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跟着赛事去旅游” 体育旅游成新风尚

facai369 传统文化 2024-11-10 27 0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因体育赛事奔赴一座城”,随着亚运会的开幕,杭州迎来了近年来最为密集的游客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浙江餐饮堂食的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380%,主办城市杭州以及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协办城市的酒店、民宿“一房难求”。在亚运会期间,浙江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2019年增长超过100%,杭州、宁波、嘉兴领衔,其中,杭州跻身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十大热门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增强,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新风尚。各地纷纷出招,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体育和文旅深度融合,让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 
  

体育旅游成“新宠”


  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开发与规划教研室主任王新越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跟着赛事去旅游”反映了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强力促进作用。同时,此类赛事经济也为一些拥有自身特色体育赛事的小城提供了发展机遇。体育赛事对文旅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参赛选手和观众将参加体育赛事与游览当地风景、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当地烟火气和文化充分结合,有力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合发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跟着赛事去旅游”,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赛事中来,提升赛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有助于推动当地的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旅游体验,使旅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全民健身风潮涌起,游客体验型、个性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一批具有体育运动特色的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在王金伟看来,各地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可以举办与这些资源相关的体育赛事,如山地自行车比赛、滑雪比赛、海滩排球比赛等。同时,通过建设体育场馆、健身路径等,为游客提供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除了举办体育赛事外,还可以举办体育文化活动,将体育和文化融合,向游客提供更多元的体验,逐步打造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此外,提供高质量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确保游客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舒适的旅行体验。”  
 

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


  体育赛事为赛事举办地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倒逼地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旅游产品形态,丰富旅游内涵,吸引游客住下来,让“流量”变成“留量”。
  
  王新越认为,让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发展赛事经济要立足于旅游产业链融合,做好成果转化,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统筹旅游资源,形成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为后续发展留足空间。二是做好长远规划,使服务项目连贯,设施逐步配套,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维持新鲜感,才能把游客“引进来”,还“留得住”,形成旅游业的“长消费”。三是注重新业态IP保护,强化技术要素支撑。四是注重体育赛事氛围构建。赛事的灵魂在于氛围感,而氛围感的构建,来自于热爱体育、关注体育的群众,只有养成全面注重健康,热爱运动锻炼的社会风气,“赛事旅行”才会更可持续,那些从前鲜为人知的小型城市体育赛事才会被人们所发现、所关注,从而使该地区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王金伟建议,打造“体育+旅游”产品,将体育赛事和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打造出独特的“体育+旅游”产品,如“赛事+观光”“赛事+体验”等,吸引游客消费。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了解游客的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与旅行社、酒店、餐饮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广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习近平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市说新语丨争议中的预制菜市场将走向何方

●关注丨物流业务扩张和效率提升驱动融资需求上升

●热点丨智能驾驶:多方协作是关键

   ●焦点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为“出行热”再添一把“火”




总  监  制王辉 王继承

监  制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