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的读书笔记,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读书笔记

facai369 音韵和谐 2024-12-23 1 0

《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的读书笔记

《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的读书笔记 作    者:[美]埃里克.托普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版    次:2014年9月第1次出版作者简介: 埃里克•托普(Eric J. Topol)是美国心脏病学家,基因组学家、学者。他毕业于美国约翰霍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他曾是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心血管科主任,现任加州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Scripps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的创新药物研究教授兼主任。他在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基因银行。他还是 Medscape 与 theheart.org 的主编。 现已出版《失控》《技术元素》《掘金黑客》《比特素养》《数字乌托邦》《变革的力量》《字体故事》等图书。本书的重点内容和理解: 前言 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评价: 1)拥抱数字创新,颠覆传统医疗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性破坏”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数字时代,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被数字化了。然而,或许是由于其本身的根深蒂固,也许是由于它天然地排斥新生事物,只有我们安身立命的医疗行业却从未真正被数字化浪潮所影响。 2)颠覆医疗的开山之作 数字化设备大规模高强度地渗透入日常生活,我们也因此根本性、一次性的改变了彼此之间以及整个社交网络的沟通方式。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健康,却至今未受到本质的影响,成为数字化革命大潮之中的孤岛。 医学是一门极端保守,甚至僵化的学问。这种现象即将发生变化,医学就要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颠覆。 3)数字时代的日新月异 数字时代的利弊并存。弊端在于互联网对人大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我们正在将自己的大脑外包给云端。 4)医疗保健的残酷现实 医生们开着自己不太熟悉的药,诊治着自己不甚了解的病情,评判着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体。 5)盲人模象的艰难前行 因此,大规模的筛查反映了人口医学不顾个体间的差异,一味倡导非必要的医学测试和手术治疗的事实。 6)科学严谨的大众科普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人体更神奇的了。人类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每对染色体各人30亿个以上的碱基。 普通民众对医学专家具有根深蒂固的权威崇拜,而缺乏足够证据的专家意见会误导大众的医药决策。 2008年,没有行医执照的人工心脏先驱罗伯特.贾维克,在接受药厂135万美元的代言费后,在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中铺天盖地地地宣传一种降脂新药,导致该药在全球年销售额高达130亿美元。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误导涉及针对女性的激素补充治疗,它曾经以预防病的名义而风靡数十年。 因此,作者建议对待任何新的数据,正确的态度都应该是质疑,而不是简单地接受。 7)恪守良知的正义之士 医学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于任何时候医生都是根据可怜的、不完整的资料做出决定,医学程序的不当使用甚至滥用是一颗难以砸开的坚果。 就在已经确定个体基本组中的所有60亿个生命代码后,仍有90%的医生不愿意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做出医疗决策。 8)医院职能的必然让渡 如今的医院依旧可以称为:坟墓的接待室。 未来的医生不是扮演知识仓库的角色,而是成为知识管理者,应更多地与病人沟通并提供关怀,为病人提供决策咨询,或帮病人决策,成为聪明病人的伙伴。 9)数字医疗的美好愿景 数字化个体是确定人体基本组中的所有生命代码,是拥有远程持续监控每次心跳,每时每刻的血压读数,呼吸频率与深度、体温、血气浓度、血糖、脑电波、各种活动、心情等所有生命与生活指征的能力;是对身体任何部分进行成像处理,进行三给重建,并最终实现打印器官的能力;是利用小型手持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在任何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是将从无线生物传感器、基因组测序或成像设备中收集的人体信息,与传统医学数据相结合,并不断更新的过程。 直到目前,都没有办法去建立生物或生理特征的个体性。而个体性代表着数据革命的下一个前沿,最终能应对我们最为重要,也是至今与数字革命相隔离的领域---医疗健康。 第1章 数字时代的启观 1、培育一个由数据驱动的、参与式的文化 过去30年中最为瞩目的创新是什么,哪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依次为: 1)互联网与宽带; 2)个人计算机与笔记本电脑; 3)手机; 4)电子邮件; 5)DNA检测与测序。 智能手机已经融合了其中四项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随着手机的不断进化,它正走在融合第5项技术的道路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2、时刻连接网络 数字人:鲍尔斯曾用一个术语来描绘我们在疾如闪电般的数据洪流中无法专心去做任何事的状况。 GOOGLE效应:搜索引擎对于人类认识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搜索而得来的信息很难被记住。 云端:从根本上说,我们正把自己的大脑外包给云端。 3、协作与众包 协作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今天,媒体是全方位的。每位网民都可能成为一名爆料者,参考者。我们再也不会只是旁观者。在网络上,你我都是当事人。数据与信息的产生已经民主化了。 作为开放、协作、非独占网络的自然结果,创新被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协作带来了众包的世界,这是能够让我们即时运用智库的根源,这在以前几乎不可想象。 我们的医疗和健康信息的来源正远离我们的医生,日益被我们所信赖的社交网络众包与友包。 4、定制消费 精准的个体定位,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人们看到的、买到的东西都将会是某种程度上量身定造的产品。个体定位已经渗透到广告业、媒体、零售业、金融业、旅游业。但是,我们注意到,医疗健康领域却是个例外。高度的个性化是我们今时今日的主题。 5、瓦解与毁灭 电视,今天仍旧存在,但很多人都相信它会是被创造性毁灭的下一个对象。已经有像Hulu这样的网络,可以在线播放许多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我们将不再受到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 6、应对数据洪流 数字设备的性能每18个月就提升一倍。创造性力量的另一个关键影响是数据海啸的汹涌而至。 “传感器的海洋”中,任何物件、任何人,无论是机器、设备、一切东西以及人类本身,都变成了一个传感器,收集与传递着有关现实世界的种种信息。 7、数据驱动的世界 就连最外行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现今的数字世界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一切。尽管医学仍在抗拒改变,数字化个体的生物学、生理学与解剖学,伴随着其他所有有关数字化医疗的元素一道,将重塑医学的未来。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医学将从极力躲避转为数字时代,这一转折随着我们生活中正在改变的一切,朝我们步步逼迫。近来盛行的关于健康与健身的数字设备与手机应用,正为这一注定发生于医疗领域的巨变奠定基础。 8、超级融合的全景 一方面,粗糙而有待于加工的数据只能在底层流动,另一方面,全景画面出现于顶层而获得聚集。 今天的医学仰仗于统计中位数,仰仗于统计框架下的群体平均值,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将把焦点投向个体。假以时日,统计中位数和群体平均值将不再是医学信息的载体。 第2章 医疗系统的流弊----群体VS个体 1、立普妥: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处方药。全球范围内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30亿美元,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丰厚的处方药销售成绩。但循证医学证明:每100位服用立普妥以预防心脏病发作的患者当中,仅1位能够受益于药物的疗效,其他99位则不受影响。 2、t-PA实验。 3、PSA筛查:大规模筛查反映了人口医学不顾个体间的异质差别,一味倡导非必要的医学测试和手术治疗的事实。除了制造了许多假阳性结果的数据之外,异常的乳房造影结果还会对那些不幸女性及其家人造成严重的情绪困扰,这些无谓的精神负担对当事人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第3章 消费者的权力崛起?---点击与骗局 1、例子:一位投资家佛罗里达情人节接受了一份礼物---一次心脏扫描。他太太在一次广告中获知一个医院推出100美元的优惠套餐。但此前她的丈夫并无任何心脏病的症状,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每周至少打两场高尔夫球。可以他接受了太太的建议,做了CT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钙质指数高达170,需要尽快再做一次冠状动脉造影。他依照做了,并发现三分之二的心脏动脉中存在多处阻塞。他的心内科医生为他植入了5个支架,并在手术后为他安排了药物治疗。手术完成的4个月后,这名患者来到医院,状态相当差。他显得忧心忡忡,他感到极为疲累,肌肉酸痛。不能再玩高尔夫球,又无法进行其他常规的锻炼了。 不幸的是,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医生、医院和生命科学产业处于同一阵线,在利益的驱使下,执行的医疗程序数量只增不减。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患者需要拥有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知识。如果消费者无法最大限度地检索和利用真实的医疗信息,那么各种各样的烦扰仍会纷到沓来。 2、DTC广告:DTC广告是人口医学的一个缩影。特别是新药的临床试验DTC广告,监管当局没有有效的监管。使得很多的药物实验患者出现不适应症状,有些甚至由于实验造成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3、维生素、补充剂和草药的滥用。 4、患者阶层的权力崛起让人感觉喜忧参半。药物、补充剂和医疗程序的广告可以引发严重的负面结果,但是另一方面,患者得到了怎样使用治疗、使用何种治疗的选择能力,这又能够产生巨大的效益。其实,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赋予消费者选择能力,让他们有机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关键是信息如何投向消费者,而消费者又将怎样利用它们,以及怎样才可以促进两种信息流向模式都发挥出最大的正面效能。 具有整体属性的社交媒体网站如:Facebook有助于健康相关信息的众包建设。在这些高度互动的在线站点,消费者相互教导。这填补了存在于医学环境下的信任缺失,这些网络互动的正面效应是:身患相同疾病个体间实现电子连接,在同年龄同性别的圈子内,人们能够为彼此提供不可估量的情感支持。 5、当前人们对信息和情报的知晓水平并不足够。数据化工具将提供在此之前前所未见的数字支持。无论是癌变组织基因测序以图探明特定的驱动突变并借此研制出有效的反制药物,还是在致使疾病显现指示性症状之前成功预测其出现几率,我们治病救人的能力都将大幅提高。 第4章 生理学 1、无线传感器 所有东西都会变成传感器,而人类则是最好的那个。任何东西、任何人,无论是机器、装置、日常用品,特别是人类,都将变为传感器,收集与传递真实世界中的信息。医学将会被物联网所彻底革命,物联网就是所有想到连接,装有传感器的物体的世界。 “医疗物联网”的核心就是手机。手机好比我们的多能干细胞,它能够化身为我们的计算机、闹钟、相册、手表、相机、摄像机、录音机、手电筒以及更多,它为这场医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无时无刻地监测我们身体的任何数据。 2、血糖与糖尿病:第一款商用的无间断慢性病无线监测仪是糖尿病无线监测仪。比起手机应用,传感器技术能够提供更加优良的体验,它无须采血,并能进行无间断的监测。目前测量血糖最主要的方法叫做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依靠在腹部皮下植入27-针仪传感器,这个装置检测皮下间质液体的糖含量,每5分钟将信息传送到接收装置。隐形眼镜可能成为新型的血糖测试设备,通过泪液进行测试血糖。 3、心电图和心律监测:在人的一生中,心脏要跳动近30亿次。如何对心脏进行实时监测。下一代产品将重点放在,不需要人力参与,如果确有异常,可通过传送心电图数据快速诊断心律失常。传送完成好,数据自动完成解析,短信返回告知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4、生命体征:实时无线传输无创监测生命体征是个大工程。在未来,在经过特定挑选的某些家庭里,也可以与医院建立起无间断的、实时的连线,实时地将生命体征无线发往往医院中心。接着就开始自动化地进行分析,派遣医护人员前往,理论上绝不会有人发送假警报。 5、哮喘:哮喘足以使人致命,尤其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致死率很高。 6、睡眠窒息症:是一种睡眠时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如果通过无线技术让患者睡在家里进行检测。这就能连续地评估CPAP的设定水平是否有效。这样,睡眠窒息症的患者的诊断将更加容易。 7、心理障碍:利用手机传感器,依据语气语调、通话时间长短,短信内容等量化内容,可以远程实时地侦测到严重的抑郁症发作。GPS和加速计能够帮助医生追踪患者的活动,当患者的活动与交流开始减少,就表明抑郁症发作加重了。 8、独居老人:无线监测的概念也建立起“智能化”的医学家庭,对于特定的老年人,这能让他们待在家里,并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 9、用药依从性:大约有50%的药物并未按照医嘱服用,很大一部分是患者过早地停止服药,这并非是他们忘了。不久的将来,无线技术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疗效。 10、新兴国家和手机试验:将手机的SIM卡作为生物传感器,有以检测疟疾、性病和以及其他传染病的病原体。SIM卡也能用来检析血液成分,检测血电解质或执行血常规检查。还有许多研究正致力于远程诊疗。 11、无线医疗的挑战:信息泛滥、安全与隐私、临床验证、费用以及等待被医学界采纳。 12、车中的无线传感器:通用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以及福特汽车公司等公司,目前都在研发监测驾驶员生理状态的传感系统,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通过自动检测呼吸、自动读取酒精浓度,以及无间断的血糖监测仪数据整合。一旦驾驶员心律不齐或者过低时这些资料可以提醒汽车关掉引擎,并警告驾驶员,让其靠边停车。 第5章 生物学---基因测序 1、2010年12月,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5岁男孩已经承受了百余次手术,且由于反复感染一直无法出院。他出现了之前没有的胃肠道症状,实际已经命悬一线。当他的DNA测序被确定后,医生发现了基因突变的罪魁祸首。运用这一发现实施正确的治疗,现在已经康复。尽管这只是医学领域中关于人类基因组拥有拯救生命的力量的最早最典型的例子,但不可否认这项研究将会在未来的医学扮演重要的角色。 2、基因组学101:人类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每对染色体各有30亿个以上的碱基,按双螺旋排列。 在全部600万碱基中,只有1.5%的碱基真正是编码的要素养,称作基因外显子。负责组成蛋白质的这部分DNA统称为外显子。大约98.5%的基因组并不是蛋白质的编码,也不参与传统意义上的基因合成。 我们对于DNA序列的运作方式及其功能的认识与几十年前的书本教条完全不同,比预期少得多的基因,数量上超出约100:1地对应控制调节复合物。 人的DNA序列分为两个类别或版本:一是种系胞DNA,代表精子和卵子的主控DNA,管理人类繁衍,负责体内细胞的形成;二是复制衍生DNA,形成体内细胞中的体细胞DNA。 例子:如果试图确定心脏疾病的遗传性根源,我们需要对心脏细胞的种系胞DNA和体细胞DNA都加以研究。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类基因组不相同。基因组中特定的碱基在不同人之间也不同。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差别形式就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大型的国际性项目---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试图确定人类SNP的共同点。结论是在5%以上的人群中会出现共同的SNP。 基因组单体型是基因组的关键部分。 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体型最重要的应用就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一种常见的、复杂的、严重的疾病通过GWAS研究得到了破解。 4、药物基因组学:丙型肝炎是全球最棘手的健康难题之一,全球人口的3%患丙型肝炎,大约有两亿患者,这也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首要病因。其标准治疗方法是长效干扰素......该长效干扰素会使几乎每个使用者出现感冒症状。但更为糟糕的是,该长效干扰素只对一般的使用者起效,欧洲裔比非洲裔的总体疗效要好得多。这就是基因组不同所致。 5、可付诸行动的信息:波立维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处方药。但它对某些人效果良好,但是对其他人可能毫无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其为最重要的影响波立维效应的常见基因变异也是确凿无疑的。至今还没有机会能够选择基因组的药物。 6、转向测序:遗传外显性较高的罕见变异在严重肥胖,1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被找到。优化的综合测序调查应该像基因组关联分析一样是无预先假设的。还有两种无预先的基因组分析方法------外显子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 7、外显子测序:是指对实际上与编码蛋白质相关的1.5%的基因组测序。 8、全基因组测序:最终,当全基因组测序进入实用阶段,而且检查费用可以承受,基因组相关的健康和疾病的检测会越来越容易得到解决。 9、基因组测序拯救生命:......尽管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而且显现积极,仍然需要看到类似更多的病例以帮助确认是阐明危重的原因不明的病症的病因的新途径。当前,能够进行测序是能解释资料的前提和出路。 10、癌症基因组进展:癌症是基因疾病。癌症细胞基因组DNA序列的变化促使癌症发生。当种细胞DNA带有癌症易感基因使个体易患癌症,体细胞发生突变改写DNA的管家基因的修复程序。癌组织的基因组中发生的显著的序列变化,从点突变到结构的变异。驱动突变是癌症背后的作用力量,可以引起肿瘤复发生长。 在未来的几年,上千种癌症将被测序,最终将确定究竟是一系列驱动基因突变,或是外合子或是全基因组测序属于有用的工具。 11、个人“消费者”基因组学 个人基因组学已陷入争论,在2007年底已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三家公司(DeCode和23andMe,Navigenics)对公众开始商业化的全基因组扫描。 DeCode的首席科学家给自己做了详尽的基因扫描,发现自己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为常人的两倍,即便他还没到50岁。于是他做了PSA检查,发现自己的PSA水平非常高。最终他做了前列腺活体检查,确认患上了癌症。接着就进行了前列腺手术,拯救了他的生命。 虽然,被证明大多数只是个人基因历史中远远亮起的一只小灯,但它们值得我们去思考,全基因组扫描已经遭到攻击。不管怎么说,这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测试使用的是研究级的基因芯片。还得关注:恐惧;可用性;实用性;隐私;安全;管理法规的缺失;获取权力与费用。 全基因组测序这一天无可避免地即将到来,全基因组测序的价格将变得平易近人,人们必定将开发出相应的软件,持续不断地不你提供个人医疗解释。 第六章 从器官成像到打印器官 1、VSCAN便携式扫描仪是一种便携式的高分辨的超声成像设备。便携式的、高分辨的超声波成像是近代医学成像领域最具标志性的进步之一,它正逐渐取代我们自1816年就已发明出来的听诊器。 磁共振检查需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复杂的特殊设备,磁体通常需要使用零下270度的液氦冷却。磁共振难以成为便携、实时、无线的数字装备。 2、电离辐射:现代成像诊断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依靠某种电离辐射成像(包括X线成像设备或电子粒子成像设备);一类是不依靠电离辐射成像。超声波,借助声波,非常安全。 电离辐射技术包括投影摄片设备,如X线摄片、钼靶成像、X线透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医学成像扫描。它们和超声诊断或磁共振成像不同,它们都拥有某些风险:体内原子和辐射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自由基,引发DNA破坏。 3、心脏成像:冠状动脉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所以心脏的医学成像致力于发现供应心肌的血管堵塞。全美人口中存在与医学成像相关的辐射暴露量过度的人中约30%是源于心脏成像,罪魁祸首是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 4、脑成像:生物医学研究的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是预防或最优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这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至今为止在预防该病的各种努力都已落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途径的部分原因归功于脑成像检查的应用,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方法:磁共振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迄今为止,对这个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5、脑图谱和思维控制:功能性磁共振(FMRI)具有分析思维活动的特殊能力。这项技术的特色在于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检查时,可以进行多种刺激,包括和患者对答,出示画面或成像,监控执行动作。 医学中我见到的最神奇的事之一就是对严重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深部脑电刺激(DBS)手术. 6、癌症成像:用螺旋CT检查肺部癌肿块,或在钼靶复筛查的基础上使用MRI为更准确地发现乳腺癌提供支持,癌症诊治中成像最主要应用于对肿瘤的定性和分期,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追踪。 针对肺癌,PET+CT准确性大大提高,从而大幅度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胸检查。针对乳腺癌,B超+磁共振,用于乳腺癌的准确发现。 7、器官打印:3D医学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让器官打印的实现指日可待。从器官的数字化到打印新器官,我们有理由去期待,人类的数字化后会发生什么。 第7章 电子病历与医疗信息技术 1、2009年对3000多家美国医院调查,只有1.5%的医院有完整的电子病历和医疗信息技术系统,且这些医院基本是位于大城市的大型教学医院。在具有使用健康信息档案能力的国家排名中,美国排在第8位,排在前面的国家是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和德国。 2、电子化病历虽然没有救很多人的命,但却肯定已经帮助改善显著医疗状况。医疗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在做出医疗决定时提供医学指南或循证依据,甚至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降低医疗支出,改进医疗水平和质量,减少医疗过失。 3、电子病历系统面对的挑战:无法互联互通是个大问题。在医生看来,他们缺少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也无法直接表达个人的想法,导致难以直接了解病情。对应地,患者也感觉缺少直接的接触,并常常对医生敲击键盘,看看电脑屏幕就算看病感到疑惑,他们面对让人心烦的电子化束缚,往往会感觉自己不被倾听或理解。医学信息技术的云端计算机化是一个理想化模式,费用也相对较低,患者和医疗信息的储存、处理和维护也不受场地限制。 4、资料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至少80%的美国人担心自己的健康资料会被窃取、骗走,或被滥用于商业目的。患者的信息资料数据在储存或传送时被加密和无法读取,且最好不在装有密钥的同一台电脑上储存。元数据和患者的资料不可拆分,一般由数字签名保护。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获取资料需要双重认证,不单是一个密码,还要有智能卡,物质证书或如指纹这样的生物认证。 5、向患者开放查询:毫无疑问,患者能调阅整个医疗档案是个显著的进步,不仅由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充分的了解从而更积地参与治疗,而且由于积极参与治疗也逐渐改善依从性、自我照顾和医患沟通,并且“另一双眼睛”参与预防医疗差错,是医疗环节中最重要的监督员。 6、解决个人健康资料库的问题:以病历为主的健康档案提供潜在的有力平台,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也方便患者控制自己的健康信息。与个人健康记录系统潜在的好处所得到的热情和清晰阐述形式鲜明对比的是,该系统的拥有程度却很弱。当前个人健康档案的实质问题并非是否被普遍接受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全面输入各种资料,这是个艰巨得多的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向众多的资源库和提供者索取和成功取得个人的所有资料。 7、未来的电子病历系统和个人健康档案系统:只有全面地电子化覆盖才能让数字化医学的设备同时并立刻起作用。随着来自全基因组测序,远程生理监测以及医学成像等的个人数据流的迸发,电子化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将变得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更为必要。 第8章 人类数据收集手段的融合 1、将无线传感器与基因组学相结合:心脏病患者常常会认为自己不过是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因此耽误病情,而传感器输出的信息,则能为患者提供正确及时的指导。而且,如今用于治疗癌症的一些药物,会引发某些患者的心肌死亡,这份报告中显示,传感器可以对这类损伤进行快速的定量检测。 2、癌症:利用每位个体的血液DNA融合,来监测原发性肿瘤或肿瘤转移的外科切除手术效果,以及患者对化疗的反应,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虽然这种技术依赖于大量的测序,计算机分析和DNA融合指认,但终有一天,其操作将越来越简化,也会比目前的宏观成像形态更为敏感。 3、器官移植排斥:任何器官移植,都存在接受者身体对器官产生排斥的风险。通过嵌入式纳米传感器,在接受者的血流中查找异常存在的捐赠者DNA。 4、1型糖尿病:在儿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多年之前,就能在血液中发现不同种类胰岛B细胞抗体的发展。可以利用嵌入式纳米传感器查找自动抗体或其他胰岛细胞下降的分子信号的相同原理,作为独立方法,来探知何时可以进行免疫系统调节。 5、数字化基因组和无线传感器就能通过预防疾病发作或保护人体免受可能导致住院,残疾或死亡的严重疾病发作,为人们提供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6、基因组和药物的开发:将这项技术向前再延伸一步,就能够在婴儿未出生时,开始饮食调节和治疗方案的制订。 7、我们已经有了捕获人体数据的工具,也有了将这些工具相结合的能力,下一步,就可以研究其对医学未来的影响。其影响对业界各方有着各不相同的意义,包括医生、医疗行业、生命科学产业和监管方在内,但其重要性却始终不变。工具、参与方和数字基础设施的融合与配合,将彻底颠覆我们今天所知的医疗领域。 第九章 具有可塑性的医生? 1、医生和医疗界与生俱来的“坚韧”,使得人群人很难适应数字世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医生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一般的人物,掌握着所有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本不可能被谦卑的患者和消费者所挑战和质疑。“医生最清楚”,是人们就医时持有的普遍情绪,就连医生自己也这么想。 2、在数字医学领域,教育不充分的问题随处可见。2009年美国医学院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只有不到20%的医学院要求实习医生学习必修放射学,虽然几乎全部医学专科都普遍使用超声、MRI、CT、磁共振以及PET成像技术。在电子健康档案、医疗信息技术、无线传感器和远程医疗领域,也同样存在教育漏洞。 3、数字医疗需要更好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透明、有用的、具体的数据。关于手术量或手术效果,我们没有理由攥住数据不放。长久以来,在人们心中医生并没有留下十分可靠的印象,在对待存在问题或不能胜任的同行方面,也是一样。在拥有电子健康病例和全面数据化医疗的未来,医生也面临着大好机遇,勇担可靠的重任。 4、远程医疗:虽然迄今为止,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络并没有在医生群体中流行开来,但另一类远程医疗形式却别当别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机器人。 5、我们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现在依然不清楚,是否会有足够多的医生拥有充分的可朔性,能积极接纳这个数字化世界,承认家长式的医疗作用已经不合时宜。‘ 第十章 重振生命科学产业 1、制药业是生命科学产业中规模最大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和诊断学。制药业已经出现危机。缺乏创新动力,制药业在短期内就选择了收购路线。许多畅销药品失去了专利保护,创新渠道中又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产品。由于创新动力的极度缺乏,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2、新工具驱动新模型:致力于寻找正确定向的药物,显示出改变癌症患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命运的实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药物的定向和发现,能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找到某种特定疾病的根源,或与之相关的关键畸变蛋白质,之后利用这一模板来设计阻止疾病发展的抗体或小分子。另一种是分子文库筛选法。第三种是基因窥视还获得了数百科新基因。总之,药物发现的方方面面,都带有创新的意味,对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进行D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系统性分析,能够加快合理药物开发的步伐。 3、药物开发指证明表现出一些效果的药物能够切实帮助患者。这就需要一种利用上数字化医学所有资源的新方法。包括3个方面:第一、维基医学,启动一个协作式智慧团网络;第二、临床开发的担保成功模式;第三,新产品的创新型数字营销与跟踪。 4、维基医学:不仅仅是一个任何人都能在上面作贡献的网站。维基科学意味着将之前不平凡的行为------在生命科学产业、学术界、政府管控机构和公众之间形成协作,互动和联网,变成一件平凡普通的事。利用互联网支持“透明”和“诚实”两大基本目标。可以实现:第一、临床试验数据分享;第二、公司间的合作关系成为可能; 5、担保成功的模式:虽然许多处方药的确能缓解患者的病情,但大多数药物都没什么实质性效果。我们对每种药物的,至少部分受控于我们的基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种药物会在不同人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和医疗设备的未来,取决于数字化人体的能力,以及对担保成功模式的采纳。我们可以将重点从大批患者身上的微弱疗效,转移到某些具有特殊特点的特定个体身上的显著疗效。这种方法已经在诸如肿瘤学等医学专科领域得到了充分验证。 药物开发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平均需要5000多名患者参与。恢复临床试验生机与活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个人界定”这种之前无法做到的事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基因变体,以及癌症中的驱动基因突变,都是诊断生物标记的表现形式,将这些表现形式与治疗方案相结合,就能为正确的患者找到正确的疗法。 生物标记、治疗方案和无线传感器三者组成的统一体,将成为推动未来医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这套数字化统一体进入临床实验领域,就不再需要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医学试验。 这一新型模式的方方面面,不仅适用于普通药物和生物药物,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医疗设备和疫苗。 6、数字化营销、跟踪和销售:目前在美国有70万名医生,而药物销售代表就有10万名。我们真的需要为每5~7位医生配备一位销售代表吧?随着时间的发展,生命科学产业的效率一定会随着数字化营销和销售手段的应用而得到提高。 7、再次崛起的生命科学产业,将利用个人化科学,利用个人的相关数字化信息来制订治疗方案,而非面对大众。现在我们拥有全方位的工具,能够在医学界对这一理念进行贯彻,也能首次开出以前从未有机会体验的精准处方。 第11章 数字人与个体 1、超级整合,是数字化世界渗入医学之茧的最终成果。将快速成熟的数字化、非医学领域的移动设备、云计算和社交网络,与蓬勃发展的基因组学,生物传感器和先进成像技术的数字化医学领域合为一体。 2、个体科学:本书讲述如何实现医学的创造性破坏,解释为什么医学的创造性破坏终将实现,我们将怎样达到一种知识高度,能精确而全面地了解个体信息,从个体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3、从一到亿:未来几年中,理念上将有可能实现n为亿的愿景,通过各国的医疗信息技术系统,将大量数据组合并为一体。大量个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预示着整个人口健康水平即将登上新的台阶。 4、倡导预防与精准: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不仅能够改善慢性疾病的治疗与展望,而且能首次将重点转向真正的预防。医学界并未将注意力或重点放在疫苗开发上,这是因为我们对疾病的真正根源缺乏足够的了解,将心思主要用在治疗而非预防上。 5、医院和诊所的职能让渡:未来对医院的需求将大幅缩水,仅限于需要特别护理和监控的重症患者。 6、思想控制: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倾听无线激活的大脑芯片,来提升我们的情绪,控制我们的脾气,或突然之间变得很浪漫。想像一下,你正在因为想不起来一个词或一次活动而苦恼不已,这时只要登录手机上的“我的大脑”应用,点击“激活记忆功能”,就能立刻想起来。大脑中的海马体受到无线电脉冲的微弱刺激,于是你刚才想不起来的事情,便一下子出现在脑海中,脱口而出,比上网搜索快得多。 7、大众化数据和社会化医学:将你的DNA、手机和社交网络结合为一体,再加上你一生的医疗健康信息和生理与解剖学数据,你就拥有了重振科学未来的能力。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