进入名校读书。

保送政策是对为国家荣誉努力拼搏的运动员们的肯定和回馈,为他们提供了继续深造和个人发展的机会。但入学容易,想要跟上课堂节奏,特别是那些非本专业的课程,还需要运动员自身的努力。体操奥运冠军邓琳琳就曾回忆过第一次去北大上课时候的情景。当时她在上中国政治学概论,她在教室里坐了半个小时就开始打哈欠:“老师讲的是中文,我居然听不懂。”当老师说出一个典故之后,全班同学都在笑,只有邓琳琳坐在那里,一脸茫然。

而这样的状态,发生在每一个刚入学的运动员身上。但困难永远都是用来克服的,他们经历了残酷的训练与竞技,早已不会畏惧困难。中国乒坛初代“大魔王”邓亚萍用11年时间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前女排国手张萍退役之后去香港中文大学念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授课,如今她英文授课表达流畅自如,让人难以想象曾经是那个需要逐字逐句查阅字典的初学者。

运动员离开赛场,又进入到人生新赛场拼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坚持,无论在体育竞技还是学术探索中,都能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潜力。


05

体育强国

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不仅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顶尖运动员,还激发了公众对体育的热情,更显著提升了体育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随着众多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学校继续深造或担任教职,体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些运动员的到来,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宝贵的体育资源和经验,也为学生们树立了积极的榜样。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关注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健身潮、体育热持续不断升温。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从1932年第10届奥运会上,刘长春作为唯一一名中国运动员孤身参赛,到2024年第33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以716名运动员的庞大阵容亮相,中国体育健儿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更令人瞩目的是,我国参赛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运动员,特别是00后一代,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成为赛场上的新生力量和主导力量。他们的活力、激情和竞技水平,不仅展现了中国体育的活力和潜力,也预示着中国体育事业的美好未来。这些年轻运动员的崛起,得益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从基层选拔到专业训练,从科学管理到国际交流,我国体育系统为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同时,社会各界对体育的重视和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为运动员创造了更好的训练条件和竞技环境。
随着年轻一代运动员的不断涌现,中国体育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年轻的力量将在国际赛场上创造更多的辉煌,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荣誉。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期待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往期推荐


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

多校官宣撤销或停招的本科专业,都是“冷门”?
语数英超130!“浙”些高校发布萌新大数据!
浙江推动浙工大和浙中医大高质量发展!
 公务员编制!选调生,你了解多少?

监制 | 吴文建 余新花   责编 | 陈显婷   编辑/制作 | 占尘雪

本文综合整理自一读EDU、中国青年报、同济大学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